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新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紀檢監察室,遼寧遼陽 111000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患者對于醫療服務工作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良好的醫德醫風建設已經成為醫院改革的必然趨勢,且建設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醫患之間的關系。醫德醫風建設屬于新形勢下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因素,而面對當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醫院建設需及時抓住機遇,緊跟市場經濟發展的腳步。但在發展中因對醫德醫風建設有所忽略,極易導致多種問題的發生,常見的有醫德標準尚未完善、醫院相關管理體系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腳步以及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醫患糾紛較多等。因此需要對醫德醫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便進一步促進醫務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使醫患關系得到有效改善。同時還要制定合理的醫德標準,建立完善的醫院管理體系,從而進一步促進患者對醫德醫風滿意度的提升。本研究探討新時期醫德醫風建設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醫德醫風建設前在我院工作的54名醫護人員,以及消化內科住院的65例患者,患者中,男33例,女32例;年齡26~71歲,平均(48.3±2.1)歲;病程0.9~5年,平均(5.6±1.8)年;肝硬化20例,膽息肉18例,急性胃潰瘍16例,潰瘍性結腸炎11例。醫護人員中,男23例,女31例;專科18例,本科36例;年齡20~35歲,平均(26.1±1.3)歲。同時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醫德醫風建設后在我院工作的54名醫護人員,以及消化內科住院的6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中,男32例,女33例;年齡26~70歲,平均(48.2±2.2)歲;病程0.8~5年,平均(5.5±1.9)年;肝硬化21例,膽息肉19例,急性胃潰瘍17例,潰瘍性結腸炎8例。醫護人員中,男22例,女32例;???9例,本科35例;年齡21~35歲,平均(26.2±1.2)歲。兩組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醫護人員納入標準:參與此次研究的醫護人員均知情且同意。醫護人員排除標準:①工作年限不足者;②研究期間存在工作變動者?;颊呒{入標準:①患者及其家屬對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②患者精神狀況良好且能主動配合醫生治療;③患者本身具有明顯消化道癥狀?;颊吲懦龢藴剩孩倩颊咭蚱渌膊∫鹣腊Y狀;②患者本身存在嚴重的精神疾病且認知功能存在異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分析制定新時期醫德醫風建設的對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對市場經濟同醫德醫風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行正確認識。當前醫療衛生事業本身不僅存在市場功能,還存在比較鮮明的衛生服務以及社會保障等功能,屬于市場經濟當中具有較強特殊性的一個市場內容,它是法律以及道德經濟的共同體。如果發展中缺乏良好的社會風氣,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轉。因此,醫護人員在注重自身以及經濟利益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責任感,正確認識到醫德醫風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對衛生資源進行合理使用。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發展主要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前提下開始運行的,但是在發展中因政府投入力度較小且衛生事業較快發展等問題,會存在一定的矛盾。因而,國家需要進一步增加對醫療事業的投入力度,使衛生體制得到有效的完善,進而促進醫護人員工資待遇的提升,增強醫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③促進監督制度的健全發展,對醫療事業的實行依法治理。醫德醫風建設屬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當中的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因而需要更加完善的相關制度作為保障,通過制定出的準則以及規章等,對醫護人員工作期間的不良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同時要將醫德醫風加入醫院管理內容當中,并依據醫院當前的現狀對相關準則以及考核制度等進一步完善,同時將醫德醫風建設狀況同員工的年終獎勵以及先進評比等聯系起來,對于收取紅包以及亂收費用藥等不良現象依據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進而有效對醫德進行維護;④將醫德醫風建設同醫院自身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醫院文化建設的重點在于價值觀的養成,而醫德醫風建設同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對于良好價值觀以及利益觀的養成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能夠對是非善惡有正確的認識,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做損害衛生事業利益的事,進而有效維護醫學的圣潔性。同時醫護人員不但要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有效護理,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患者的人格尊嚴進行有效維護,進而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并且要積極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多個方面給予患者引導以及關懷,從而使醫患之間的溝通得到有效加強,有利于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⑤醫院主要領導需要對醫德醫風建設工作負主要責任,盡可能做到一把手抓兩手,而分管下的領導需要抓具體工作,從科學制定有關規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檢查監督并盡快促進各方面工作抓好落實,整個領導班子需要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同時要經常開展醫德教育座談會,使醫護人員的醫德水平不斷提升。
