楊君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9)
鉆井中途油氣層測試儀(EFDT)是油技自研高端測井儀器,用于部分取代試油和鉆桿地層測試工藝,減少鉆井時間,及早發現和評價油藏,降低勘探開發成本,有效解決勘探中遇到的難題。由于測壓取樣井下作業時間長,地層及井況復雜,且收費高,與國外公司競爭激烈,這就要求EFDT能夠長時間穩定運行,保證作業時效,提高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創造更多效益。
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EFDT維修和保養數據,設備故障與保養呈反相關趨勢,保養數量顯著上升,故障維修逐年降低。
1.2.1 EFDT單節故障匯總
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EFDT每個短節維修數據,故障維修98次,故障率最高的是雙探針短節(MA),其次是泵抽短節(SA)、電源短節(PA)、電子線路短節(EA)、流體識別短節(AA)液壓動力短節(DA)、PVT短節(VA)和大取樣筒短節(LA)。由此可見,雙探針短節和泵抽短節在維保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
1.2.2 EFDT單節故障分析
1)電源短節(P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電源短節(PA)維修數據,電源短節故障維修12次,其中直流濾波板貼片保險燒毀故障占比四分之三,將此故障歸類為設計缺陷,已經與研究院EFDT項目組溝通優化設計。
2)電子線路短節(E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電子線路短節(EA)維修數據,電子線路短節故障維修12次,馬達驅動板、主控板和閥控板故障較多,需要在維保過程中重點監測。另外,48芯承壓接頭插針彎曲變形和銹蝕斷裂與操作和維保相關,通過細心地操作和細致地保養完全可以避免。
3)液壓動力短節(D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液壓動力短節(DA)維修數據,液壓動力短節故障維修11次,其中高壓溢流閥故障占比46%,且PMS維保策略未涉及其保養內容,需要進一步優化維保策略。平衡活塞彈簧鍍鉻層脫落影響通訊故障雖出現一次,但經排查其余液壓動力的平衡活塞,鍍鉻層均出現不同程度脫落,及時將所有平衡活塞彈簧更換為新型不銹鋼材質,避免了此類故障的集中爆發。
4)雙探針短節(M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雙探針短節(MA)維修數據,雙探針短節故障維修18次,其中石英壓力傳感器故障占比為33%,需要強化維保。集成閥故障占比28%,維保策略中對集成閥的保養只是“清洗濾網,更換O圈”,需要進一步優化維保策略,增加“集成閥打壓測試”環節。STRAIN故障占比22%,故障大多為密封O圈損壞和連接線松動,故在PM2增加“更換STRAIN密封O圈,檢查連接線”,大大降低STRAIN故障率。
5)流體識別短節(A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流體識別短節(AA)維修數據,流體識別短節故障維修11次,其中閥控板故障占比28%,需要在維保中重點檢測閥控板工作狀態。密度傳感器故障占比為27%,在維保時將所有緊固點涂抹RTV,嚴防松動造成密度傳感器不振動。
6)泵抽短節(S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泵抽短節(SA)維修數據,泵抽短節故障維修15次,其中機械閥故障占比40%,將維保策略中“檢查密封面”優化為“強制更換密封銷/座和硬質合金三件套”后,機械閥故障為零。集成閥故障占比20%,維保策略中對集成閥的保養只是“清洗濾網,更換O圈”,需要進一步優化維保策略,增加“集成閥打壓測試”環節。泵抽缸故障占比20%,由于泵抽缸在作業過程中頻繁的往復運動,故在PM2維保策略中引入時間概念,“運行達到100h更換泵抽缸所有密封圈”。
7)PVT短節(V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PVT短節(VA)維修數據,PVT短節故障維修3次,其中48芯轉接棒故障占比三分之二,將維保策略PM3“清洗、烘干48芯轉接棒”優化為PM1做此項目,實施以來此類故障率為零。
