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王騰威 唐突/重慶市長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01220
2020 年11 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也將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作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是有效預防和控制好危害嚴重的動物疫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基礎和關鍵,也是恢復生豬產能、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保障畜產品供應和質量安全的必要前提。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全區各類動物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安全事故,有效保證了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但從我區防疫工作現狀分析看,我區動物防疫體系仍然存在很多短板。
一是部門協作合力不足。目前,我區畜牧獸醫工作體制機制還處于變動磨合期,區、鎮、村自上而下的職能職責還未完全理順,街鎮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等職責也有待進一步清晰明確,部門與部門、部門與街鎮間銜接遲緩現象偶有發生,不能真正發揮部門、街鎮間的聯動協作的合力。
二是防疫隊伍力量削弱。三權下放后,近35%的基層獸醫工作人員分流到其它崗位,非獸醫工作內容增加,稀釋了原有的相對獨立的獸醫服務功能,防疫力量明顯削弱,基層獸醫工作成效受到影響。同時,村級防疫隊伍普遍老齡化嚴重、文化程度偏低、流動性大難以滿足日益嚴峻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
三是防疫設施設備欠缺。近年來,我區將強制免疫疫苗、耳標和消毒劑等防疫物資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為街鎮配備了消毒機、冷柜、冷藏包、冰箱、撲殺器和防護設備等防疫設備,但是產地檢疫、流行病調查、重大動物疫病快速檢測尤其是非洲豬瘟快速檢測等儀器設備還很短缺,增加了重大動物防控工作的難度。
四是防疫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動物防疫的主體應是養殖業主、屠宰場等個人和企業,但是大多養殖從業者的對防疫工作認識不到位,法律法規意識薄弱,公共衛生安全觀念不強,以致政府承擔了大量的防疫任務,沒有體現出真正的“放管服”。
針對我區實際情況,我切實加強防疫體系建設,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健全體制機制。動物防疫工作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畜牧產業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必然要求。要按照新《動物防疫法》的總體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從日常免疫制度落實、疫情監測預警、檢疫監管、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等入手,建立高位協調機制,認真梳理職能職責,進一步完善獸醫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持三大體系建設,健全區、鎮、村三級防疫體系。
二是加強能力建設。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其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達成的,需要長期在基層一線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量”的積累,達到“質”的升華,同時,也需要廣大的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傳幫帶”。在現實工作中,要重視和加強畜牧獸醫技術人員教育和培訓,保證人力資源儲備,定期組織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業務技能等方面學習,全方位提高獸醫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實現畜牧獸醫專業化、職業化,建立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優良、廉潔高效的專職畜牧獸醫隊伍。
三是穩定防疫隊伍。動物防疫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實施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的基礎性力量。要將穩定和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目標考核任務指標,強化區和街鎮兩級畜牧獸醫管理力量,穩定機構隊伍,對借用、占用街鎮防疫檢疫人員編制的及時歸位,履行好疫情防控的主責任務。依托現有機構編制資源,及時補充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強力推進街鎮基層畜牧獸醫隊伍專業化、專職化,為扎實搞好動物防疫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切實落實動物防疫人員有毒有害津貼,增強基層防疫隊伍工作積極性。加強村級防疫網絡建設,科學配置村級動物防疫員,落實村級動物防疫員責任,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考核機制和動態管理機制,切實把動物防疫的網絡延伸到基層。
四是加大經費投入。隨著我國養殖業不斷壯大發展,動物及其產品的跨區域流通和交易日益頻繁,使得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流行呈高發態勢。當前,尤為突出的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壓力極大,生豬產品保供任務艱巨;人畜共患的疫病仍然給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是公益事業,也是政府的職責。為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和農民增收,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要將動物重大疫病防治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按照當地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確定動物防疫經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增長幅度,保證動物防疫機構公益性動物防疫工作的足額經費,加大動物防疫基礎設施設備經費投入,著重強化動物防疫、監測、診斷、檢疫、應急處置等體系建設;解決村級防疫人員待遇偏低、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經費難落實等突出問題;完善區鎮(街)冷鏈體系,確保動物生物制品按照要冷藏規定運輸和保存;加快區級獸醫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確保動物疫病監測工作需要。
五是壓實主體責任。一是落實街鎮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街鎮人民政府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著重要把動物防疫抓落實,層層傳導壓力,推動農業服務中心、村委會、駐村干部、掛牌獸醫、包片獸醫、村級防疫員履職到位,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二是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區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對動物防控工作實施集中統一指揮,區農業農村委、區畜牧獸醫中心、區市場監管局、區交通局等指揮部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按照職責分工,主動入位、主動配合、主動作為,在動物防疫、檢疫、無害化處理等方面聯防聯控扎緊扎牢防控網。三是落實生產經營主體防疫責任。引導支持規模養殖企業、畜禽調運主體、畜禽交易和屠宰加工企業,按照國家、市關于動物防疫的要求,增強自主防疫意識,落實防疫主體責任,健全內部防疫規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把防疫制度落實到位,確保不生重大動物疫情,確保畜禽產品市場供應,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六是探索獸醫社會化服務運行模式。由于長期以來獸醫工作偏重于強化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務,忽視了獸醫社會化服務主體的培育,以致其服務體系發展嚴重滯后。要充分結合我區畜牧產業實際,借鑒國內的成功經驗,引導社會投資,發展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強制免疫、診療和養殖保險等獸醫社會化服務試點,不斷提高我區獸醫服務能力水平,進一步滿足養殖業轉型升級對專業化、組織化獸醫服務的迫切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從教學科研單位教學一線獸醫服務人員、優秀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養殖屠宰獸藥飼料診療企業獸醫技術骨干中招聘一批特聘動物防疫專員,強化基層動物防疫力量,保障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