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標準為基礎通用標準,在我國家用電器、電子電器、機械裝備等多個行業產品標準中都被廣泛的引用。近日,由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8)歸口并由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起草的六項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國家標準發布。
根據2021年第7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共有以下六項國家標準發布:
1)GB/T 2423.18-2021《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b:鹽霧,交變(氯化鈉溶液)》;
2)GB/T 2423.33-2021《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ca:高濃度二氧化硫試驗》;
3)GB/T 2423.38-2021《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R:水試驗方法和導則》;
4)GB/T 2424.5-2021《環境試驗 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導則 溫度試驗箱性能確認》;
5)GB/T 2424.6-2021《環境試驗 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導則 溫度/濕度試驗箱性能確認》;
6)GB/T 4798.2-2021《環境條件分類 環境參數組分類及其嚴酷程度分級 第2部分:運輸和裝卸》。
該六項國家標準由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8)歸口,是產品環境試驗方法選擇、運輸和裝卸防護等級確定的標準依據。為電工電子等相關產品的設計和應用提供技術支持,涉及面廣,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被廣泛的應用于各個行業,各個測試認證中心、檢測單位都大量使用。
GB/T 2423系列標準是我國被引率最高的基礎性標準之一,被我國主要工業產品技術標準引用。超過3000家CNAS認可的工業類實驗室應用GB/T 2423系列標準,是應用最廣泛的標準之一。例如GB/T 2423.18《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b:鹽霧,交變(氯化鈉溶液)》標準,就被我國電氣元件、船舶、新材料、汽車、風電等各行各業的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所引用。
來源: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2021年4月3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GB/T 40032-2021《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11月1日起開始實施。標準規定了可換電電動汽車所持有的安全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標準適用于可進行換電的M1類電動汽車。
其中,換電安全要求包括一般要求、整車要求、部件要求;試驗方法包括外觀、結構和功能檢查,以及整車試驗,部件試驗。其中,整車試驗旨在驗證換電的可行性及一定程度的換電可靠性,包括換電試驗、道路試驗、車輛防水,道路運行試驗和換電操作試驗交叉進行,模擬清洗/涉水試驗需采用道路運行試驗后的車輛。部件試驗旨在驗證換電系統及關鍵部件的可靠性,包括換電系統試驗、換電接口試驗,振動/沖擊試驗的對象是換電系統,需模擬實車裝配狀態;接口試驗樣件為振動試驗后拆解下來的樣件。
據介紹,該標準作為汽車行業在換電領域制定的首個基礎通用類國家標準,填補了汽車行業的標準空白,解決了換電模式無標準可依的緊迫問題。
來源:中國能源報
2021年6月21日,中國汽車標準國際化中心(以下簡稱“國際中心”)成立活動在天津舉辦,市場監管總局創新司李玉冰副司長參會并致辭。
李玉冰副司長強調,國際中心要充分發揮擔當精神、首創精神、法制精神和協作精神,團結各方力量,發揮好橋梁紐帶、平臺、窗口和孵化作用,深入學習全球行業先進經驗和優秀實踐做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更加積極融入國際市場,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全面對接和深度參與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在國際法規的制定和國際標準的制定,為標準國際化事業發展做出積極的、有益的貢獻。
作為我國汽車標準化領域成立的首個駐日內瓦常設機構,國際中心的成立將有助于滿足中國汽車行業與日俱增的國際標準及國際法規需求,有助于加強我國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溝通交流,對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等國內相關部門代表,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可持續運輸司等國際組織和中瑞使館官員共同參加了成立活動。
來源: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