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文 高福光** 周利軍 烏云塔娜 賈福平 劉心寬
1.內蒙古包頭市家畜改良工作站 014000
2.內蒙古包頭固陽縣家畜改良工作站 014200
包頭市天然草原201 萬公頃,主要分布在達茂旗北部(163 萬公頃)。戈壁短尾羊育種主要核心區是達茂旗所轄區域,農牧業資源豐富,有2447 萬畝天然草牧場和120 萬畝耕地,馬鈴薯、牛羊肉、皮毛絨等農畜產品暢銷全國。達茂旗肉羊產業在畜牧業中所占比重約90%。旗政府把加快發展肉羊產業作為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點來抓,建成了初具規模的旗良種畜繁育體系,積極推廣肉羊雜交技術,積極培育建設畜產品加工企業和交易市場,政府在圈舍改造、窖池建設、青貯、種羊、飼草料給予補貼,養羊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養殖的方向發展,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為了實現我市肉羊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必須盡快選擇和培育出適宜生產與環境相適應相協調的本地品種。短尾羊是蒙古羊中的短尾型變異類群,適應性強,遺傳性穩定,肉用特征明顯,與蘇尼特羊相比,脂尾短小,產肉比例大,同時保留了蘇尼特羊肉質多汁味美的特點,與烏珠穆沁羊相比,體格略小,尾型小,可適應半荒漠化草原的生存環境。
1.1測定時間2019 年10 月 至2020 年10 月,上 午7∶00~11∶00 進行肉用性能測量。
1.2 測定地點戈壁短尾羊在包頭境內主要分布于達茂旗北部牧區,因此選取了北部牧區的達爾罕蘇木查干敖包嘎查阿日哈沙圖畜禽點的戈壁短尾羊,在百靈廟鎮康福農牧業專業合作社進行測定。
1.3 材料與方法草原短尾羊,屬蒙古羊品系,是在荒漠草原環境條件下,終年放牧,經過長期選育形成的粗毛短脂尾綿羊品種。

抽樣范圍限定在戈壁羊飼養集中地區,且自然放牧狀態;戈壁羊飼養群體在200 只/戶(場)以上,群體品種特征整齊度90%以上。
在選定畜禽點飼養的戈壁羊群體內,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按照不同年齡、性別隨機抽測了14 只戈壁羊,其中成年公羊5 只、成年母羊3 只、育成公羊3 只、育成母羊3 只。
2.1 測定方法屠宰時間基本設定在上午7∶30~11∶30,飼養狀態基本相似,其它可能影響測定數據的因素盡量保持不變。
2.2 測定工具主要有電子稱量秤,精確度0.01g;體重稱量秤,精確度0.1kg;長度尺主要用鋼板尺,精確度0.1cm;游標卡尺,精確度0.01mm;酸度計,精確度0.01。
2.3 測定指標按照肉羊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程,進行肉用性能指標測定,包括活體重、胴體重、胴體長、屠宰率、凈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積、肉品質等指標。
3.1 主要性能測定結果(見表1~4)

