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瀏華 黎 明
1.江西省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江西南昌 330029;2.江西省腫瘤醫院消毒供應室,江西南昌 330029
喉是人體頭頸部重要組成器官之一,喉癌屬頭頸部常見惡性腫瘤,與長期吸入有害氣體、病毒感染、遺傳等因素有關,以聲音嘶啞、咳嗽、喉部異物感為主要表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手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能夠延緩患者生存時間,但手術會破壞患者喉部的正常解剖結構,加之多數患者術后會發生發音功能消失、進食嗆咳等一系列問題,致使患者生活方式、人際交往等發生重大變化,影響患者正常交流功能,患者易出現焦慮、壓抑等負性心理,不利于術后康復[2]。人文關懷護理干預以患者角度出發,依據患者病情及心理需要為其提供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護理服務,以期達到減輕患者疼痛、延緩疾病發展的目的[3-4]。基于此,本研究將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喉癌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1月~2019年11月江西省腫瘤醫院收治的94例喉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7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39~56歲,平均(49.52±4.67)歲;腫瘤分期:Ⅰ期27例,Ⅱ期2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3例;年齡38~58歲,平均(49.83±4.72)歲;腫瘤分期:Ⅰ期28例,Ⅱ期19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喉癌;②患者均行手術治療,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喉癌轉移或復發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本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講解喉癌及手術相關知識,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導患者行咽喉部肌肉鍛煉及發音訓練;每4~6 小時消毒1次內套管,保持呼吸通暢;囑患者戒煙戒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依據患者身體恢復情況逐漸增加活動等。
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①強化人文關懷理念:成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對組內成員進行人文關懷相關知識理念培訓,要求護理人員具備人際溝通技巧,為患者創造充滿理解、支持的康復環境。②術前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性格特征及生活習慣,定期舉辦喉癌關愛活動座談會,鼓勵患者間相互交流,分享康復經驗,讓患者感受到關心及體貼。③術后護理:術后為患者配備寫字板,采用手勢、圖案等方式與文化程度較低患者進行交流;采用絲巾、高領衣物等方式遮蓋手術部位,以改善外貌缺陷;指導患者深呼吸及叩背排痰方式,避免劇烈咳嗽刺激傷口;睡覺前飲用適量牛奶、播放輕音樂以促進睡眠,保證休息充足。④加強社會與心理支持:依據患者性格特點及文化程度,采取針對性心理輔導,耐心解答患者疑問,滿足患者合理身心需求,鼓勵患者家屬及親友給予患者更多關愛與支持。兩組隨訪時間均為30 d。
測評兩組干預前1 d 及干預后7 d 自我護理能力、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①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5](self-care ability measurement scale,ESCA)從健康知識水平(17個條目)、自護概念(8個條目)、自護責任感(6個條目)、自護能力(12個條目)4個項目評價患者自護能力,共43個條目,采用0~4 分5級評分法,分數與自護能力成正比。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患者精神性情感癥狀、精神運動性障礙、焦慮情感癥狀等方面進行評估,共20個項目,采用1~4級評分,總分低于50 分者為正常,評分越低,表示焦慮程度越輕;采用抑郁自評量(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從睡眠障礙、抑郁情感癥狀等方面評估患者抑郁狀態,共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低于53 分者為正常,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③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 (QLQC30)從情緒功能(25個條目)、角色功能(25個條目)、社會功能(25個條目)、軀體功能(25個條目)以及認知能力(25個條目)5個項目評價患者生活質量,采用1~4 分4級評分法,各項目總分10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組間干預前自護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自護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護能力評分均高于干預前,觀察組干預后自護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護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組間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SCA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SCA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自護概念 健康知識水平 自護責任感 自護能力對照組(n=47)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47)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12.64±2.15 20.56±4.38 11.128 0.000 40.53±6.84 50.67±7.58 6.809 0.000 10.36±1.52 17.86±3.64 13.035 0.000 25.68±3.54 30.59±4.21 6.006 0.000 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12.85±2.16 25.67±2.52 26.480 0.000 0.472 0.638 6.933 0.000 42.67±5.36 60.57±3.05 19.899 0.000 1.688 0.095 8.307 0.000 10.82±1.53 20.52±1.35 32.591 0.000 1.462 0.147 4.697 0.000 25.82±3.67 39.57±2.54 21.120 0.000 0.184 0.854 12.521 0.000
組間干預前情緒、軀體功能、認知能力、社會功能及家庭角色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情緒、軀體功能、認知能力、社會功能及家庭角色評分均高于干預前,觀察組干預后情緒、軀體功能、認知能力、社會功能及家庭角色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對照組(n=47)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47)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70.53±8.95 60.21±7.53 6.049 0.000 70.67±9.64 62.84±6.53 4.610 0.000 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69.84±8.67 51.37±5.64 12.242 0.000 0.380 0.705 6.442 0.000 70.26±9.52 50.21±5.37 12.576 0.000 0.208 0.836 10.242 0.000
表3 兩組干預前后QLQ-C30 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干預前后QLQ-C30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情緒 軀體功能 認知能力 社會功能 家庭角色對照組(n=47)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47)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70.68±6.84 85.72±7.68 10.026 0.000 71.53±6.82 90.25±4.51 15.696 0.000 0.603 0.548 3.487 0.001 72.56±6.52 80.97±7.04 6.009 0.000 73.64±6.89 90.32±4.52 13.877 0.000 0.781 0.437 7.662 0.000 71.64±8.53 80.69±9.52 4.854 0.000 72.18±8.64 90.21±4.33 12.790 0.000 0.305 0.761 6.241 0.000 74.68±8.93 83.67±9.10 4.834 0.000 75.50±8.96 90.41±4.36 10.258 0.000 0.444 0.658 4.579 0.000 73.62±7.67 82.50±8.21 5.419 0.000 73.89±7.82 90.23±4.27 12.573 0.000 0.169 0.866 5.727 0.000
長期吸入有害氣體、吸煙等因素會誘發喉癌,目前臨床多以手術治療該病,但手術會破壞患者外部形象,造成發聲障礙,加之術后易發生吞咽功能障礙、切口感染、出血等并發癥,導致多數患者存在嚴重心理障礙[7-8]。軀體功能受損及社會功能的下降,使得患者生理及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生活質量大大降低[9-10]。同時,由于患者從確診至住院時間普遍較短,多數患者對疾病知識及技能缺乏,自我護理意識不強,不利于術后康復。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要求及護理服務質量也不斷提升,以往常規護理以疾病為中心,患者多為被動接受護理干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較弱,并且易忽視患者心理及精神護理,護理質量較低[11-12]。人文關懷是臨床護理的本質,人文關懷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及家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細心的照料,從而利于患者康復。楊曉翠[13]研究予以25例喉癌手術患者人文關懷護理,結果表明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與本研究結果相類似。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自護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護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情緒、軀體功能、認知能力、社會功能及家庭角色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夠提高喉癌手術患者自護能力,改善患者負面心理狀態,促進生活質量提升。原因在于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主動關懷、關心、尊重患者,全面、綜合分析患者身體、生理等狀況,為患者提供日常的疾病護理的同時更加關注患者心理狀況,鼓勵患者正面發泄消極情緒,為患者提供情感及家庭支持,使其身體、心理保持良好狀態,能夠緩解內心焦慮、緊張情緒,保證患者順利回歸家庭及社會[14-15]。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疾病護理中,有效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強化戰勝疾病的信念,進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同時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及自我照護。由于生活質量隨時間、環境變化而變化,還需在今后研究中擴大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以展開進一步深入、全面動態研究。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應用于喉癌手術患者,能夠提高患者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