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欣
(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亦稱過敏性鼻炎,是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近十年來,中國變應性鼻炎患病率呈上升趨勢[1]。變應性鼻炎屬中醫“鼻鼽”范疇。不少醫家為中醫辨治變應性鼻炎奠定了根基[2]。《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所載方劑選藥精當、配伍嚴謹、療效顯著,被后世尊為“經方”。張仲景以辨證為核心、慎審病機的治療思路是中醫“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內涵,方證對應是拓展其方應用的基礎。近年來,不少醫家用仲景經方辨治變應性鼻炎療效佳,現綜述如下。
苓桂術甘湯是仲景治療痰飲病的代表方劑,具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水的功效,君藥茯苓淡滲利水兼可健脾。臣藥桂枝助陽化水,且能平沖降逆。佐藥白術苦溫燥濕、培土制水。使藥甘草既合桂枝辛甘化陽,助陽氣蒸騰、旺盛,又合白術、茯苓健運中州。全方寓通于補中,強調溫健脾土以制水,又不專事溫補礙飲邪之去。徐慧賢等[3]用苓桂術甘湯治療40例AR患者10天,總有效率95%。認為苓桂術甘湯證與過敏性鼻炎有方證相關的關系,可將過敏性鼻炎視為鼻部的“痰證”。羅怡等[4]用苓桂術甘湯加味治療變應性鼻炎,對比西藥對照組,總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更低,且治療后血清炎癥細胞因子IgE、CRP、IL-4水平降低幅度更大。劉敏等[5]根據過敏性鼻炎患者鼻涕劇烈上沖作嚏而出,常伴頭目不清的特征,用苓桂術甘湯健運中陽、溫化水飲、平沖降逆。實驗研究顯示苓桂術甘湯對過敏性鼻炎有抗過敏作用,作用機理可能與提高IL-2水平,降低IL-4水平,減少肥大細胞、嗜酸細胞等致敏細胞釋放相關[6]。
小青龍湯是仲景治療外寒內飲證的代表方劑,具有散寒解表、溫肺蠲飲的功效。方中麻黃、桂枝相須,共解外寒為患。干姜、細辛、半夏共解內飲泛濫。配芍藥斂陰養血,五味子益氣生津,制約他藥過于溫散耗傷肺氣,過于溫燥損傷陰津。甘草培中益氣,調和諸藥。郭曉黎等[7]用小青龍湯治療肺氣虛寒型AR27例,總有效率觀察組92.59%、對照組64.00%(P<0.05)。潘虹[8]認為變應性鼻炎當遵循溫脾肺、化內飲的治則。用小青龍湯治療AR90例,小青龍湯組改善率高于常規治療組(P<0.05)。小青龍湯組視覺模擬評分、鼻眼結膜相關生活質量問卷調查量表評分優于常規治療組(P<0.05)。Meta分析顯示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優于西醫常規治療(P<0.0002)[9]。有實驗證實小青龍湯能有效抑制DCs活化和成熟,調節免疫功能,降低炎癥反應。可通過拮抗組胺H1受體發揮抗過敏作用[10-11]。
桂枝湯是仲景治療太陽中風證的基礎方劑。具有解表寒、助衛氣、益營氣、扶陽氣、滋陰液之效。君藥桂枝既能發散風寒,又能扶助衛陽奮力抗邪。臣藥芍藥酸收斂陰,解營陰泄弱,與桂枝相伍,是調和營衛的基礎結構,使衛氣旺行于外,營血充盈于內。佐藥生姜、大棗外可助桂枝、芍藥解表散邪、調衛和營,內可和胃安中。佐使藥甘草既合桂枝、生姜辛甘化陽,又合芍藥、大棗酸甘化陰,有護陽滋陰之功。萬樹全等[12]用桂枝湯加減治療69例冷空氣過敏性鼻炎,總有效率97.10%。袁碧華[13]以桂枝湯為主方治療AR60例,總有效率93.33%。認為其發病機理為風寒侵襲肌表,衛氣外泄,營陰不守,肺胃失和。有實驗證實桂枝湯可減少炎性細胞浸潤及充血現象??蓽p緩AR癥狀,降低AR發作機率[14-15]。魯艷芳[16]在過敏性鼻炎緩解期用桂枝湯加減調理營衛、氣血,加強肺衛的防御功能,改善機體對病邪的易感性,臨床多有驗效。謝文英[17]認為桂枝湯具有調和營衛、通調肺氣的功能,以其為基礎方加減辨治AR,臨床療效顯著。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是仲景治療濕熱發黃證的代表方劑。具有解表清里、泄越濕熱之功。方中麻黃一藥三用,辛溫解表祛風寒邪氣,發汗、利尿予水濕出路,宣散肺氣以通調水道。生姜助麻黃解表之力,杏仁助麻黃宣上之功。連翹、赤小豆、生梓白皮功在清解、清利,解濕熱熏蒸之勢。大棗健脾安中,與生姜、甘草相伍,守運中焦、調和營衛。喬占清等[18]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AR肺經郁熱型63例,臨床愈顯率觀察組80.95%、對照組61.29%(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L-2,IL-10水平均高于對照組,IL-5,IL-17和TIg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1)。顏征鴻等[19]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AR肺經郁熱型50例,結果治療組治療后癥狀積分、IL-4、IL-5、IL-17及IgE水平降低,優于西藥對照組(P<0.05)。