表1 2020 年成年羊主要生產性能統計表

表2 2020 年育成羊主要生產性能統計表

表3 2019、2020 年成年公羊主要生產性能對比表

表4 2019、2020 年育成羊主要生產性能對比表
3.2 關聯因素解析
3.2.1 飼養方式所測樣本是在自然放牧狀態下,放牧半徑為10 公里左右。
3.2.2 膘情抽樣母羊膘情基本在7 成左右,公羊膘情基本在8 成左右。
3.2.3 環境因素10 月下旬達茂旗室外平均溫度(上午7∶30~11∶30)10℃,夜間4℃左右,空氣濕度50%左右。
4.1 性別影響產肉性能根據表1、表2 得出,公羊膘情比母羊膘情好1 成左右,成年公羊比母羊宰前空腹活重高出11.6%,胴體重高出7.8%;育成公羊比母羊宰前空腹活重高出10.2%,胴體重高出13.8%,公羊肉用性能比母羊高,主要是公羊生理機能優于母羊,使得公羊在體格、生長速度等方面相對母羊較強。成年公羊屠宰率比母羊低2.1%,凈肉率比母羊高1.3%;育成公羊屠宰率比母羊高4.2%,凈肉率比母羊高0.8%,隨著年齡增長公、母羊的屠宰率和凈肉率差距縮小,PH 值隨年齡變化不明顯。
4.2 年齡影響產肉性能由表1、表2 可知,成年公羊活體重、胴體重、屠宰率分別為47.2kg、22kg、48.93%,育成公羊活體重、胴體重、屠宰率分別為40kg、18.1kg、47.12%;成年母羊分別為42.3kg、20.4kg、50%,育成母羊則為36.3kg、15.9kg、45.24%,表明體格和體重隨年齡增長而變大,主要是育成羊剛剛進入性成熟,還沒有達到體成熟,各項生產潛力有待體成熟后進一步發揮出來。
4.3 營養影響產肉性能從表3 可知,成年公羊2020 年比2019 年宰前空腹活重減少了6.1kg,胴體重減少了6.2kg,屠宰率減少了6.43%,凈肉率增加了2.42%,PH 值增加了0.7。
由表4 可知,育成公羊2020 年比2019 年宰前空腹活重減少了3.5kg,胴體重減少了5kg,屠宰率減少了6.95%,凈肉率增加了3.34%,PH 值增加了0.94;育成母羊2019年比2018 年宰前空腹活重增加了2.3kg,胴體重減少了0.7kg,屠宰率減少了5.43kg,凈肉率增加了10.18kg,PH值增加了1。
主要是2020 年降水量偏少,草場質量下降以及樣本數量不同,2020 年5 只,2019 年4 只,占比減少25%。
4.4 時間影響 PH 值PH 值測定要求肉樣置于0~4℃環境中24h 測得,由于條件所限,肉樣只能在屠宰室放置,本次為宰殺后4h 測得的PH 值。由表1、表2 可知,成年公羊PH 值低于成年母羊PH 值,育成母羊PH 值低于育成公羊PH 值;由表3、表4 可知,2019 年PH 值低于2020 年PH 值,主要是2019 年PH 值是肉樣在牧戶涼房中放置24h 后測得。
5.1 公羊肉用性能優于母羊肉用性能根據測量值對比分析,公羊的產肉量較同期母羊高,表現出性別在自然條件下抵抗不利因素和自我保障能力的明顯區別,公優于母。
討論:公羊肉用性能充分發揮出來是在體成熟后,所以在實踐中,對育成公羊進行短期育肥,而且不需要去勢,利用性激素活躍刺激體軀快速發育,表現出來的效益可觀,而母羊體成熟比公羊早,則在羔羊階段采取直線育肥較為明顯。
5.2 成年羊肉用性能高于育成羊肉用性能通過對比分析可知,成年羊產肉性能明顯高于育成羊產肉性能。
討論:成年羊,已渡過性成熟、體成熟階段(2~4 歲),經過繁育活動后,身體營養吸收和生長發揮到極致,此時的生理各項指標已達到頂峰,逐漸停止生長,過后呈下降趨勢,所以在淘汰羊育肥過程中要抓住機會(個別5~6 歲),否則效果不理想。
5.3 營養因素與產肉性能相關營養充足,滿足生長需要,產肉性能發揮充分,營養不足,生產性能抑制,體重減輕。
討論:2020 年降水量較2019 年偏少,牧草高度和質量降低,對于放牧為主的羊而言,肉用性能會受到較大影響。由于育成羊的營養供給不足,會造成終生缺陷,如體狹而淺、體重較輕等,因此,生產上斷奶后的育成羊不要同時斷料,即便在放牧時也應繼續補料,這對以后的育肥增重有益。
5.4 時間與PH 值相關胴體在宰后24h 內隨著時間的延長,PH 值下降。
討論:鮮肉在僵直期,肌肉中的糖元無氧酵解產生乳酸ATP,分解產生磷酸,肉的PH 值降至最低,肉質堅硬、干燥、沒有彈性,形成尸僵,在適當溫度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肌肉組織開始逐漸軟化、多汁,口味大為改觀,營養價值提高,這一過程稱為肉的成熟,在此過程中,肉的PH 值逐漸回升且呈酸性。市場上銷售的冷鮮肉(又稱排酸肉),是經過排酸處理,排出肉中酸性和有毒物質,使肉質安全衛生、鮮香細膩、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