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隨著21世紀新時期的到來,我國對于專業人才的各項能力培養也逐漸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如何更好地培養人才,研究出專業人才的能力構成要素和培養途徑一直為我國教育學者領域專家們討論及研究的話題。同時我國為體育大國,在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也是持鼓勵政策,大力支持培養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因此現如今許多的高校也逐漸不再只與文科及理科為主,體育人才的培養也逐漸成為重要課程。體育人才目前也是我國較緊缺的人才之一。新時期背景下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能力構成要素發生新變化,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各項要求。因此,對于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培養途徑也應與時俱進,除了培養大學生專業的知識能力,同時應包括大學生課外綜合能力,社會工作能力等,實現體育專業大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新時期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能力應當包括專業的體育知識,包括有體育教材的基本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作為學生更深入了解掌握體育領域技能的基石,基礎知識包括有如何進行高效率的訓練、制定訓練計劃、同時如何選擇合適的器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訓練時如何調整狀態等;對于有意向往體育教學方向發展為主的學生,同時應具備講體育知識輸出為實踐技能的能力,包括有為體育生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教材,課堂掌控能力,學生的管理能力、針對性為學生提供個體化訓練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科學訓練能力、組織學生并舉辦相應的體育競賽能力以及裁判能力等。這是學生在校內通過教學可進行學習與培養的能力,也是體育專業大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應當重視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體育領域的內涵與素養。
新時期背景下,體育專業大學生在接受高校提供的體育基礎知識的同時應當注重新知識與技術的涉入,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包括有體育健康與保健知識、新時期的體育改革知識、體育與心理健康知識等,同時也應接受體育語言的學習,包括有新時期體育專業術語道德知識、外語口語知識等,隨著體育專業逐漸頻繁的國際化聯系,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也逐漸對于外語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方便國際化的聯系。在接受專業的體育基礎知識之際,應當學習相應的體育教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管理學、體育營養學、體育醫學等相關的知識,為綜合型的人才培養鋪墊,新技術應包括對突發性事故的處理、對體育外傷的處理、運動康復技能等。
團隊合作能力是考驗體育隊員之間默契度與凝聚力的體現,團隊合作能力是新時期下體育專業大學生能力構成要素中較為重要的模塊,團隊的勝利離不開隊友之間的默契合作。正如古語“雙拳難敵四手”“眾人拾柴火焰高”,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都會有需要進行團隊合作的時期,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更好更快地融入團隊,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知識、合作精神等。
創新,是新時期下對于體育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的一項新技能要求,包括有對體育領域創新性的意識,創新型的訓練模式、創新型的思維模式等。同時創新也是這個時代的主題,對于體育專業是一項挑戰同時也是一項機遇[1]。抓住時代的機遇,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可以更好地立足于社會,順應時代的潮流。
實踐技能能力,是指將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技能,也是新時期體育專業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包括有體育訓練的實踐、體育競技技能等的實踐能力,同時應具備一定的裁判能力。裁判能力是體育院校學生諸多實踐能力的重要表現之一[2]。
新時期的網絡事業處于迅猛發展時期,計算機技能成為新時期體育專業大學生重要的一項基礎技能,隨著現在網絡化的普及,各行各業逐漸采取計算機化取代人工的操作,應當注重計算機技能知識的涉及,包括有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PS 操作知識等,可以更快速適應社會網絡化的發展節奏,鍛煉相對應的計算機學習技能。
學生在校園內接觸的事物與校園外社會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差異,有部分學生在初進入社會體育領域時會由于不適應社會的節奏產生焦慮的心理,同時有部分學生對于體育領域就業的方向與發展前景較迷茫,不利于后續職業的發展,應當具備快速調整自身狀態和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
體育專業知識能力的教學也應結合新時期的教學特點,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改革與創新,可以引入多媒體平臺等,豐富教學課堂,在課堂上可以播放相關的體育教學視頻,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知識;同時可以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通過創建學習平臺,學生可自由進行登錄并學習相關的體育知識,線下采取多媒體式的教學,有利于開拓學生的體育知識面,提高體育專業知識能力基礎。同時可以定期舉辦體育知識講座類活動或組織學生與其他高校學生進行經驗交流,以幫助學生的全面性發展。
在重視學生體育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習新知識與技術的能力,在日常的體育鍛煉中學習相關的體育健康知識,多參加相應的體育講座及交流活動,包括有外傷處理、體育事故突發處理等,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能力。同時可以參加體育語言類講座,可以學習新的體育專業術語與體育國際用語。接受新知識與技術的主要載體為網絡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查閱相關的體育知識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練習,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涉取更多的新知識與技術
培養團隊合作能力較好的方式為參加團隊式的體育競技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可自主組建學習型的團隊,共同訓練與學習,在訓練與學習中進行習慣的磨合,以便于掌握團隊之間合作的技巧與模式;同時可以以團隊形式進行組員內的競技比賽,更快速掌握各成員之間的體育水平。
培養復合型的體育專業人才,跟上新時期時代的步伐,需講求一定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提高體育人才的創新能力,可以讓體育更具吸引力,更好的掌握科學體育的知識與鍛煉技巧,提高體育水平[3]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可參加創新型的競技比賽,同時在日常的體育訓練中,思考如何更高效率進行體育訓練,包括訓練模式、訓練強度的改變。同時在教學上,應積極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以創新型教育模式體系為主,在課堂上鍛煉學生的創新思想與精神。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的培養包括有運動訓練能力與課外體育活動兩方面的實踐能力。運動訓練的實踐能力可通過在課堂上,學生自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理想目標制定訓練方案和運動處方,以團隊形式輪流進行運動指導;也可定期與其他高校學生進行訓練指導,以便于相互學習。課外體育活動能力包括有訓練裁判的能力、開展體育競技活動能力。體育專業大學生可以在舉行運動會時充當裁判的角色,鍛煉體育裁判能力,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同時可參加相應的體育俱樂部等,以部門形式開展體育競技活動,設定競技的規則與標準等,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鍛煉體育實踐能力。
計算機技能的培養可通過在校內開設相關的計算機課程學習,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訓練并進行考核,以提高對于計算機科目的重。同時在課外時間學生可通過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擴充計算機知識面,以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技能。同時可通過參加計算機學習交流會,計算機類比賽以鍛煉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掌握更多的計算機技能。
適應能力的培養重點在于需與社會進行磨合與交流,學生在假期之際可多參加體育類活動的公益實踐活動,可以作為工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可以作為體育裁判等,以實際考察自身后續體育發展方向,及時做好就業準備;同時可多參加體育就業類的講座與交流會,了解體育行業發展的前景與就業方向,減輕就業迷茫的焦慮,畢業后更好的選擇體育領域就業的方向。
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體育專業大學生各項能力構成要素的組成與培養途徑,可知在新時期背景下,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能力構成要素包括有體育專業知識能力、接受新知識與技術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技能的能力、計算機技術、適應能力等組成,同時應順應時代的要求,改革傳統的單一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復合型綜合的人才為主,包括教材中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學生通過活動中鍛煉實踐能力與適應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開設計算機學科并進行計算機學科考證或比賽以提高計算機技能、校內校外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等途徑進行新時期體育專業大學生能力構成要素的培養途徑。有利于體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就業方向的選擇。本文對于研究體育大學生的能力構成要素及體育人才培養途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