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超
遼寧省撫順市眼病醫院門診,遼寧撫順 113008
在臨床上,干眼癥主要是因為患者的淚膜處于不穩定狀態,并引發眼部的不適癥狀以及患者的眼表組織發生病變等疾病的綜合表述,造成干眼癥的原因比較多,淚液的質、量或者動力學發生異常情況等均會造成干眼癥。如果干眼癥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發展,并未得到有效治療會造成患者的角結膜發生病變,對患者的視力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及時治療可較大程度上提高干眼癥患者的預后水平。臨床上通常采用羥糖苷滴眼液治療,可以極大地減少患者眼部產生的干澀感,但效果欠佳[1]。現階段,在羥糖苷滴眼液治療的基礎上加入非甾體類抗炎藥,可以充分發揮防感染的效用,極大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分析了羥糖苷滴眼液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撫順市眼病醫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干眼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5例)與研究組(25例)。研究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55~84歲,平均(69.5±1.6)歲;病程4~11 d,平均(7.5±1.6)d。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56~84歲,平均(70.0±1.3)歲;病程4~12 d,平均(8.0±1.2)d。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淚液分泌試驗≤5 mm/5min;②淚膜破裂時間≤10 s;③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1分。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藥物禁忌證者、過敏體質、免疫功能不全;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近半年未使用免疫抑制劑;④在接受治療前使用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照組患者接受羥糖苷滴眼液(成都青山利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C14200012010)治療,用藥劑量為每次1 滴,每天4次。研究組在羥糖苷滴眼液治療的基礎上加入非甾體類抗炎藥——普拉洛芬滴眼液(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B14200012021)治療,用藥劑量為每次1 滴,每天4次。全部患者的1個治療療程為2個星期,在2個星期之后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
比較患者的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在臨床上出現的眼干澀、畏光以及疲勞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干澀、畏光以及疲勞等臨床癥狀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無效:干澀、畏光以及疲勞等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1個月內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以及生活質量情況。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指標,其越多則表明效果越好[3]。生活質量評分為百分制,其中生活質量評分>80分為優,60~80分為良好,<60分為差,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4]。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治療前,淚液分泌量多于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淚液分泌量多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以及生活質量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以及生活質量的比較(±s)
組別 淚膜破裂時間(s)淚液分泌量(mm/min)生活質量(分)對照組(n=25)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研究組(n=25)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7.6±1.0 9.3±1.8 10.235<0.05 1.3±0.2 1.8±0.4 10.054<0.05 49.8±5.2 69.2±8.7 12.089<0.05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7.5±1.1 11.4±2.2 10.412<0.05 1.136>0.05 10.215<0.05 1.3±0.1 2.5±0.4 10.124<0.05 1.012>0.05 10.074<0.05 50.0±4.8 77.2±9.7 12.725<0.05 1.265>0.05 10.897<0.05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飲食種類的不斷豐富。現階段人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以及外界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造成干眼癥患者的數量急劇增加,其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長[5]。因為干眼癥屬于一種慢性疾病,且在發病早期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因而患者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視,因此延誤病情,干眼癥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使得患者機體出現的水液層淚液、油脂以及黏蛋白分泌等功能出現降低,同時也會造成患者的淚液散失蒸發量過多,從而造成患者眼部出現異物感、灼熱等癥狀,同時患者的眼結膜發生充血、水腫等較為明顯的癥狀,所以對干眼癥患者進行及時治療是十分必要的[6]。在臨床上關于干眼癥的發病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臨床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為患者的眼部出現炎癥造成的,本質上是因為炎癥因子對患者機體的淋巴細胞進行刺激,加重了對患者淚腺免疫系統的沖擊,從而直接影響了患者眼部腺體的正常分泌功能,較大程度上抑制了患者眼表感覺活性,所以降低患者的結膜杯狀細胞數量,使得患者眼部功能持續下降等,最終出現干眼癥[7]。對干眼癥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較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8]。
在臨床治療中普遍利用單一的羥糖苷滴眼液治療,其中所使用的羥糖苷滴眼液在本質上屬于一類人工淚液,其中主要包含右旋糖酐、甘油和羥丙甲纖維素以及硼酸等成分[9]。其在臨床上可以充分發揮較好的潤滑和保水功效,緩解患者眼部的干澀感,盡可能的對淚膜破裂時間進行延長,同時有效地增加患者淚液分泌量,極大地緩解了患者的病情[10]。但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為干眼癥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單獨使用羥糖苷滴眼液治療干眼癥,其所表現出的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實現根治干眼癥的目標,且長時間使用羥糖苷滴眼液,其臨床上極易發生較多的不良反應[11]。經過近幾年臨床的研究和實踐,非甾體抗炎藥被廣泛應用于干眼癥的臨床治療中,其中非甾體抗炎藥在臨床治療中可以較大程度地抑制患者眼部的炎癥細胞因子以及趨化因子,對淋巴細胞進行一定的刺激,使細胞發生凋亡[12-13]。普拉洛芬滴眼液在本質上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在臨床治療中具有較為理想的抗炎效果,主要針對外眼和眼前節炎癥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可以有效改變患者機體內粒細胞和T 淋巴細胞反應,對細胞發生的遷移和吞噬現象進行控制,從而實現緩解干眼癥的臨床目的。現階段,臨床上為達到提高干眼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的目標,臨床治療中主要利用羥糖苷滴眼液和非甾體類抗炎藥聯合使用的治療方式,其較大程度上減小患者眼部組織發生水腫的概率,使得患者眼部細胞膜處于穩定狀態,從而有效緩解了患者眼部疼痛的發生。同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環氧酶的活性,從而提高患者機體的抗炎能力。臨床相關報道也證實,羥糖苷滴眼液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干眼癥明顯優于單獨使用羥糖苷滴眼液的治療效果,更為患者和醫護人員所青睞[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淚液分泌量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治療前,淚液分泌量多于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淚膜破裂時間長于對照組,淚液分泌量多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者聯合使用明顯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在干眼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羥糖苷滴眼液聯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的治療方法,既可以延長淚膜破裂時間、增加淚液分泌量,同時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理想的療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