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蘋
一、活動前提: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一)讓孩子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教師創設區域環境時要結合本班孩子的興趣和年齡特點,讓他們參與其中,孩子們在自主參與創設的環境中玩游戲才會更加開心。
(二)把握課室整體色調。對幼兒來說環境是隱形語言,和諧的色彩可以讓人心情舒爽。教師在環境創設時可以選擇粉嫩溫馨的色系,布置上盡量讓幼兒感到積極、愉悅、放松,要凸顯本班特色。
(三)科學合理規劃區域。例如:為了減少互相干擾,表演區和閱讀區就要離遠一點兒,做到動靜分離;為了滿足個別區域自身的需求,美工區要靠近水源,閱讀角就要選光線充足的位置。
(四)材料投放要適宜。老師要結合學習的主題和幼兒的興趣有針對地投放材料,如:學習主題是“我愛家鄉”,在超輕粘土區就可以投放讓幼兒制作家鄉美食的材料供幼兒創作。
二、活動基礎:體現幼兒自主性
在幼兒園,孩子們吃完早餐后,開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區域,制定進區計劃,晨談環節時讓幼兒分享計劃。
小班階段小朋友剛入園,對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老師首先引導幼兒認識各個區域,幼兒對班級的區域環境熟悉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區域。等小朋友都選擇了區域,就請小朋友一個一個分享自己的計劃。剛開始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愿意分享自己的計劃,老師要創設一個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
隨著對環境的不斷適應,中大班的幼兒在自主選擇區域后就會分區域坐好,開始制定進區計劃。我們利用餐前飯后的時間教幼兒畫一些常用的簡筆畫,孩子們做計劃時兩位老師分工指導,當然,老師也要尊重幼兒的創作,多加鼓勵。我們也經常把優秀的計劃拍下來放到電腦上請幼兒共同學習。
做好計劃后我們就請幼兒在小組內討論、分享自己的進區計劃。然后各區自主選出小組長記錄和分享本組小朋友的計劃。孩子們通過交流和分享,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自信心不斷增強。幼兒分享完進區計劃,教師可以簡要地評價,促進幼兒經驗提升,也可以對各區新增添的材料進行介紹。
三、活動保障:教師進行有效指導
(一)尊重幼兒自主與適時介入相結合
幼兒在專心致志玩游戲時,老師盡量不要打擾,讓幼兒輕松自由地開展自主游戲。必要時教師要用贊賞的眼神和表情鼓勵幼兒,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讓幼兒敢于并樂于表現。
幼兒在游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如果看到有幼兒不進區,走來走去,或者有危險動作時老師要馬上引導。如果孩子遇到問題需要幫助,或老師發現有價值的游戲時就可以適當介入,必要時也可以和幼兒一起游戲。教師在觀察時也可以把幼兒遇到的問題或有價值的游戲活動進行記錄,便于活動后進行分析,提升全班幼兒的經驗。
(二)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
1.善于發現問題
以我們班的表演區為例,表演區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個區域,孩子們在區域里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表演,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但通過觀察發現:孩子們做計劃時常常說我要去表演區唱歌,我要去表演區跳舞,大部分時間還只是停留在裝扮上。孩子們在表演區的快樂指數沒那么高,能力也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2.及時解決問題
(1)豐富區域材料。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表演的主題投放合適的材料,如音響、演出服、話筒、頭飾等等。
(2)建議幼兒做計劃時自主選一個小主持,進區表演時播報節目。引導幼兒分享計劃時說完整,說具體。
(3)提高幼兒的舞臺表現力。中班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他們對表演的形式有所了解,知道到表演區可以唱歌、跳舞、講故事等。但他們對表演的技巧還不太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請幼兒仔細觀察老師講故事時的表情、動作和聲音的變化,進行模仿學習。也會利用餐前飯后的時間請小朋友欣賞兒童歌唱、舞蹈和小品等節目,拓展幼兒的藝術視野,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了解表演的類型,學習表演的技巧。
(4)與學習主題和節日教育相結合,豐富表演內容。教師和幼兒可以結合主題一起確定表演的內容,引導幼兒表演最近學過的歌曲、律動、兒歌和故事等。也可以表演有關節日的歌曲和律動。孩子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創編一些節目,進行表演。
(5)活動中還需要注意區域之間的聯系。如:插花區的小朋友可以把插好的花送給表演區的小朋友表演用,裝扮區的小朋友打扮好,可以到表演區表演等。
(6)保障進區游戲的時間。幼兒進區的時間不能隨意改變,如果縮短幼兒進區游戲的時間,幼兒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進區計劃,體驗不到游戲的快樂,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四、活動關鍵:重視回顧和作品分享
活動結束后,幼兒拿出自己的計劃牌,梳理計劃有沒有完成,思考在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問題,采用什么方法解決了問題,發現了什么有價值的游戲。然后,請孩子們發言,分享經驗,師幼共同交流、探討。
作品分享環節備受孩子們的喜歡,到了分享作品環節,孩子們紛紛拿出作品請大家欣賞,通過分享作品,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也體驗到了創作的快樂。幼兒分享完作品,教師要針對幼兒在游戲中表現的優缺點進行點評,提升幼兒的經驗。
五、活動升華:以強帶弱共同整理材料
進區活動結束后,幼兒聽到結束的音樂就會整理材料,但活動后我們經常發現有些材料混在一起、作品擺放不整齊等現象。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整理的材料井然有序;動手能力弱的孩子經常把幾份材料混在一起。我們拋出問題和幼兒共同探討,最后決定每個區域選兩名能力強的幼兒做小小管理員,等小朋友整理完材料后,管理員負責檢查,如果小朋友遇到困難,小管理員也會幫忙。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