比較醫德醫風建設前后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治療總依從性以及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評分情況。
①護理滿意度。應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分析,滿意:>80分;基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4]。②治療依從性。應用依從性調查表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分析,完全依從(>8 分): 患者能夠完全依據醫生開具的醫囑進行治療;依從(6~8 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明顯增強,但仍舊存在偶爾不遵醫囑的行為;不依從(<6分):患者完全不能依據醫囑進行有效治療,且存在明顯的抗拒心理??傄缽穆剩?)=(完全依從+依從)例數/總例數×100%[6]。③醫德醫風評分。應用醫德考評評分標準對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建設情況進行分析,醫德高尚:95~100分;醫德良好:80~<95分;醫德欠缺:60~<80分;醫德低劣:0~<60分。分數越高,說明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越好[5]。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醫德醫風建設后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建設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醫德醫風建設前后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醫德醫風建設后患者的治療總依從率高于建設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醫德醫風建設前后患者治療總依從性的比較[n(%)]
醫德醫風建設后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評分為(97.3±2.7)分,高于建設前的(86.5±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過去曾有“醫乃仁術”這樣的說法,因而身為醫護人員就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高尚的醫德[7]。而醫德主要是指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所具備的職業品德以及美好的思想品質等,它可有效對醫護人員與患者、醫護人員之間以及醫護人員與社會發展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有效調節;而醫風主要是指醫護人員在工作期間所具備的行業風氣等,它是醫德在工作當中所體現出來的具體內容。對醫護人員進行醫德醫風建設,也就是給予其職業以及思想道德雙重建設,同時也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鍵內容[8-9]。
醫德醫風建設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能力,同時還會對患者所享受到的服務質量也有所影響,而制定出一種比較合理的醫德醫風教育方案對于進一步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關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醫德醫風建設后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及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評分均高于建設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醫德醫風建設后可有效促進醫護人員醫德醫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進而有效增強臨床工作的質量,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明顯增強[10]。經過分析造成上述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為:①醫護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有所欠缺。醫護人員所從事業就是救死扶傷,因而自身需要具備一定的道德素質,但是部分醫護人員的思想缺乏正確認知,使工作過于物質化。這可能同社會上所出現的金錢至上等現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系,而存在的這種想法也可能會影響醫護人員自身的醫風醫德[11-12]。另外,因醫院內部缺乏完善的獎懲以及競爭制度,使部分醫護人員的道德以及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進而丟棄職業素質,沒有實際考慮患者本身的經濟能力而濫收費用、做多項檢查,會在一定程度上抹黑醫護人員的形象,進而降低患者對醫護人員工作的滿意度;②醫療服務過于強調技術性。伴隨著醫療技術的逐漸完善,導致醫療器械在臨床診斷以及治療中的應用愈加廣泛,進而降低了對患者心理方面的指導[13]。大部分患者在患病之后情緒通常不穩定,極易出現負面心理,需要及時對其進行有效引導,但因醫護人員過于強調醫療器械在治療中的作用,對于患者心理以及情緒等方面的變化有所忽視,不利于醫護患之間的和諧共處;③患者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逐漸升高。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患者對于醫療服務所提出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不僅需要較高的醫療技術,還要感受到更加全面的人文關懷體驗等[7-8]。同時,患者自身的維權意識也有一定的提升,如果無法獲得理想的護理服務,會產生埋怨等負面情緒,進而加劇醫護患之間的矛盾。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醫德醫風建設后患者的治療總依從性高于建設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給予醫護人員科學的醫德醫風教育可有效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以及職業道德,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體驗,有利于促進醫護患和諧關系的建立,進而有效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14-15]。
綜上所述,醫德醫風教育活動的開展可有效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的進一步提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