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磊
眾所周知,國內高校承擔著重要的社會發展人才的輸出任務,而現代教育工作強調的是素質教育工作,傳統的高校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已經逐漸不能滿足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了,也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學科教育工作需要強調綜合素質的提升,體育教學工作亦是如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促進體育教學的全面發展,實現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工作的結合,實現高校學生全方面的身心發展,這對于高校教育工作的發展十分重要。并且,實現高校心理訓練和體育教學的融合,也能夠促進高校學生體育認知、情感體驗和意志品質的全面提升,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相當顯著。故此,在本文中就將針對高校心理訓練和體育教學的融合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全階段教育事業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推進,高校體育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但與此同時,多方主體對象對于新時期的高校體育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全新且更高的要求,除卻需要讓學生學習到系統的體育知識理論和體育運動技能以外,還需要實現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提升,這是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之一。同時,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新時期實現高校心理訓練和體育教學融合也是面臨的嚴峻挑戰。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將針對高校心理訓練和體育教學的融合進行詳盡闡述,希望對國內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效果和作用。
1 高校體育教學心理訓練的必要性
新時期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儼然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除卻需要完成既定的課程目標以外,還需要實現高校學生心理綜合素養的提升,接下來就將針對高校體育教學心理訓練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1.1 心理訓練符合實際體育教學現狀
事實上,現代社會大眾(包含學生)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認知存在著片面理解的情況,很多人認為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難度并不高,自然學生學習起來的難度也不是很大。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高校學生、運動員在生理、疾病和疲勞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其學習過程會遇到比較大的難度。再加上高校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壓力,其心理方面往往會承受著更大的壓力,此時不注重心理訓練,會導致高校體育教學效果降低,不利于高校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實現心理訓練的加強之后,能夠幫助高校學生應對更加繁重的學習任務,久而久之,高校學生的運動知識理論和技能水平將實現較大程度的提升。
1.2 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需要
無論是高校還是學生,其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是與日俱增的,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也是現代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而眾所周知的,高校體育教學已經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在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之上都實現了比較大的提升,提升空間也是比較有限的。而實現高校心理訓練和體育教學的融合之后,一方面可以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豐富程度,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體育教學質量,而且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智力和體力的結合,心理訓練在其中的融入可以使得學生具備一定的心理基礎,從而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1.3 克服心理障礙
任何一項活動的驅動都需要具有相對應的心理動因,學生心理動因的不同對于活動的進行和完成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也是一樣的。目前來看,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心理、恐懼心理和自信心不足等等現象,這些心理障礙問題會對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效果形成負面影響。而強化高校體育中的心理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從而積極主動面對這些經常出現的心理障礙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效果,這對于高校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十分重要的。
2 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高校教育組成結構當中,體育學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內各個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開始采取各項措施強化體育教學,然而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當中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總結下來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2.1 思想認知并未及時轉變
雖然國內高校已經意識到了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相對應的思想認知并未及時轉變,導致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學依舊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制度,也就是所謂的重育體、輕育心、忽視思想教育,在這種情況下,難以提升高校學生體育核心素養,也不利于高校學生長遠體育素質提升和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譬如,在傳統應試制度之下,高校學生在體育學科學習過程中,其將重點和核心放在體育運動技能的提升之上,這在后續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和需求。因此,在新時期的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心理訓練與身體訓練的成功結合,并且積極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思想認知的轉變。
2.2 教學內容單一化
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單一化,簡單來說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針對高校體育加試項目進行反復的練習和訓練,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非常容易衍生出枯燥、厭煩的情緒,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經過長達四年的大學體育教育,其對于籃球、足球、單杠等等項目的學習都是淺嘗即止的。譬如,當代高校體育教學對于男生1000米長跑和女生800米長跑成績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于是大部分高中體育教師開始強化這一方面的教學,無法實現高校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
2.3 教學手段過于陳舊
目前國內全階段的教育工作處于大數據、互聯網、智能背景之下,衍生了相當多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并且已經開始在實際的高校教育工作中進行運用,這些技術手段對于高校體育教學同樣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然而,部分高校體育教育工作并未意識到這一點,教學手段依舊是相對單一的,幾乎都是教師的單向教育和知識傳輸,難以引起高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主觀能動性未能得到發揮,學生未能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其學習積極性會持續降低,對于高校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3 高校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結合的有效策略
3.1 進行心理訓練內容的融入
為了一改傳統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化和僵化的現狀,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心理訓練內容,教師可以依據實際情況融入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訓練內容:
首先是團隊精神訓練,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端對體育訓練與心理訓練進行合理和整合,創設出相對應的具有競爭性的團隊運動項目,這樣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激發出來。譬如,可以在籃球項目教學過程中進行團隊競賽活動,這會使得學生的體育行為和心理同時發生對應的轉變。
其次,還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意志力方面的訓練,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可以將一些難度比較大、運動量大的體育訓練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為了對學生的心理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還可以為運動訓練項目起一個激勵性的名字,包含堅持到底、全力以赴等等,從而促進高校學生意志力的提升,這是高校體育心理素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還可以加入抗挫折訓練,在前文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提及,高校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在高校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結合過程中融入抗挫折訓練,使得學生可以正確應對體育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這對于高校學生應對日后的崗位環境和社會生活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3.2 心理學原理的運用
在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給予心理訓練高度的重視,并且使得心理訓練融入到體育教學全過程當中,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譬如,高校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結合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心理學規律展開教學工作,使得高校體育教學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和作用。
譬如,在長跑訓練過程中,很多高校學生一開始都難以堅持下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一開始可以適當降低長跑的強度,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充分接受之后,后續再開展強度比較大的長跑訓練和學習,同時,在高校學生在長跑訓練過程中出現堅持困難等等問題時,教師需要采取激勵性的語言和有效的輔導策略,使得高校學生堅持下來,這樣才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會得到協同提升,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3.3 增加適當的心理小游戲
事實上,現代高校學生已經逐漸熟悉了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方式,因此實現高校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結合并非十分容易,部分高校學生在一開始也會產生不適應的情況。而針對這種情況,在高校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結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不同類型的心理小游戲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幫助學生緩解疲勞、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等等,同時還會起到很好的團隊精神培養效果,對于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升都是比較重要的。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也衍生出來了不同類型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積極推進高校心理訓練與體育教學的結合,促使當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這不光對高校體育學習非常重要,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樣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國內高校教育機構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