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梅,顧海銀,李文華
(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廣東 中山 52840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因合并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引起的下肢感染、潰瘍和(或)深部組織破壞。嚴重的糖尿病足潰瘍能增加患者殘疾、截肢發生率,影響患者健康、生活[1]。根據ADA報告顯示[2],每年糖尿病足部潰瘍發生率為1%~4%,而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約85.0%截肢由糖尿病足潰瘍引起。目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足用內科綜合治療、局部創面處理及外科手術治療為主,但是均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創傷性,導致患者治療預后較差[3]。九華膏有消腫止痛、化腐生肌及清熱解毒功效,能促進壞死組織脫落及肉芽增生與組織修復。但治療糖尿病足研究較少[4]。本研究用九華膏治療糖尿病足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28例,均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內分泌科住院及門診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4例。對照組男35例,女29例;年齡19~84歲,平均(65.87±5.69)歲;病程1~9年,平均(5.24±0.81)年;wagner2級41例,wagner3級23例。觀察組男37例,女27例;年齡18~85歲,平均(65.98±5.72)歲;病程1~10年,平均(5.28±0.85)年;wagner2級39例,wagner3級2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足診斷標準[5],為wagner2~3級;②空腹血糖小于等于11.1mmol/L,餐后血糖小于等于16.7mmol/L;③符合九華膏/常規方法治療適應癥,且無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①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②伴有嚴重的肝腎損害、心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③具有出血傾向、動脈炎、外傷疾病。
兩組均常規給予無菌外用生理鹽水完成創面的清洗,必要時完成清創處理并以蠶食法完成創面壞死組織的清除,溶解脫落的碎片。膿腫者常規給予排膿、清創、引流及沖洗治療。給予無菌凡士林油紗覆蓋,并給予無菌惰性敷料完成創面的包裹,每天換藥1~2次。
觀察組加用九華膏治療。根據創面大小、竇道及深淺,將自制九華膏(滑石粉、川貝母、硼砂、冰片、龍骨、銀朱、凡士林等)均勻涂抹在創面上或九華膏紗條完成竇道的填塞,厚度控制為2mm,常規給予無菌惰性敷料行創面的包裹,每天換藥1次。
兩組均治療28天。
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及降鈣素原(PCT)水平[7]。
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痊愈:感染創面愈合,癥狀消失,且創面分泌物培養轉陰,監測指標未見異常。顯效:感染創面2/3愈合,紅腫癥狀消失,肉芽組織生長良好,監測指標好轉。好轉:創面1/3以上愈合,四周紅腫癥狀消失,肉芽組織生長較好。無效:創面未愈合,癥狀無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比較 (±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比較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IL-6(pg/L) TNF-α(pg/L) CRP(mg/L) PCT(ug/L)觀察組 64 治療前 24.39±4.34 22.38±3.09 13.23±1.21 2.34±0.61治療后28d 12.42±1.59*△ 13.07±1.43*△ 3.49±0.45*△ 0.25±0.08*△對照組 64 治療前 24.40±4.35 22.39±3.10 13.25±1.24 2.35±0.62治療后28d 16.39±2.43* 18.54±2.54* 7.49±0.82* 1.49±0.49*
兩組安全性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安全性比較 例(%)
九華膏方中滑石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硼砂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冰片清熱消痰、解毒防腐,龍骨鎮靜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銀朱益氣明目、通血脈,凡士林保濕及阻斷細菌與皮膚的接觸。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化腐生肌及消腫止痛功效。藥理研究表明,九華膏可促進壞死組織脫落,促進肉芽增生及組織的修復[8]。同時,能促進創面上皮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愈合。
九華膏治療糖尿病足有較好療效,能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