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摘要:基層獸醫治療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常見豬病的治療效果。實際中出現診斷錯誤、用藥錯誤等情況,極大可能延誤病情,造成豬病病情加重,情況嚴重時直接造成病豬死亡。文中分析常見豬病治療為著手點,分析提高基層獸醫治療常見豬病用藥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基層獸醫;常見豬病;用藥策略
基層生豬養殖最為常見的類型就是生豬,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活條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實際養殖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難以避免出現常見豬病,這個過程中基層獸醫用藥合理性起著重要作用。只有合理用藥,才能提高常見豬病治療質量。
1 常見豬病發生機理分析
生豬生存的根本就是環境,環境優劣程度直接影響到畜牧的健康。一旦環境中某種不利因素發生變化,超出機體調節上限,就會打破原有平衡,造成畜牧呈現出病態。其主要原因如下:
1.1 條件性病原
很多幼畜牧體內存在一些致病微生物,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病變。
但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如氣溫突降或途升、運輸、飼料霉變等,造成機體抗病能力下降,短期內無法恢復體內平衡。這是原定居的致病菌趁勢而起,在畜牧體內產生大量毒素,造成畜牧出現疾病癥狀。
1.2 基礎性免疫
當前我國生豬養殖過程已經全面實施基礎免疫很多年,但基礎免疫工作中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體現為劑量不足,因為按照規定防疫收費難度較大,因此防疫人員不愿意增加劑量。
同時,家禽規模養殖戶防疫工作自身開展的,存在免疫程序混亂、多品種混防及超劑量用苗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存在直接影響到免疫效果,一旦遇到同病源侵襲出現發病情況。
2 常見豬病的發病因素
生豬養殖過程中疾病發生的因素可以分成三種,即便人的因素、環境因素及藥物因素,需要分析這些影響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2.1 人的因素
養殖戶管理不到位,生豬養殖時直接傷害動物身體。最常見的就是養殖人員素養偏低,沒有做好飲水與喂食的清潔消毒,直接誘發常見豬病;或沒有及時清理與維護環境,引發環境污染問題。
此外,養殖場選擇場地不到位,缺少完善的配套設施,無法滿足養殖標準,容易形成滋生細菌的環境,畜牧處于這種環境下難免發生疫病情況,直接威脅到養殖戶經濟效益。
2.2 環境因素
生豬養殖過程中動物疾病發生的一大因素就是環境。環境直接影響到畜牧能否健康成長,如果養殖環境存在水污染、空氣污染等情況,影響到畜牧機體健康,制約其正常代謝。
如果畜牧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引發疾病。
2.3 藥物因素
畜牧業迅速發展背景下,很多養殖人員對疾病預防一知半解,雖然有一定防范意識,但大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無法掌握正確的藥物使用方法,實際中存在過量使用、盲目使用等情況,覺得多用藥就能防治疾病。
這種方式不但無法達成預防疾病目的,還會讓動物體內產生抗藥性,甚至情況嚴重時出現副作用,繼而誘發其他類型疾病。
3 基層獸醫治療常見豬病用藥策略
3.1 準確分析病因
對于常見豬病的治療,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找準病因,如此才能根據實際開展后續一些列的治療和用藥等工作。所以,基層獸醫對于常見豬病的治療一定要針對其發病原因展開具體分析和查找,根據實際開展治療,切忌不做分析和調查,盲目用藥,從而出現誤診誤治等危險情況。這不僅是對自身工作的不負責,也是對相信自己的養殖戶不負責,辜負他們的信任。
因此,在具體治療時,基層獸醫首先要根據豬病所表現出的狀態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尋找傳染源,通過詢問養殖戶、觀察豬日常的飲食、飲水等,盡可能找出真正令豬患病的原因。然后,再根據實際觀察豬病的狀況,包括病情變化、臨床表現等,全面觀察,綜合考慮,進而對豬病具體病情進行初步判定。若條件支持,可以對豬病相應資料進行整理和提取,送至實驗室進行更加細致的檢查和分析,對豬病的具體類型進行更加準確的判定,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展開治療,做到用藥合理,治療及時,盡可能減少誤診誤治等情況的發生,降低不必要和損失。
3.2 規范給藥途徑及劑量
在常見豬病治療中,給藥途徑的選取對于病豬的治療起到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保證給藥途徑正確、合適,才能確保藥效的發揮,保證治療效果。一般情況下,基層獸醫對于常見豬病的治療在給藥方式的選擇上最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肌肉注射,這種比較方便;另一種是靜脈注射,相對比較困難和麻煩。但也有一些較為特殊的豬病,比如腸道感染病,需要采用口服給藥的方式進行治療;再如外部寄生蟲病,在治療時則需要在患處涂抹一些膏藥。另外,在常見豬病治療中,除了要注意給藥途徑外,所使用的藥物的劑量也會對豬病治療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比如,若給藥劑量過大,超過豬本身所能承受的量,不僅會產生副作用,嚴重者還可能造成病豬直接死亡;而給藥劑量較小,會出現治療效果不明顯,嚴重者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豬病加重,影響后續治療效果等等。因此,基層獸醫在針對常見豬病進行治療時,一定要根據其具體類型以及輕重程度,對給藥方式以及藥劑藥量進行合理選擇和控制,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藥效,提升治療的效果,并且減少藥物副作用,降低對病豬機體的傷害,加快其康復速度。
