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明,何俊富(陜西北元集團錦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 神木 719319)
近些年,化工企業發生的安全事故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也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充分重視。習近平同志多次在會議上指出要落實安全生產,進一步深化隱患排查。在政府和化工行業的不懈努力之下,2019 年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數量明顯減少,連續幾年實現“三個下降”,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隱藏的潛在安全隱患并沒有消失,依然要引起警惕。國家也提出了要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體系,目前來看部分化工企業的隱患排查體系建立并不完善,以至于安全工作難以落到實處,存在著安全管理人員缺位或缺失、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隱患排查不夠深入流于形式等問題。本文對化工企業的隱患排查體系的研究可以幫助化工企業建立合理、可行的體系,具有十分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隱患排查體系的建立并落實是杜絕化工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源,通過全員參與,深入開展各類隱患風險的排查,更好地識別風險源,分級排查各種安全隱患,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隱患排查體系的建立并落實可以促進化工生產良好有序發展,持續全面有效的控制安全風險,提升化工企業風險分級管控能力,進一步落實排查責任,提高化工企業員工隱患排查水平,通過對存在較高安全隱患風險的關鍵點進行重新評價并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來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概率,進一步保證化工企業的財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不受損害。
隱患排查項目清單的制定要以符合基礎安全管理要求和風險的控制要求為原則,包含應該排查的所有項目,大體來說分為基礎管理類清單和生產現場類清單。
2.1.1 生產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清單
對生產現場類清單來說,要根據風險管控中各風險點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清單,包括與具體風險點相對應的各種設施設備和作業名稱、應排查的隱患內容、隱患排查的標準、隱患排查的方法等。具體來說生產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清單應對風險點的類型、等級、名稱、責任部門、危險作業步驟、以及相應的管控措施做出說明;同時對隱患排查的強度也做出規定,比如對現場車間級排查強度設定為日常檢查,每小時一次還是每班一次根據化工企業生產特點決定;對現場部門級排查強度設為專業性檢查,每月一次還是每季度一次同樣根據化工企業生產特點決定;對現場企業級排查強度設為綜合性檢查,每周一次、每月一次還是每季度一次同樣由化工企業生產特點決定;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生產過程中的管理制度,如:培訓教育、管理措施、個體防護、應急處置等;第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如防護用品佩戴情況等;第三,開車方案和巡檢方案,如對生產設備、中控設備和輔助設備的運行狀況的檢查等[1]。
2.1.2 基礎管理類安全隱患排查清單
以基礎管理的內容要求為原則定制清單內容,包括基礎管理名稱、排查內容、排查標準和排查方法等。第一,要對生產企業資質證明做出排查說明,如:是否具有營業執照、是否擁有危險化學品安全許可證、危化品登記證、是否擁有備案證明且備案證明是否有效、如果營業執照需要變更是否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進行了變更等;第二,生產企業是否設立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配備了相應的人員,生產企業設置的機構以及配備的人員能否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是否設置了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網絡,責任制是否層層落實等。
化工企業應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并配備相關的人員,并于每年初根據化工企業的生產要求、設備情況等制定年度安全隱患排查計劃,明晰安全隱患排查的要求、類型、相關責任人、頻率等。
化工企業要對安全隱患排查進行劃分。根據排查頻率分為如下幾方面:第一,日排查由各車間和安全管理部門人員負責,由各車間班長協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第二,周排查由各車間主任和安全管理部門主任負責并進行排查;第三,月排查由化工企業領導者帶領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對企業安全情況進行全方面排查。
根據排查內容分為如下方面:第一,對儀表、特種設備、電氣等專業性較強設備的安全隱患排查要由本設備專職管理者協同安全管理人員協同進行;第二,對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方面的安全隱患要由車間專職負責工藝流程的管理者協同安全管理人員協同進行[2];第三,對消防、勞保用品佩戴、治安防控等方面的安全隱患排查要由安全管理部門進行;第四,對于化工企業內的辦公室、人力資源、財務等職能部門來說,其要對本部門轄區內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另外,化工企業的安全隱患排查要形成制度,但又不能過度拘泥于制度,要根據化工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如冬季時,很多設備受到天氣影響,需要更換冬季潤滑油,那么對于安全隱患的排查頻率可以適當提高。對于節假日來說,在生產復工前也要對企業內部的設備、原材料等進行檢查來確保安全性。
檔案工作是安全隱患排查體系不可或缺的基礎內容,其可以更好地促進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進行。檔案工作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生產經營單位資質證照、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培訓相關資料、應急管理預案、安全生產投入臺賬和計劃、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及其組成人員、生產流程規范、生產設施設備管理方案、生產環境危險點說明、消防和救援措施、供電配電設施使用和危險點明細、輔助系統使用和危險點明細[3]等。通過檔案工作可以對安全隱患排查中的不足進行整改和完善。
如果沒有隱患治理工作,整個隱患排查體系就成為了空中樓閣,不能落到實處發揮出應盡的作用。在安全管理部門和各生產、職能部門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填寫隱患排查記錄后,要通報隱患信息并下發隱患整改通知,由負責隱患整改部門接收并治理。隱患整改完畢后要將整改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合格后本次隱患排查整改才能結束。
要真正使化工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效果落到實處,除了完整體系的建立還要加大安全隱患排查的執行力。當前很多化工企業盡管建立了安全隱患排查體系,但是最終防范安全事故于未然的效果并不好,存在著安全隱患排查不夠深入、排查頻率較低、隱患排查后的整改工作不到位等情況。
化工企業的相關人員要加強對隱患排查的重要性認知,明確安全事故會對企業發展以及員工帶來毀滅性打擊。只有從思想上提高了認識才會在工作中提高效率,企業要加強對員工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對安全隱患的排查不能浮于表面,一旦發現了哪里存在隱患,不能就只整改哪里,要對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深入分析,此處隱患的形成時間、可能對其余設備以及生產活動的影響,之后以發現的隱患為出發點再進行深入排查,避免重復出現同一問題[4]。對隱患排查要分級分層進行,針對不同等級的隱患要采用不同的排查方法。充分利用好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和臺賬,對隱患排查責任人、隱患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整改效果進行明確,并配以本人簽名,形成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的閉環管理,真正使安全隱患排查收到實效。另外,要做好隱患排查和整改記錄,做好記錄不僅可以體現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成果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隱患排查的工作效果,認真填寫隱患排查記錄表和整改臺賬,并把記錄表和績效掛鉤來提高相關人員對記錄的重視度。
一方面隱患整改通知單制定要規范,落實責任人、整改期限和措施。在進行整改工作時,相關人員要嚴格按照通知單要求進行整改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并將整改結果反饋給相關部門和人員。另一方面對整改工作也要留有記錄,既要落實整改要求又要記錄好整改措施、人員等,確保隱患整改臺賬的有效性。整改措施要詳細,責任人不能代簽,嚴格落實“誰整改誰負責”,形成閉合式隱患排查整改管理。
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可以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也是響應國家關于安全生產要求的重要環節。化工企業作為高危險性生產企業更要充分重視此項工作,建立健全隱患排查體系并嚴格執行。本文對安全隱患排查體系的建立提出了要制定隱患排查項目清單、制定安全隱患排查計劃、明確安全隱患排查內容、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檔案工作、建立隱患治理體系等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