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婷玉 劉曉成 李優春
江西省贛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贛州 341000
在臨床手術治療的方式當中,喉顯微手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對于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如果想要保證其治療效果,就需要做好患者的手術麻醉,麻醉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手術效果[1-2]。在喉顯微手術患者的麻醉方式當中,靜脈麻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案,這種麻醉方式可以保證醫生的術野十分清晰,也能保證患者的麻醉深度較為合理,并且確?;颊叩奶K醒速度更快[3-4]。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單純靜脈麻醉方式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躁動、嗆咳等不良反應,這對于患者的手術效果較為不利,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情況與預后狀況[5-8]。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72例喉顯微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患者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前預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喉顯微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6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26~68歲,平均(47.2±4.3)歲;ASA分級Ⅰ級19例,Ⅱ級17例。研究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27~66歲,平均(47.4±4.2)歲;ASA分級Ⅰ級20例,Ⅱ級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喉顯微手術指征;②患者個人資料完整;③患者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功能障礙者;②認知功能缺失者;③意識紊亂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⑤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⑥血液系統疾病者。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前半小時接受阿托品(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83;批號:1902251)肌內注射,劑量為0.5 mg,并且為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通道,進行復方乳酸鈉靜脈推注。研究組患者在手術前接受右美托咪定(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19;批號:19081431)預注,在術前10 min進行注射,將0.6 μg/kg 右美托咪定與200 ml 生理鹽水混合,并給予患者靜脈注射。
兩組患者的麻醉誘導方式均為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批號:5A190912)與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批號:90A06151)聯合誘導,其中,丙泊酚的劑量為2 μg/kg,方式為靜脈輸注,瑞芬太尼的用量為0.5 μg/kg。待患者的意識完全消失之后,可以進行手術,并且結合患者術中的情況,對丙泊酚的使用量進行適當的追加。如果患者的心率低于50次/min,可以追加0.5 mg 阿托品,如果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水平較低,可以選擇10 mg 麻黃堿(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12;批號:180305-1)進行給藥。兩組患者的手術結束后,均注射5 mg 地塞米松。
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麻醉之后不同時間段的心率與平均動脈壓情況,包括麻醉前(正式接受麻醉前半小時)、麻醉誘導后、術前5 min 以及手術結束的指標情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咽喉腫痛以及躁動。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麻醉前兩組患者的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誘導后、術前5 min 及手術結束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術前5 min 及手術結束后的心率與麻醉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麻醉誘導后、術前5 min 及手術結束后的心率均低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麻醉前兩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麻醉誘導后、術前5 min 及手術結束后,研究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麻醉誘導后、術前5 min 及手術結束后的平均動脈壓均低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患者麻醉誘導后、術前5 min 及手術結束后的平均動脈壓均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全麻手術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且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為了保證全麻手術的效果,對于麻醉藥物的選擇十分關鍵[9]。在全麻手術麻醉藥物的選擇當中,需要麻醉藥物有更好的麻醉效果與鎮痛、鎮靜效果,并且需要保證患者的應激反應得到較好抑制,還要避免患者感受到疼痛等[10]。在全麻手術當中,喉顯微手術十分常見,而患者手術治療的效果與麻醉的情況存在較為直接的聯系[1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時間點心率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時間點心率的比較(±s)
組別例數 麻醉前 麻醉誘導后 術前5 min 手術結束后t 麻醉誘導后與麻醉P 麻醉誘導后t 術前5 min前比較值與麻醉前比較值與麻醉前比較值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36 36 82.7±4.5 82.6±4.3 0.096 0.924 81.9±2.8 73.4±1.6 15.814 0.000 78.6±2.2 73.1±0.8 14.097 0.000 89.2±3.1 75.1±1.1 25.719 0.000 0.906 12.031 0.368 0.000 4.911 13.032 P 術前5 min與麻醉前比較值0.000 0.000 t 手術結束后與麻醉前比較值7.137 10.139 P 手術結束后與麻醉前比較值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時間點平均動脈壓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時間點平均動脈壓的比較(±s)
組別例數 麻醉前 麻醉誘導后 術前5 min 手術結束后 t 麻醉誘導后P 麻醉誘導后t 術前5 min 與P 術前5 min與麻醉前比較值與麻醉前比較值麻醉前比較值與麻醉前比較值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36 36 83.7±3.5 83.6±3.4 0.123 0.903 87.9±2.1 75.4±1.3 29.716 0.000 88.6±2.8 76.1±1.9 22.165 0.000 91.2±3.7 74.1±2.6 25.452 0.000 6.174 13.516 0.000 0.000 6.559 11.554 0.000 0.000 t 手術結束后與麻醉前比較值8.835 13.317 P 手術結束后與麻醉前比較值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的比較[n(%)]
喉顯微手術的用時相對較短,所以給患者的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患者的麻醉進行快速誘導,并且保證患者在術后較短時間內可以清醒[12]。在臨床中常用的麻醉藥物當中,丙泊酚與芬太尼十分常用,與其它麻醉藥物相比,芬太尼與丙泊酚的起效時間較短,且發揮作用較快,恢復用時也較短[13-14]。但是,在丙泊酚與芬太尼的使用過程當中,很多患者在接受這兩種藥物麻醉后,可能會出現較多類型的不良反應,多為疼痛、躁動與嗆咳等,給患者的病情預后帶來不利影響,一些患者甚至會出現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受到影響的情況[15]。
針對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我院在患者的麻醉當中選擇預注右美托咪定的方式。右美托咪定是一種受體激動劑,在麻醉誘導之前為患者進行預注,可以保證患者的鎮靜、鎮痛效果更好,且催眠效果也會更強[16]。右美托咪定可以對患者的交感神經活動進行更為有效的抑制,并且可以有效預防患者的各類型不良反應。右美托咪定當中含有的α 受體,其親和力比可樂定高出至少8倍。在本研究中,患者在接受右美托咪定注射后,其平均動脈壓與心率情況會處于一個較為平穩的水平當中,且患者的清醒時間會更快,患者停藥后拔管時間更短。在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麻醉當中,進行右美托咪定預注可以保證患者的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腎上腺素(E)水平等處于平穩狀態內,不會給患者帶來異常情況。右美托咪定的相關成分可以對患者的腦干當中藍斑核α2受體產生較為明顯的作用,并且起到較好的催眠與鎮靜效果,也能緩解患者的恐懼感等,并且避免患者出現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情緒等。
本研究中,兩組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分別接受不同方式的麻醉,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接受麻醉后的心率與平均動脈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5.6%,低于對照組的30.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預注對于喉顯微手術治療的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的應用優勢。
綜上所述,患者接受喉顯微手術治療前預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式效果較好,并且避免其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從而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性,這對于患者的手術效果有重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