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艷 張曦光 趙春陽 劉 丹 羅雅丹 張孝丹
遼寧省本溪市第九人民醫院,遼寧本溪 117000
腦梗死是內科常見的中老年疾病,也稱缺血性腦卒中,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腦梗死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在腦梗死諸多的并發癥之中,下肢偏癱尤為常見,有65%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和類型的肢體運動障礙,腦梗死是影響老年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病癥[2]。因此,如何做好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預防和治療是臨床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146例腦梗死下肢偏癱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治療并比較療效,探討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在老年腦梗死下肢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期望可以為老年腦梗死下肢偏癱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設性的意見,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10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接受治療的146例腦梗死下肢偏癱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治療意愿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3例。研究組中,男45例,女28例;年齡47~73歲,平均(54.3±6.3)歲;偏癱情況:左側38例,右側35例。對照組中,男47例,女26例;年齡46~74歲,平均(55.1±5.4)歲;偏癱情況:左側36例,右側3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治療內容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患者符合《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3]中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急性淋巴管炎等疾病患者。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定時翻身、按摩雙下肢),治療藥物為血栓通(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國藥準字Z44020285;生產批號:19122010)500 mg 靜脈滴注,1次/d;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亞寶藥業太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4002;生產批號:191101)100 mg,1次/d;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42;生產批號:A190401A1)75 mg,1次/d。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IPC-6000C型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吉林省日成醫用電子器材有限公司)治療,患者取平臥位,患側肢放入到空氣壓力波治療儀的壓力袋中,粘貼生物波電極片,根據患者的耐受力調節壓力強度,一般控制壓力為18~20 kPa,30 min/次。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0、20、30 d 的腦卒中量表(NIHSS)、生活質量評定量表(SF-36)及下肢血流情況。
①NIHSS評分:包括意識水平、上下肢運動、感覺、語言及共濟失調等,評分范圍0~42分,評分高低與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成正比[5]。信度系數為0.81。②SF-36評分:包括情感職能、社會狀況、整體健康以及生理職能,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健康狀況越好[4]。信度系數為0.73。③下肢血流情況:包括腿圍周徑、股靜脈血流速度、反流時間。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者轉換為正態分布后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10 d 治療后20 d 治療后30 d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73 73 23.5±6.1 23.8±5.9 0.302 0.763 18.4±5.3*20.5±4.8*2.509 0.013 15.8±4.6*18.7±5.7*3.383 0.000 12.7±4.3*15.4±5.5*3.304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SF-36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F-36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F-36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10 d 治療后20 d 治療后30 d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73 73 73.4±5.5 73.7±5.6 0.327 0.745 77.3±3.6*75.2±6.1*2.533 0.013 83.5±5.1*79.4±4.3*8.424 0.000 88.6±6.3*84.6±5.5*4.087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腿圍周徑、股靜脈血流速度及反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腿圍周徑小于治療前,股靜脈血流速度高于治療前,反流時間短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腿圍周徑小于對照組,股靜脈血流速度高于對照組,反流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下肢血流情況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下肢血流情況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別例數 腿圍周徑(mm)股靜脈血流速度(cm/s)反流時間(s)研究組治療前治療后10 d治療后20 d治療后30 d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10 d治療后20 d治療后30 d 73 321.9±17.3 318.5±10.6*#314.7±12.8*#308.5±14.3*#14.4±3.1 17.5±4.7*#21.6±4.8*#26.4±5.1*#0.55±0.21 0.52±0.18*#0.47±0.22*#0.41±0.23*#73 322.2±16.8 320.5±11.5*317.5±13.3*310.7±13.2*14.5±2.9 16.0±3.1*19.3±4.3*22.4±4.4*0.56±0.20 0.54±0.24*0.50±0.28*0.47±0.17*
中老年人群一旦發生腦梗死疾病,其梗死區域所在腦部組織會因為缺血而壞死,此時中樞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傷,導致患者出現肢體活動障礙。往往因為疾病原因,患者床下活動會大幅度減少,繼而導致機體活動量減少,血流速度也會隨之下降,對深靜脈的血液循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6]。更為致命的是,一旦超過機體組織受損的代償時間,血液粘稠會長期處于高凝狀態,血栓危險性大大增加,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臨床研究指出,在早期治療過程中,如果可以指導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康復運動,就可以有效重組患者的區域性腦功能,恢復患肢的運動功能[7]。空氣壓力波治療儀的原理和肌肉泵相似,都是采用加壓泵增加神經血液灌注和氧和作用[8]。值得一提的是,空氣壓力波治療儀不僅可以有效預防患者肌肉萎縮,提高肌張力,而且隨著臨床對其應用機制和效果研究的深入,發現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在改善患者患肢與淋巴液循環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提升患者運動能力,改善病情[9-11]。研究發現,患者在常規藥物和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加用空氣壓力波治療儀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腦梗死下肢偏癱患者神經功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提升生活質量。分析原因主要是:①血栓通具有良好的血栓抑制效應,是腦梗死患者常用藥物,其主要成分三七總皂苷具有解除血管痙攣、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11-13];②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可以有效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強化下肢氧供和血供,促進新陳代謝,加快病理代謝產物的排泄,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③空氣壓力波治療儀治療流程簡單快捷,對患者無創傷,且治療成本低,適宜臨床應用和推廣。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SF-36評分及下肢血流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SF-36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腿圍周徑小于治療前,股靜脈血流速度高于治療前,反流時間短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10、20、30 d 的腿圍周徑小于對照組,股靜脈血流速度高于對照組,反流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在改善神經功能、肢體功能及提高生活質量方面有顯著的效果,臨床應用價值高。其根本原因為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可以通過對患者患肢淺靜脈試壓、刺激深靜脈系統血液瘀積,有效增強血液流速,進而消除靜脈竇積血,保障治療效果[14]。王瑜琦等[15]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空氣壓力波治療儀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為(20.41±3.74)分,低于對照組的(21.22±4.9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佐證了空氣壓力波治療儀在老年腦梗死下肢偏癱臨床治療中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老年腦梗死下肢偏癱患者施以空氣壓力波治療儀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其神經功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