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遼寧省盤錦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 124000
布病可對家畜造成嚴重影響,但也可對人造成嚴重影響,主要包括牛、羊、豬、沙鼠。除沙鼠種布病外,其他種均屬于人畜共患病,尤其以羊種布魯氏菌具有高度傳染性,感染布魯氏菌后會對被感染羊的關節和生殖系統造成嚴重威脅,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目前預防是防控該病的主要做法,這是因為對羊布魯氏菌病沒有特效藥物治療。
布魯氏菌病引起牛羊患病的傳染病叫做牛羊布魯氏菌病,又稱布魯氏菌病。這種疾病,不僅在動物之間傳播,還可以傳染給人,危害牲畜和人的健康,因此,一旦在牛羊養殖中感染了這種疾病,就應該及時處理,以防更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對人健康的影響。布魯氏菌病以生殖道和流產動物為傳播媒介,主要通過孕期或分娩動物傳播。對牛羊的主要危害是細菌會感染牛羊的所有器官,造成流產、死亡率很高并且降低生產力。如果養殖從業人員被感染,它能迅速侵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對黏膜呼和吸道帶來巨大的損害,主要表現為臟器腫脹、關節腫脹疼痛、全身不適、高熱、乏力等癥狀。因此,對人體的危害會更大。如果及時進行科學治療,治愈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由于早期癥狀和感冒相似,很多農民不會注意,很難想到布魯氏菌病。因此,一旦確診為晚期疾病,治療是比較困難的。現在,布魯氏菌病在農業中的風險遠遠大于市場上的實際風險。因此,一定要重視該病,做好綜合防控工作,避免疫情繼續擴大,帶來巨大的危害,危害牛羊養殖業的正??沙掷m發展。
2.1 布病的發病特點布魯氏菌病,會嚴重損害牲畜的關節和生殖系統。該疾病可能導致流產,分娩時母羊不適合胎兒,并導致母羊生殖器發炎。公羊發病后,會出現關節炎、不孕等癥狀。一旦布病感染,容易引起牲畜生產性能和繁殖能力的下降,從而使養殖業遭受巨大的威脅。由于許多地方尚未形成完整而科學的動物疾病檢疫機制,患病綿羊進入市場后,相關的規章制度尚未制定,導致檢疫結果不盡人意。一旦患布魯氏桿菌病的羊流入市場,極有可能造成布病的大面積傳播,這給布魯氏菌的控制和預防帶來了嚴重的挑戰。有關部門不重視疾病檢查制度,在飼養綿羊的過程中沒有定期合理地檢查疫苗接種情況,導致布魯氏菌病高發。
2.2 流行病學分析布魯氏菌病可通過吸血昆蟲迅速傳播,也可通過生殖道感染和消化道以及皮膚黏膜感染。養羊過程中,如果羊發生布病,可引起羊關節疾病以及妊娠母羊的流產,而且隨著疫情的加重,癥狀還會繼續加重,一般情況下綿羊布魯氏菌病與季節沒有明顯的相關性,通常每年2~4 月是綿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病的高峰期。隨綿羊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顯著增加。當布魯氏菌病感染綿羊時,會引起生殖系統的改變,包括公羊睪丸萎縮和妊娠母羊的流產。因此,布病會嚴重的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以及危害羊的健康。
3.1 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制度養殖過程中,要做好羊場的選址,遠離牲畜市場和醫院以及學校等人口稠密的地區。放牧過程中要注意有效隔離養殖地與人類住區,因為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是放養養羊,一定要遠離人口稠密的地區,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羊傳播給人的風險。若養殖場沒有布病的羊,羊場始終要堅持自主飼養,自主繁育的原則與制度,要禁止在疫情高發區引種羊,也要避免從低風險區引進育種羊,只有這樣做才能有效地切斷羊布病的傳播途徑。定期隔離綿羊,特別是妊娠期的母羊,有助于避免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生。預防羊布病時,要注意科學合理的接種疫苗,才能提高羊場的經濟效益以及有效預防綿羊感染。
3.2 羊布病的控制方法養羊場如果有布魯氏菌病例,每年應進行2 次以上的過敏試驗和凝集試驗檢疫。當病羊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時,應及時排除。疑似病例可以立即隔離并再次檢查。病羊房等設備應及時清潔消毒。如果羊在懷孕期間感染了布魯氏菌病,必須嚴格消毒和焚燒。不要丟棄或掩埋生產羊的分泌物,不要觸摸其他設備。除有效預防大腸桿菌外,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羊大腸桿菌病知識,提高農民的專業素質,確保羊布魯氏菌病的預防的有效性。在布魯氏菌病的防控過程中,應在春季和秋季進行集中檢測。如檢測結果為陽性,應立即將感染羊隔離屠宰,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在飼料房的檢疫和消毒中,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羊患不必要疾病的風險。在引種的過程中,一定要規避養殖、運輸過程中接觸致病菌。提前向運輸車輛以及從業人員消毒和預防病毒。尤其是運輸的人員,在運輸過程中要避免與羊直接接觸,并通過研究定期對羊進行現場驗血,有效避免內因。引進前,必須由當地衛生檢疫部門出具相應的檢疫證明。引入后,應提前1 個月進行隔離,由動物防疫機構檢測后分批喂養。依據按照國家防疫規定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加強免疫,該免疫程序要科學合理。普遍采取布魯氏菌病防疫措施。對每只成年羊注射一劑M5 減毒活疫苗預防綿羊鼠疫。布病疫苗接種之后,盡量減少消毒劑的使用以及嚴格嚴禁抗生素的使用,用的過程中,要避免其他藥物干擾疫苗接種。對于受感染的羊,應推遲接種疫苗,直到疾病治愈。為了保證接種羊抗體和布病疫苗的有效性,針對疫苗接種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盡的記錄,從而可以確保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布魯氏菌防治的過程中,要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宣傳與政策支持,特別是對羊直接接觸者的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為了使病人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靜止任何人干擾防控措施的進行,通過全面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如傳染病檢測、消毒,確保布魯氏菌疫情總體水平。實施政府免疫補貼計劃,增加陽性牲畜屠宰補貼,降低農民整體經濟損失。分群隔離1 個月后無異常,可對引種羊進行相關檢疫工作,如果引種羊沒有任何威脅,可以與其他羊群混合。在養羊場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外來羊的檢疫管理,只有嚴格的執行相關的防疫政策,才可以有效的減少布魯氏菌病的傳播和發生。
要想實現對布魯氏菌病的科學、有效的控制,首先要做出科學定位和選址,一定要確保農場附近沒有威脅以及傳染源。其次,必須進行定期檢查。一旦發生布氏菌病疫苗大腸桿菌病,必須嚴格消毒。有關部門應該找出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牛羊布魯氏菌病的防疫工作,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及時、有效地解決布魯氏菌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在牛羊,并改善整體效果在牛羊布魯氏菌病的預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