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彩霞
(江蘇省鎮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12000)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 是豬、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他家養、野生偶蹄動物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易感動物種類繁多,傳播途徑多樣。口蹄疫的發生沒有嚴格的季節性,可在一年的任何季節發生[1]。該病在我國范圍內也偶有發生,可引起動物生產性能下降,嚴重危害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曾多次在世界范圍內爆發流行,因嚴重危害發病動物的生產性能和畜產品質量,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極大沖擊爆發國家的國際貿易,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 列為A 類疾病,在我國也被列為一類動物疫病。為準確掌握鎮江市口蹄疫免疫效果情況,結合2020 年鎮江市春防、夏防行動方案,分別于2020 年5 月、8 月對全市5 個轄市、區豬、牛、羊血清進行口蹄疫抗體檢測,以全面掌握全市口蹄疫免疫效果,為鎮江市口蹄疫免疫和防制工作提供技術參考。
U 型板、多道移液器、單道移液器、純水儀、洗板機、酶標儀、恒溫培養箱。
鎮江市2020 年春防和夏防集中監測的豬、牛、羊血清共計978 份,其中牛血清120 份、羊血清280 個、豬血清578份。其中豬場10 個、牛場3 個、羊場14 個、散養戶107 個。
A 型、O 型口蹄疫液相阻斷ELISA 試劑盒,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研所提供。
樣本采集于2020 年春、夏季集中免疫后,抽樣范圍覆蓋鎮江市5 個市、區。具體抽樣方法為:每個市、區隨機抽查1個豬場,1 個牛場、1 個羊場(沒有牛場的采集2 個羊場)、1個屠宰場,每個場點至少采集血清樣品20 份;每個市、區隨機抽查2 個村,每個村至少抽查5 個散養戶,每個村采集家畜全血樣品10 份[2]。全血采集后分離血清,冷凍保存,備用。
參照農業農村部《口蹄疫診斷技術》GB/T18935—2003 標準以及試劑盒說明書,采用液相阻斷ELISA 方法檢測。豬的口蹄疫抗體滴度≥1:64、牛羊口蹄疫抗體滴度≥1:128,結果判定為陽性[2]。
2020 年春、夏防共采集家畜血清978 份,監測O 型口蹄疫978 份,合格774 份,合格率79.14%,其中豬血清578 份,合格408 份,合格率70.59%;牛血清120 份,合格118 份,合格率98.33%;羊血清280 份,合格248 份,合格率88.57%。監測A 型口型口蹄疫120 份,合格120 份,合格率100%。監測結果分類詳細情況請見表1~6。
(1)從不同家畜種類來看,0 型口蹄疫抗體合格率牛最高,其次是羊,豬最低。原因可能是疫苗不同血清型毒種免疫原性的差異所致;豬牛羊不同個體對疫苗免疫應答存在差異性,這個結論尚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也可能是豬飼養周期短且免疫次數較少,牛的飼養周期較長,免疫次數多,免疫抗體水平較高。
(2)不同場點0 型口蹄疫抗體水平,規模場略高于散養戶,屠宰場最低。原因分析:屠宰場的豬日齡較大,采樣時已過防疫的最佳保護期。散養戶的口蹄疫免疫工作主要集中在春季集中免疫時進行,大部分家畜只免疫1 次,免疫過程中也可能存在疫苗注射部位不準、劑量不足、操作不當等問題,從而影響口蹄疫的免疫效果。
(3)排除不同畜種和不同疫苗的差異性,同一畜種,同一疫苗的不同血清型號口蹄疫抗體水平基本無差異。
(4)除規模牛場O、A 型口蹄疫群體合格率達100%外,其他群體合格率均未達到100%。
(5)從5 個市、區不同畜種的監測數據來看,牛、羊的抗體合格率均達到國家規定的70%以上,不同地區抗體合格率差異不大。豬抗體合格率存在地區不均衡性,其中有2 個市、區的合格率低于70%。牛的抗體合格率最高的比最低的高了5 個百分點;羊的抗體合格率最高的比最低的高了7.5 個百分點。豬的抗體合格率存在地區不均衡性,最高的比最低的高了10.51 個百分點。

表1 不同畜種O 型口蹄疫抗體監測數據

表2 不同場點O 型口蹄疫抗體監測數據

表3 不同血清型的牛口蹄疫抗體監測數據

表4 群體O 型口蹄疫抗體合格數據

表5 不同市、區O 型口蹄疫抗體監測數據

表6 不同免疫次數的O 型口蹄疫抗體監測數據
(6)口蹄疫免疫抗體水平與免疫次數呈正相關,對家畜進行多次強化免疫,可以使免疫抗體水平較高且維持時間較長[3]。羊的口蹄疫疫苗一免、二免的抗體效價明顯高于豬。
(1)鎮江市口蹄疫免疫效果顯著,不同畜種、不同血清型口蹄疫抗體水平均超過國家規定70%水平。但同時也存在個別地區、豬場、散戶豬群體抗體水平不達標的情況,不達標的應根據檢測結果及時加強補免及監測工作,確保應免畜群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70%以上。
(2)不同畜種個體抗體合格率均超過70%,但群體合格率除規模牛場O、A 型口蹄疫群體合格率達100%外,其他群體合格率均未達到100%。從疫病傳播風險來說,不達標的群體有可能存在散發口蹄疫的風險,所以要進一步提高群體合格率,盡量減少口蹄疫發生的可能性。
(3)鎮江市要加強豬的口蹄疫強化免疫工作,對只進行一次免疫的豬群及時開展二免工作。常年除做好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和夏防補免工作外,要根據飼養周期長短及規模場免疫程序做好多次免疫工作。加強對新生仔畜、補欄畜、漏免畜和抗體水平不達標畜群的補免工作,定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關注豬群的疫病動態,最大限度地降低口蹄疫的發生風險[3]。
(4)為提高免疫質量,降低疫情發生的風險,對鎮江市的口蹄疫防控提出3 點建議:(1)雖然全市整體免疫質量均達到70%以上,但存在不同畜種免疫水平不均衡問題,因此,各地應及時對免疫水平較低的牲畜及時補免,保證個體和群體抗體合格率達標。(2)持續加大對規模場動物疫病監測力度,定期開展疫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有條件的養殖場在抗體監測基礎上增加病原學監測,更好地了解口蹄疫在當地流行及防控情況,逐步規范規模場建立疫病預警預報體系,積極推進規模場口蹄疫疫病凈化工作。(3)通過免疫抗體及病原學監測可以準確掌握疫情動態,科學指導臨床免疫,合理選擇疫苗、制訂免疫程序,保證免疫的有效性,降低家畜口蹄疫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