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煒利 陳心燕 汪子楦 喬欣 吳南
時代賦予媒體行業新的發展格局,媒體融合給從業者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甬派客戶端作為媒體轉型的先行者,在原有的基礎上找準新方向,成為城市型融媒體創新發展的一個現象級成功樣板。但是,筆者從多方面觀察發現,甬派對大學生群體的關注較少。因此,本文從甬派客戶端的發展歷程和自身特點出發,分析了甬派層面和大學生層面出現的相互認同度低的問題。
甬派新聞客戶端發展歷程概述
甬派是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根據中央、省市委關于“一市一端”的要求,做大做強移動互聯網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主陣地、有效占領移動互聯網新興陣地的拳頭產品,是改革融合發展的第一炮。自2015年上線起,堅持打造“新聞派、服務派、福利派”的城市型移動新媒體樣板,堅持“新聞為王,服務為本”的發展理念。2016年1月8日,甬派APP2.0版本上線。從2016年-2019年,甬派不斷提高自身發展水平并創新發展模式,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至2019年初,甬派用戶已突破300萬人,用戶活躍度也穩定于25%至30%。
甬派新聞客戶端自身特點分析
發展定位層面
第一,發展目標明確,影響范圍已擴大到全國。甬派作為媒體轉型先行者,在堅持自身定位的基礎上融合城市地域特色和新媒體特色,促進自身轉型升級,實現了品牌價值最大化,在融媒體發展方面成為現象級成功樣本。
2018年4月,甬派聯合澎湃新聞成立了長三角移動新媒體聯盟,包括26座城市的30家主流移動新媒體;2019年,甬派在北京啟用“長三角移動新媒體聯盟北京演播室”,邀請三省一市的媒體記者聯合采訪。其在新聞資源聯動整合、技術互通等方面建立了常態化協作,順應了媒體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第二,注重技術發展,開展自主研發。寧海傳媒集團的縣級融媒體中心采用了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甬派傳媒的“智派云”中央廚房融媒體平臺。除此之外,甬派還將直播技術、H5技術和AI智能融入新聞報道,豐富新聞報道的內容和形式。甬派新增加的“每天三分鐘,聽小晴播報早新聞”新聞播報,不需要受眾自己去翻閱新聞,通過AI的智能播報,在短時間內就能提取有效信息。這一模式符合如今大部分受眾碎片化閱讀的情況,滿足了受眾短時間獲取關鍵信息的需求。
第三,新聞內容取材立足本土。甬派以寧波地方性信息為基礎,堅持區域性、本土化發展內容,進行本土新聞的搜集、整理和報道,以本土受眾為主,為其提供了解當地資訊的優質服務。例如:甬派APP的市場監管、甬樂幫等版塊,將寧波的市場資源、政務資源等相結合,同時將新媒體的在線服務功能加以運用,讓受眾體驗“一站式服務”。
除此之外,甬派還與寧波報社合作,實行“報網端一體化”,更便捷地獲取寧波熱點新聞,使本土新聞報道更加嚴謹和豐富,兩者的合作也使本地用戶對甬派的信任度提升。
自身運營層面
第一,積極引導用戶參與,擁有一定的服務性和互動性。報道內容需要更多的用戶參與其中,為積極引導用戶參與,需要使報道內容和形式都具有服務性和互動性。甬派客戶端新聞內容與用戶息息相關,因此用戶參與度較高。甬派首推眾籌新聞、開創了移動端政務服務新模式等舉措,在各個方面都體現了甬派的服務性。
第二,重視自身品牌宣傳和推廣。甬派由一開始依賴政府的幫助轉變為利用品牌效應和大眾口碑,巧妙利用了較熱門的傳播媒介進行宣傳。客戶端以“甬派”為名,以“甬”字突出寧波本地的新聞特色,新聞內容集中于黨報和寧波本地新聞,以寧波市民為受眾主體推出寧波地方服務項目,具有極大的品牌效力。在品牌宣傳和推廣的過程中,“甬派”明確自己的受眾和發展目標,打造地方新聞特色,與寧波當地熱點事件、寧波群眾關心重點等緊密聯系。既立足當地又將眼光放至長三角一帶,在不流失原受眾的情況下向外拓展。
甬派和大學生相互
認同度的現存問題分析
甬派層面
第一,甬派對大學生的興趣認識不全面,用戶黏度低。甬派的用戶黏度,在大學生群體中可能稍顯不足,客戶端中大多報道與時政相關,與大學生有關的事件報道較少,并且有較多寧波本地的大學生對甬派并不了解。大學生是新生代,他們對時事熱點關注熱情高于時政新聞,也著重關注與自身相關,聯系較強的事件上。
與澎湃新聞相比,甬派在這一方面稍顯不足。其一,評論區評論內容的質量。甬派客戶端評論區中大多數的用戶評論存在復制粘貼現象。澎湃評論區中卻幾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其二,互動板塊中的用戶參與。甬派的報料區板塊中每位用戶都可在里面報料,但爆料內容更新不及時,缺乏有效互動。而澎湃中的“澎友圈”最頂部借鑒微博熱搜的形式列出了熱議的一些話題,圈中也會有涉及大學生相關的內容,也有資訊觀察員等類似的意見領袖會主動在澎友圈中發起一個熱點話題的投票,積極鼓勵用戶的參與,有效增強用戶黏性。
第二,甬派在設計上缺乏創新,競爭優勢不明顯。在新聞客戶端設計創新方面,甬派的界面與澎湃相比比,都是以白色的背景為基礎,以標題為主題對新聞內容進行依次排列呈現。但是,具體來看,澎湃擁有鮮明的新聞傳播理念:在打開APP時,跳出的“專注時政與思想”文字清晰可見。其界面中,重要新聞信息的標題會置頂,吸引更多關注,并且可以滾動播放,而甬派界面會稍顯空白。在搜索框中,甬派僅僅只有“甬派搜索”,缺乏了搜索框中的熱點推薦。
第三,大學生需求不一,甬派對此有所忽視。在新聞關注度以及新聞偏好方面,大學生對時政新聞的關注度較低。每個大學生的興趣偏好都不一樣,所喜歡的新聞內容呈現方式也應該不一樣。《大學生對甬派客戶端認同度情況調查問卷》中的數據得知,絕大部分的大學生閱讀新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時事,其次則為娛樂休閑,也說明不同大學生對同一事物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大學生層面
大學生獲取熱點信息的途徑多樣化,多為影響力較大的社交軟件,同樣的新聞信息可以從不同的渠道中獲得。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工具由于具有自主性、個性化、及時性等特點,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社交媒體已深刻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更成為了他們獲得多方信息的主要途徑。當代大學生多數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B站、抖音來獲取新聞信息,尤其在這個短平快且碎片化的信息時代里,受眾總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取有效新聞信息。
甬派自身發展定位明確,擁有豐富的媒體發展經驗,在長三角一帶影響范圍較廣。在技術發展方面,甬派有效利用媒體融合技術,重視自身的品牌宣傳。但要進一步擴大新聞影響力,大學生群體受眾是要主抓的一部分。甬派應當在原有自身發展層面上繼續創新內容設計,優化傳播形式,實現新老元素相結合,跳出之前的框架限制,優化為更符合當代大學生新聞獲取途徑的客戶端,從而擴大甬派的影響力。此外,由于監測甬派數據的難度較大,無法準確地得到有關數據,因此在內容上缺乏一定的數據支撐,這有待工作人員進行完善。
(作者單位:浙江萬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