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勝
運動員在少年、青年、成年階段的訓練銜接不合理,早期訓練階段存在成績導向的問題,以大負荷為特征的過度早期專項化、成人化訓練傾向,造成運動員出成績早、退役早、保持最佳競技能力的時間短,限制了運動員成人階段向更高水平的發展。科研和科技含量不高,訓練管理不到位,計劃設計不精細,教練員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控制不準。訓練競賽理念落后,造成訓練的針對性不強,訓練比賽安排不合理,引起運動員連續比賽的能力弱,尤其是駕馭重大國際比賽的能力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應對措施。
田徑運動是歷史最悠久、比賽最激烈的運動項目之一,在高水平比賽中運動員之間的成績差距是非常小的,基本都是實力相當,這就要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我國有個別運動員,在國內比賽的時候成績非常好,但到參加國際比賽中成績就會大幅度下降。雖然在田徑項目上,中國人沒有外國人有優勢,但是也有一些優秀的運動員,只要能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可以取得名次。然而,當參加國際比賽時他們往往發揮不出最佳水平,這使得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越來越困難。這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運動員有能力在國際賽事上取得成績,但是因我們的訓練方法還不夠科學,不夠完善,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還有待提高。因此發現平時在訓練和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應對,成為中國田徑發展的重要問題。
1 我國高水平田徑運動訓練和比賽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世界優秀田徑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穩定在27歲左右,世界優秀選手間的最佳競技年齡范圍趨向于22-30歲之間,并且男、女優秀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基本趨向一致,最佳競技年齡呈現增大和最佳競技年齡段呈現延長的發展態勢。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競技年齡與世界優秀選手有很大差異。調查數據顯示,與世界優秀運動員相比我國優秀男、女田徑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1.07歲和20.75歲,分別相差5.46和5.02歲。由此可見,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出成績較早,退役早,保持最佳競技能力的時間短。反映出我國在運動員的早期培養階段存在過度早期專項化、成人化訓練傾向,這可能是限制運動員日后向更高水平發展并導致運動壽命短的重要因素,也造成很大的人才浪費。
因為我國其他體育項目發展的都很好,比如排球,乒乓球,跳水,冥冥之中給田徑運動員帶來了很大壓力,以至于運動員不停的高強度訓練,希望能證明自己,證明中國田徑隊,但是這樣往往帶來反面效果。雅典奧運會,劉翔110米跨欄奪冠,全國沸騰,這同時也給了劉翔巨大的壓力,之后他因為右腳跟腱受傷,在沒有痊愈的情況下還在訓練,導致北京奧運會因傷退賽。所以要疏導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將壓力轉變為動力,使他們發揮正常水平。
現在在國際比賽上運動員發揮失常已經形成了一個規律,許多運動員在國內比賽時成績十分好,一旦到了國際賽場上就會發揮失誤,最終取得不上名次。而且研究表明,越是重大比賽,我國運動員失誤越大,可能是因為運動員心理素質不好,比賽場地不適應。而且在重大比賽上,運動員的得失心就會更加強烈,希望取得好的成績,這樣就無形中給運動員造成了壓力,比如北京奧運會,第一場比賽時,杜麗在女子氣步槍比賽中,全國人民對她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中國可以獲得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但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失敗,沒有獲得名次,你能說她沒有實力嗎?比如雅典奧運會上,雖然我國運動員發揮失誤,最終取得的成績平平,但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自己家門口,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
教練員的訓練指導對運動員的成績和心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練員如果只是不停進行訓練、講解比賽技巧和方法,對運動員的成績并沒有很大幫助。運動員要積極參加大型比賽,只有在比賽中,才能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找出問題,然后再通過不斷地訓練來解決問題。現階段運動員多參賽、以賽促練、賽練結合已經成為國際田徑運動發展的趨勢。現實中我們不少教練員和運動員依然對比賽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沒有準備好,怕比賽多了影響訓練。或者以為多練就行,關起門來“提高水平”,喜歡給選手加大運動量訓練,“怕出國”,往往忽視實戰能力。長期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出訓練的科學化程度不高,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控制不準,我國一些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運動員由于計劃不精細與金牌、獎牌毫厘之間失之交臂;也說明教練員的比賽訓練理念落后,不適應國際田徑運動發展趨勢,造成訓練的針對性不強,競賽訓練安排不合理,引起運動員連續比賽的能力弱,尤其是駕馭重大國際比賽的能力弱。