8)大取樣桶短節(LA)。通過匯總裝備管理系統2014年~2017年4月大取樣桶短節(LA)維修數據,大取樣桶短節故障維修3次,其中機械閥故障、手動針閥故障和48芯轉接棒故障各出現一次,將維保策略PM3“清洗、烘干48芯轉接棒”優化為PM1做此項目,并將維保策略中“檢查機械閥密封面”優化為“強制更換硬質合金三件套”后,均未出現機械48芯轉接棒故障和機械閥故障。
2.1.1 公用件PM1優化項目
“徹底清洗儀器上下接頭48芯轉接棒和48芯承壓接頭”。由于48芯轉接棒和承壓接頭受到流體侵蝕或污染,造成電流過大、通訊異常等故障,故每次下井前著重檢查48芯轉接棒和承壓接頭是否清潔。
2.1.2 液壓動力PM2優化項目
“清洗1#閥,電機-泵過濾網,更換液壓油”。在維保過程中發現液壓動力短節故障多與油品質量、1#電磁閥、溢流閥、平衡活塞等有關,因此將PM3保養項目“清洗電機-泵過濾網”和“更換液壓油”移到PM2保養項目中,增加這兩項的保養頻次;該短節出現過1#電磁閥不工作的故障,維修發現多不是1#電磁閥損壞,而是閥芯雜質較多,不能正常動作,超聲清洗后正常工作,故增加“清洗1#閥”。
2.1.3 公用件流體閥PM2優化項目
“拆卸流體閥,強制更換全部密封圈、密封銷/座和硬質合金三件套,打壓測試”。由于流體閥動作特別頻繁,錐面密封等密封面的壓痕靠檢查不能完成排除隱患,故將“檢查密封面和O圈”修改為“強制更換密封圈、密封銷/座和硬質合金三件套”,對流體閥關鍵密封件進行預防性更換,防止因機械閥故障造成整串儀器灌腸的嚴重損失。
綜上所述,經過優化和完善的新版EFDT維保策略在2015年7月開始實施以后,儀器穩定性和作業時效顯著提高,損失時間為零,完好率月均99.96%明顯高于之前的月均99.85%。
2.2.1 液壓動力PM3優化項目
“下接頭P口打壓測試高/低壓溢流閥及1#電磁閥功能和狀態”。高壓溢流閥故障在液壓動力短節故障占比為46%,在聯調測試過程中發現液壓動力偶爾出現系統壓力不穩現象,有時波動能夠達到1000PSI,高/低壓切換正常,但是下接頭P口打壓,高壓溢流閥在300PSI就開始泄油(正常在3500PSI泄油),隱患巨大,一旦在作業過程中無法提供高壓輸出,整個液壓系統就會癱瘓,必須強制更換。故增加此優化項目可大大降低液壓動力短節故障率。
2.2.2 公用件集成閥座PM3優化項目
“集成閥座保壓測試各個電磁閥功能和狀態”。集成閥故障在雙探針短節故障占比為28%,在泵抽短節故障占比為20%,在維保過程中發現集成閥座故障多為雜質堵塞電磁閥、電磁閥密封不嚴無法保壓等,因此,在PM3增加此項目可以在打壓過程中清除部分雜質,起到預防性作用。另外,建議項目組討論集成閥座內部各關鍵部件(電磁閥、單向閥、溢流閥等)保養、保壓測試周期,減少集成閥座故障后被動維修,做好預防性維保,有效提高儀器的穩定性。
2.3.1 建立“維保警示”機制
在維保過程中發現的故障及隱患,分析總結故障原因、分類及預防措施,如果采取的措施能夠降低故障風險或避免故障發生,編寫“維保警示”并存檔待后續作業驗證,驗證期為一年,驗證結束后證明此措施有效,作為優化項目編入維保策略,事業部推廣執行。
2.3.2 建立維保策略優化獎勵機制
對于被納入EFDT維保策略的優化項目或“維保警示”,應給予物質獎勵,激勵維保人員將好的想法和做法反饋,不斷優化和完善維保策略,全面提高EFDT的完好率和穩定性。
2.3.3 建立維保策略優化的長效機制
事業部牽頭,每年組織研究院EFDT項目組、制造中心總裝車間和各基地維保相關人員進行維保策略交流會,對這一年出現的新故障或者重復性故障進行分析探討,不斷優化和完善維保策略內容,避免故障集中爆發。
1)對于未從事EFDT維保的人員,應該以實操培訓為主,輔以簡單工作原理,培訓之后能夠熟練掌握維保策略規定的各項保養內容。2)對于從事EFDT維保一段時間的人員,由于在維保過程中積累一定的經驗,應該以液壓系統、電控系統等系統性工作原理培訓為主,輔以常見故障案例分析。
1)匯總分析了2014~2017年EFDT故障維修與保養,儀器故障與保養呈反相關趨勢。同時,梳理每個短節故障占比、每節儀器不同故障原因占比等,針對不同的儀器故障進行PMS維保策略優化和完善,后續作業驗證優化策略效果明顯,儀器完好率、穩定性和作業時效均顯著提高。
2)維保策略得到不斷優化和完善,但是維保人員的執行力才是維保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建立維保造假問責機制,監督維保人員嚴格按照PMS維保策略執行,加強培訓和宣貫,不斷提高維保人員的維保水平和責任心。
總而言之,EFDT維修保養與作業時效、公司效益、測壓取樣數據質量和安全等有著重要關系,因此,在公司國際化發展戰略中,重視儀器設備管理和維保人員隊伍建設,加強儀器設備的PMS保養和預防性維保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