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蕓江,李 妍,黃 堅
(1.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2.西南民族大學教學動物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病犬為11月齡雄性未絕育杜賓犬,已完成四聯疫苗免疫。患犬嘔吐和腹瀉,排水樣糞便(3~4 次∕d),嘔吐食物及黃色消化液(2~3 次∕d)。患犬經阿莫西林、益生菌、蒙脫石散和驅蟲藥治療未愈。
2.1 體格檢查 病犬精神尚可,脫水程度約6%,口腔黏膜粉紅。觸診右側前腹部,病犬稍敏感。患犬體溫38.4 ℃,BCS:5∕9,未發現體外寄生蟲。
2.2 血液學檢查
2.2.1 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正常,嗜中性粒細胞輕度升高,其他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血涂片未見異常細胞形態。
2.2.2 C 反應蛋白(CRP)15 mg∕dL(正常值10 mg∕dL),提示存在炎癥。
2.2.3 犬特異性脂肪酶(cPL):+,提示胰腺或十二指腸損傷。
2.3 抗體檢測 犬細小病毒抗體水平、犬瘟熱抗體水平、犬腺病毒抗體水平良好。
2.4 糞便檢查 鏡下見白細胞1+,少量腸上皮細胞,球菌數量增多,少量產氣莢膜梭菌,少量肌纖維,未見寄生蟲蟲卵或成蟲。膠體金試紙條檢測:犬細小病毒(-),犬冠狀病毒(+),犬瘟熱病毒(-)。部分糞便樣本的RT-PCR 分子檢測顯示犬冠狀病毒和犬星狀病毒陽性,產物測序結果與GenBank提交的相關基因序列相符。
2.5 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顯示患犬胃內空虛,有少量液體和中等量的氣體。小腸多節段有積液,腸管增粗不明顯,腹腔臟器漿膜細節清楚,無明顯異物影像。
超聲檢查顯示患犬胃內液體聚集于幽門部,胃十二指腸蠕動亢進,胃壁無明顯增厚。十二指腸腸壁結構清楚,內有積液,黏膜層輕度增厚。胰腺回聲正常,胰管無明顯擴張。空腸蠕動明顯,未見異物性影像,腸系膜淋巴結輕度增大。
根據各項臨床檢查,初步診斷患犬為病毒感染性十二指腸炎,伴隨腸道菌群失調。
4.1 首次治療 少食多餐,減少雞肉喂量,更換清潔飲水。口服硫糖鋁和西沙必利,同時注射枸櫞酸馬羅匹坦、犬用α干擾素、頭孢噻呋鈉和地塞米松,連續用藥5 d。經用藥,患犬嘔吐、腹瀉癥狀減輕。
4.2 復查后治療 復查顯示腸道菌群活躍度輕度下降,球菌量減少,產氣莢膜梭菌偶見,肌纖維仍可見。根據復查情況給予患犬高纖腸道益生菌和消化酶,用藥一周后病犬排成形糞便,以軟便為主。繼續服用益生菌和消化酶一周,同時口服犬用高免因子,患犬用藥一周后排泄基本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