治療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評分,IL-2、IL-10及IFN-γ水平顯著提高,優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觀察組(94%)高于對照組(74%)(P<0.05);治療組隨訪3個月復發率10.64%和6個月復發率19.14%,對照組43.24%和62.16%(P<0.05)。彭麗麗等[20]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基礎方治療AR50例,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8%,對照組60%(P<0.01)。有實驗證實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能保護肥大細胞,抑制組胺釋放,抗I型變態反應[21]。
麻黃細辛附子湯是仲景治療太少兩感證的基礎方劑,具有溫散表寒、溫助里陽的功效。方中麻黃辛溫解表,散太陽表寒。附子辛熱溫里,助少陰陽氣。細辛既助麻黃驅散在表寒邪,又合附子振奮少陰里陽。實乃表里同治、上下同治、正邪兼顧之良方。王麗等[22]認為AR與太少兩感證相符,以麻黃細辛附子湯加味治療AR58例,結果臨床療效、改善免疫功能、下調炎癥因子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均優于西藥對照組(P<0.05)。孫躍明等[23]認為變應性鼻炎主要病機為腎陽虛衰,肺為本,腎為根,遵循疏通鼻竅、溫補肺腎的治則,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作為基礎方劑治療AR34例,總有效率治療組91.18%,西藥對照組73.53%。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組2.94%,對照組20.59%(P<0.05)。楊婭娟[24]通過實驗證實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可改善AR豚鼠的鼻炎癥狀,降低血清中IgE、HIS含量,對鼻粘膜、肺組織有保護和修復作用。王維賦等[25]比較麻黃附子細辛湯和小青龍湯對過敏性鼻炎作用的差異,實驗證實麻黃附子細辛湯對血液組胺的降低和鼻黏膜的修復優于小青龍湯。
腎氣丸是仲景治療腎陽虛衰的代表方劑,具有溫陽化氣、利水滲濕的功效。方中桂枝、附子溫煦腎陽,腎陽得溫,則氣可化,水可行,乃治病求本。溫陽藥僅兩味且用量最少,寓意“少火生氣”。干地黃、山茱萸、山藥相伍,以地黃益腎填髓生精為主,腎、脾、肝三陰并補,陰中求陽。茯苓、澤瀉滲利濕濁,丹皮活血,使血、水共暢。全方陰陽并調,實乃治腎之良方,誠如《心典》所言“八味腎氣丸補陰之虛,可以生氣,助陽之弱,可以化水,乃補下治下之良劑也”。萬楷楊[26]用金匱腎氣丸聯合布地奈德治療AR80例,對照組僅予布地奈德治療,持續治療60天。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1.25%,對照組72.50%(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FN-γ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和治療前(P<0.01),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L-4、IL-5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和治療前(P<0.01)。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8.75%,對照組26.25%(P<0.05)。復發率觀察組6.25%,對照組23.75%(P<0.05)。有實驗證實金匱腎氣丸能改善腎陽虛AR緩解期小鼠鼻黏膜的變態反應癥狀,降低血清IL-4水平,升高IFN-γ、IL-2水平,降低組胺含量(P<0.01)[27]。袁曉琳[28]認為腎虛是變應性鼻炎發病的關鍵,金匱腎氣丸具有溫補腎氣、調燮陰陽的作用,是調理體質、減少AR復發的優選方。常振森[29]認為腎氣虛損牽涉肺氣受損,引發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金匱腎氣丸補腎氣、利水飲是治療AR的有效方劑。
半夏瀉心湯[30]、桂枝加龍骨牡蠣湯[31]、烏梅丸[32]等亦被證實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較好。仲景經方不僅可用于發作期的治療,且適用于緩解期以匡扶正氣、調體御邪,臨床研究顯示相較西醫對照組具有總有效率高、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少的優勢。中醫治病求本,要求既要在AR發作期使邪實緩解,更要重視緩解期的扶正治本,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