縱觀世界田壇,在某類項目上同時具有男、女團體優勢是世界田徑強國持續保持競爭力的基礎。近年來牙買加、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分別依靠單一的短跑、中長跑項目的男女團體優勢稱雄世界田壇,甚至超越項目均衡、整體實力強大的美國隊。我國與高水平田徑運動存在很大差距。在8屆奧運會比賽中,只有女子鉛球和女子競走項目在其中四屆中進入過前三名,表現出較好的延續性,其他項目優勢或持續很短或曇花一現。這說明我國高水平田徑運動員隊伍建設沒有形成很好的發展保障體系,項目的布局及發展思路上還不夠明確,措施還不夠有效,可持續性差,成績起伏大,沒有形成連續的、男女均衡的團隊優勢,有斷層現象。
2 根據不同原因,給出應對措施
科技含量不足,過程監控特別是青少年階段訓練監控缺失,是制約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現階段的體育制度下,教練員隊伍的整體水平不高成為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的瓶頸,不少教練員平時對訓練內容、訓練負荷、訓練效果的判斷缺乏依據,長期如此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運動隊是科學訓練的基本建制,是以教練員為主導、以運動員為主體、以科技工作者為基本支撐的核心動力層,對運動訓練科學化進程所起的作用最大、最為直接。教練員作為競技體育的核心人力資源,在培養和提高運動員技、戰術水平和競技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我國運動訓練科學化的重點,首先是教練員科研意識的強化、運用科技能力的培養和大力提高運動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其次是加強體育科學技術研究的基礎上,重點提高體育科技人員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再次是重點解決好集約化運動訓練基地和優秀運動隊訓、科、醫、管一體化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實施過程監控提供保障。
有研究認為,我國部分體能類運動項目的訓練至今仍然缺乏長期的系統性安排,未能處理好“一般能力”和“專項能力”的發展問題,是造成我國部分體能類項目成績長期停滯、徘徊,無法沖擊世界先進水平的主要原因。
改進訓練內容,科學訓練。很多教練員還是傳統的訓練方式,在運動員青少年階段,他們所承受的運動量超出負荷,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這并不能發揮出運動員最真實的水平。每個階段要有不同的訓練計劃,所以教練員應該以科學依據,根據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不同,制定合理的計劃,采用不同的訓練手段,教練員在這個訓練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運動員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優秀的教練員。所以教練員首先就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運用科學方法提高運動員的整體水平,加快國家田徑運動的發展。
增強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能力,我國運動員的實力不差,差的就是面對國際比賽的自我調節能力。想要在國際比賽上取得成績,光有能力是不夠的,心理素質一定要好,所以運動員要通過不斷地參加比賽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把不同項目研究透徹,找到勝利的方法。很多運動員可能對田徑的認知不夠全面,認為只有高強度訓練才能夠成功,并沒有找到訓練規律,其實每種體育項目都有自己的技巧,找到技巧,訓練的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教練員要對運動員的訓練進行全面分析,進行客觀評價,找到不足,針對不足進行訓練。還要給運動員制定目標,激勵運動員進步。
教練員的特點。一個教練員首先必然是一名技術專家,但同樣也應該是一名調試高手,而且必須是一名優秀的組織者,他不僅要懂得人體的運轉規律,還要有能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盡可能自主的方式進行工作,以便快速解決平時容易遇到并突然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教練員的基本素質就是應該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他首先要是個領路人,必須能夠隨時隨地的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和活力,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可以使運動員保持旺盛的斗志,并最終在成績上有所突破。
隨著競技體育的發展,運動成績的不斷提高,進一步研究教練員在運動員心理訓練中的作用有著重要現實意義.因為教練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少年運動員都有著直接影響.甚至把教練員當成他(她)們心口效仿的榜樣,因此,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培訓運動員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十分重要,教練員在訓練中應重視心理因素。
隨著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各國優秀選手們的運動競技水平明顯提高。社會的發展,營養的改善,有效的組織,系統的訓練,各種主客觀條件促發著優秀選手們不斷提高其競技運動水平。其中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提高對競技運動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提高永遠不會終止,未來運動訓練的科學化程度必將不斷地提高到新的水平。
優秀運動員在競技賽場上表現出力與美的結合、勇與智的對抗、高超的技藝以及頑強的意志,都會作為光輝的榜樣和成功的范例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競技體育的發展能夠很好的促進群眾體育的開展,讓全民體育走入大眾,提高全社會成員的身體素質。
建議建立以教練員為主導,運動員為主體的科學訓練體系,在加強訓練的同時,注意個人差異,制定不同計劃,要及時關注國際比賽,從中吸取經驗和規律,積極參加比賽,提高國際比賽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