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海濤/甘肅省臨夏州康豐鄉畜牧獸醫工作站 731500
在牛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同時會傳染給人類,危害身體健康,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此,應該分析牛養殖業中經常發生的疾病,結合牛病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對策,減少牛病造成的經濟損失,促進牛養殖業的發展。
牛病的種類較多,并且發病率高,傳播范圍廣,危害嚴重。在養殖中常見的牛病有大腸桿菌病、副結核病、沙門氏菌病、口蹄疫等,但是各個地區的牛病也略有差異。我國的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和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比較嚴重,其中牛傳染性鼻氣管炎主要危害牛的生殖道粘膜,犢牛會出現腦炎,妊娠期母牛流產或者死胎,病毒通過提步入侵會潛伏感染,或者長期攜帶病毒,甚至終身攜帶病毒。牛繁殖性障礙和肢蹄病也是常見的牛病,肢蹄病的種類較多,同時病也復雜,染病率可達30%左右,患病后牛只出現運動障礙,繁殖率和產乳量下降。此外,牛繁殖性障礙包疾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兩個類型。隨著現代牛養殖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精飼料過多,會引發牛只出現代謝病。人畜傳染性疾病也是較多的牛病,影響越來越大,常見的人畜共患病有布氏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和結核病等,結核病的病因復雜,有多種病原混合引起,加之用藥的不科學性導致病原菌出現耐藥性,經常出現混合感染的癥狀。有些疾病有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引起,如子宮內膜炎和牛乳房炎,包括細菌、病菌和真菌感染,并且細菌耐藥性和耐藥性菌株增加,增強了耐藥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2.1 犢牛腹瀉犢牛腹瀉主要危害2~7 日齡的犢牛,一年四季都能發生,春季和秋季是高發季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犢牛會脫水死亡,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降低該病的發生概率,做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很重要,在母牛妊娠階段,加強圈舍的衛生管理,做好圈舍的通風工作,保證飼料的營養均衡,定期消毒圈舍,輪換交替使用消毒劑,保證圈舍的通風正常。在犢牛出生之后,及時喂食充足的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質,可以提高犢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做好乳房的清潔工作,防止疾病的傳播。在每年的犢牛腹瀉高發季節,做好藥物預防工作,可以在飲水或者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能夠降低犢牛的發生概率。一旦犢牛出現腹瀉以及脫水癥狀,及時的補液,補充葡萄糖溶液、地塞米松、安鈉咖,選擇靜脈注射,每天一次,連續注射3d,或者肌肉注射頭孢噻呋等藥物,能夠起到消炎的作用。
2.2 牛口蹄疫牛口蹄疫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通過空氣傳播,在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對牛養殖業的危害較大。為此,養殖戶應該密切關注該病,一旦發現牛只出現異常,及時的隔離和治療,單獨喂養,可采取中草藥治療,將中草藥磨碎之后沖服,給牛只灌服,一天一次即可,連續用藥5d。針對癥狀嚴重且不能治療的病牛,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疾病的傳播和蔓延。
2.3 牛流行熱牛流行熱的傳染性很強,尤其是患病牛的血液以及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牛接觸之后就會染病。在每年炎熱的夏季,蚊蟲和蒼蠅較多,蚊蟲叮咬患病牛只之后又繼續叮咬健康牛,健康牛會感染。為了降低牛流行熱的發生概率,飼養管理人員做好日常的驅蟲管理工作,每天清理眷屬的糞便,糞便堆積發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患病牛只,及時隔離和及時治療,消毒患病牛舍。針對不同病癥的牛只對癥治療,如患病牛出現高熱癥狀,可以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可以靜脈注射鏈霉素等抗生素藥物,配合輔助注射VC,也可以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
2.4 牛結核病牛結核病是牛養殖業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也是常見的人畜共患病。在發病初期階段,癥狀不明顯,不同的患病器官癥狀也有差異,比較常見的是肺結核。牛只感染肺結核后,可能長期有干咳,通過綜合預防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定期展開疫情調查,保證環境的干凈衛生,發現疑似病牛之后及時隔離,單獨喂養,保證飼料的均衡性,加速病牛的恢復。將新生犢牛和其它牛只分開飼養,然后使用來蘇爾溶液進行消毒,隔離治療和喂養一段時間之后,過檢疫合格沒有發現病癥才能夠混合。
2.5 牛感冒在牛養殖業中,牛感冒是常見的疾病,養殖戶容易忽視該種疫病。如果在養殖的過程中不能采取科學的管理手段很容易造成牛群的發病,或者很快的傳播蔓延,給養殖場帶來的危害較大。引發流感冒疫病發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氣溫變化速度快,養殖戶沒有結合氣溫的變化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從而引發牛群出現感冒。第二,在飼養的過程中管理不當。沒有控制好飼養的密度,造成密度過大,疫病容易傳播。為此,應該做好及時的防治對策。養殖人員要隨時的觀察牛群的生長狀態,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的診斷,然后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對策。關注氣候和天氣變化情況,結合氣溫變化情況適當的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養殖中如果發現感冒癥狀出現,要給患病牛注射生理鹽水注射液,然后將感冒病毒隔離開來,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可以注射葡萄糖,緩解病狀。養殖人員在發現牛群中有患病的病牛之后要及時的隔離,防止造成疫病的傳播和蔓延,增加了治療的成本,影響牛養殖業的發展。
2.6 牛消化不良牛消化不良是常見的胃腸道方面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消化不良和慢性消化不良。如果是急性消化不良,是因為牛群長期使用不易消化和堅硬的食物導致,可以采取中藥治療,將選取的中藥粉碎之后使用開水沖調灌服即可。如果是慢性消化不良,可以給患病牛注射新斯的明,按照牛只的體重選擇具體的劑量,一天使用2 次即可,經過2~3d 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應該為牛群提供容易消化的飼料,尤其是犢牛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要做好犢牛的飼料管理工作。如果要更換飼料,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牛只會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增加患病概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制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牛養殖業的發展,但也導致疾病出現的概率越來越高,危害食用者的身體健康,為此,應該分析當前牛病的發生特點,了解不同疾病的種類,找出發病的原因,進而采取預防和治療對策,促進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