3.3 禁藥和配伍禁忌
合理用藥是防治生豬疾病的重要措施,對于生豬疾病可采用口服或鼻內接種的方式。一般而言,按照生豬的體重進行疫苗的接種量選擇,當生豬體重在10~25kg 時可接種1ml;25~50kg的生豬接種量為2ml;體重在50kg以上的接重量為4ml。由于妊娠母豬或仔豬抵抗力稍弱,因此建議選擇鼻內接種,其接種量控制在1ml左右,這樣能夠對常見病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同時也能減少其患病概率。在提供營養平衡的優質飼料同時,飼料中添加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可改善生豬腸道有益菌群,抑制有害病原菌,同時減少豬舍氨味,改善豬舍環境,降低傳染性胃腸炎發生。在對常見豬病治療過程中,基層獸醫除了要保障豬病得以有效治愈外,還要最大限度減少治療藥物在病豬體內的殘留,以此來保障豬肉制品食用的安全性。在實際治療工作中,基層獸醫要秉持安全用藥的基本原則,治療中運用到的所有藥物必須經過 GSP 認證,并且具有生產批號和生產許可證,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是過期失效獸藥,以此來減少病豬體內藥物殘留,保障豬肉制品質量安全。
除了要注重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外,基層獸醫在治療常見豬病過程中,還必須注意藥物搭配的配伍禁忌。因為許多藥物在單獨使用時,可以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一旦復合使用,不僅會導致藥效大大折扣,而且極易由此產生毒性。例如,葡萄糖溶液就不能與磺胺嘧啶藥物配合使用,光譜類抗生素不能三種以上同時使用,因為這樣不僅也無法起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反而會使病豬機體免疫功能紊亂。
3.4 預見不良反應及療效
基層獸醫只有儲備充足的毒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知識,擁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才能構建完善的常見豬病治療體系,切實提高常見豬病治療效果。在對病豬用藥時,基層獸醫要提前預見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療效,從而謹慎用藥、合理搭配藥物,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用藥的科學性,確保常見豬病得以有效治愈。
基層獸醫專業素質的高低,對于常見豬病治療效果起著決定性影響,因此畜牧獸醫部門必須對基層獸醫加強管理培訓。一方面,畜牧獸醫部門要構建完善的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使基層獸醫明確自身工作的職責,感受自身工作的使命,從而在之后工作中更具工作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畜牧獸醫部門要定期開展講座、培訓,向基層獸醫傳授毒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知識,分享常見生豬疫病用藥常識,以此來提高基層獸醫的專業素養,確保常見豬病治療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5 配合優化養殖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生豬養殖場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因此存在著管理方式粗獷、不符合規范的現象,這也為疫病傳播埋下了隱患,為了更好對抗常見疾病,需要建立疾病防控體系。首先,生豬養殖場需制定標準的工作流程,并督促相關人員在工作中保持科學嚴謹的態度面對疾病,預防工作要有序地開展。
其次,要充分發揮養殖人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對工作流程的監管以及定期巡查,建議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對于豬舍內的情況進行24h實時監控,并及時上報信息。由于常見疾病在季節交替中較為多發,因此要注重豬舍內的環境,并做好相關的通風、消毒工作。建議養殖戶每天定期對豬舍內的衛生進行清掃,尤其對于生豬的糞便要及時清理,防止病毒通過糞便傳播,控制好豬舍內的溫度,每天保證通風4h以上。另外,養殖人員要定期對豬內舍欄進行消毒,尤其在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對進出豬舍的工作人員也要進行殺毒滅菌,為生豬飼養提供健康良好的環境。
4 結語
基層獸醫治療常見豬病的基礎就是科學用藥,需要基層獸醫正確診斷常見豬病,分析豬病出現的原因,判斷豬病類型,依據病癥選擇合適藥物。臨床用藥時要依據疾病類型,選擇藥物類型與劑量,注意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提高臨床治療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星彥.基層獸醫在常見豬病治療中用藥常識探討[J].吉林畜牧獸醫,2021,42(2):14.
[2] 雷變蘭.基層獸醫治療常見豬病用藥探討[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12):73-74.
[3] 李錦晶.基層獸醫在常見豬病治療中用藥常識探討[J].畜禽業,2020,31(8):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