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澤/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衛子鎮農業服務中心 628022
進入2021 年以來,中國官方已經接連報告非洲豬瘟疫情,自從1 月21日廣東省平源縣報告今年第一起疫情后,已經報告有9 起,尤其是新疆已經報告3 起。根據哈獸所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課題組2020 年6 月至12 月在中國部分省區開展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病監測,中國田間至少存在4 種以上的低致死率基因Ⅱ型自然變異。牧原股份獸醫總臨馬俊虎在《非洲豬瘟防控新策略與挑戰》演講中,總結新一輪暴發的非洲豬瘟,有著“癥狀隱蔽、監測艱難、傳播廣泛、損失巨大”的特點。
按照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分區原則,將豬場分為卡口區、銷售中轉區、場區。(1)場區可分為隔離區、生活區、生產區;(2)生產區可分為種豬區、分娩區、保育區、育成區;(3)生活區可分為消毒間、洗澡間、宿舍、倉庫等。以上各區和區間人員不能相互接觸,單獨管理,區間道路硬化,標識管理;(4)養殖場四周要有不低于1.5m 的圍墻,與外界相隔離。豬舍封閉管理。場內雜草要清除,無蔬菜、果樹等,增加鋼網、防鳥、鼠、蚊、蠅等設施,不得養殖其它的動物;(5)死豬處理、糞污處理、銷售等高危區域應選擇下風口,并設置單獨通道;(6)售豬臺區要進行硬化,便于消毒、清洗、糞污收集,且離養殖200m 以外。
目前,國內非洲豬瘟疫情雖已得到控制,但并未根除,因此豬場在消毒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上尤其重要。豬場消毒的目的在于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如果消毒不徹底或者消毒方式不正確,則會導致豬場疫情不斷,從而給養殖場(戶)帶來經濟損失。
(1)消毒之前先清掃。消毒之前必須將豬舍徹底清掃一遍,如地面、屋頂、門窗等。
(2)高壓水沖洗豬舍。清掃和沖洗是消毒的基礎工作,殊不知做好清掃和沖洗可以除去豬舍內60%的病原微生物。
(3)消毒
一是消毒的方式有噴灑和熏蒸,一般情況下用噴灑的方式即可。如有疫情時可熏蒸,但熏蒸方式比較復雜且消耗多,所以不推薦,噴灑方式嚴格到位,完全可以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二是消毒液不可混合使用,這樣會降低藥效,消毒液用量可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消毒時噴灑順序以“屋頂-墻壁-地面”進行。
三是定期對豬場用具進行消毒,包括車輛、料槽、保溫箱等,需要注意的是不使用對豬呼吸道刺激性大的消毒劑。平時注意舍內衛生清潔,加強管理,潔污分離,建立一個健康的微生態平衡系統。
四是舍外環境消毒。可以定期使用生石灰、火堿等進行場地消毒。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其發病率與死亡率“雙高”,可在巨噬細胞內復制,臨床上有多毒株、弱毒株,毒株之間交叉保護的案例。
(1)豬場內發現食欲不振或不吃的豬,高度懷疑病例是不是非洲豬瘟,建議采血抗凝后進行現場快速診斷。
(2)如果檢測初陰性,鑒于可能出現熱應激,因此對癥治療,尺快恢復食欲,連續觀察數天直到正常為止。如果檢測出為陰性,需重復使用試劑卡檢測,甚至可以進一步進行實驗室PCR確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3)確診為非洲豬瘟疫情,立即采取隔離措施或直接淘汰,進行無害化處理,停止豬場所有注射活動,限制人流、豬流、物流、車流等,開展全場消毒、清洗工作,疫區帶豬消毒,飲水連續消毒一周。
(4)實施“拔牙”處理
一是生豬方面。確定淘汰豬的范圍,然后選擇安樂死或電擊的方式處理。處理完淘汰豬后要確認死豬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再確定無害化處理方式。二是將人和物進行小單元、區塊化劃分和管理。三是做好豬場周邊蚊蠅、老鼠等非豬動物的管理和防控。四是做完以上“拔牙”措施后,如果連續15d 不再出現新的病例,可以再次采樣檢測,結果陰性則恢復疫苗接種,使用一些中藥成份的保健藥,如果連續28d無病例,再次采樣檢測,如果結果陰性則解除緊急狀態,如果失敗,要不就是清場,要不就是重新“拔牙”措施。
4.1 基層獸醫站在機構改革中變更為農業服務中心人、財、物歸鄉鎮人民政府統一管理,行政領導不熟悉畜牧獸醫這塊業務,過度使用畜牧獸醫工作人員,派遣到其它崗位從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清潔鄉村、安全維穩等工作,致使本就規模小、人員少、業務工作繁忙的獸醫站成為空殼單位,造成無人或少量人員從事畜牧獸醫防控工作。
4.2 防疫人員老化嚴重目前在職員工多以45 歲以上的中年人為主,缺乏年輕人才,防疫人員不足,崗位空缺非常嚴重,大大降低了防疫人員工作效率,阻礙防檢疫工作的開展。
4.3 工作人員待遇低由于身處鄉鎮,工作人員待遇遠低于城市打工群眾,加之條件和編制影響,在職人員職級晉升困難,這種狀況常年得不到有效改善,使得更多的鄉鎮大學生去大城市發展,也不愿意報考工作艱辛,環境艱苦的獸醫專業,從而導致人才引進難上加難。
4.4 重視力度不足監管不到位上面說到行政領導對獸醫業務不熟,所以很難引起他們的重視,導致防投宣傳不到位,組織開展業務培訓不足,出現了很多監管死角和監管不到位的現象。今年是我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實施的開始年,也是非洲豬瘟防控進入關鍵年,所以加強基層畜牧獸醫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首先,穩定基層獸醫機構隊伍,完善動物防疫體系。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基層動物防疫和市場監管隊伍建設,依托現有機構、編制資源,建立健全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明確工作職責,鞏固和加強工作隊伍,推進實施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規劃,補齊動物防疫設施設備短板,逐步配套配齊基層獸醫實驗的人、財、物,提升基層獸醫人員專業技術和快速診斷動物疫病的手段,實行“互聯網+監管”,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數據等手段來提高對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各環節的監管效率和水平,切實落實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人員和官方獸醫衛生防護、醫療保健措施,職級晉升,醫療衛生津貼等相關待遇。
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于今年5 月1 日起實行,該法共12 章113 條,涉及養殖、經營、獸醫等方方面面,因此我們要加強宣傳力度,規范養殖、經營、銷售等行為,督促養殖場(戶)、經營者,建立健全養殖、經營、銷售等各種臺賬,完善溯源追溯體系。強化備案監管,嚴厲打擊收購、販運、銷售,隨意丟棄病死豬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炒豬”、“洗豬”和私屠亂宰、注水注藥、屠宰販賣等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開具假檢疫證明,不檢疫出證,違規出證以及違規使用、倒賣檢疫證章、標識的人員要追究其責任;對環保不達標或因檢測不到位,造假等原因導致疫情擴散的,依法注銷其證照。
總之,在非洲豬瘟疫苗未問世之前,切實落實好穩產保供的各項工作,確保養殖戶獲得感,強化信心預期,自上而下,團結一致,打好非洲豬瘟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