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河南省林州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56550
1.1 影響大豬呼吸道疾病在每年都會大規模的暴發,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尤其在季節交換時期的發病率比較高,死亡率也較高,生豬的大量死亡,也會造成大規模的傳染,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2 病因多豬呼吸道疾病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病毒性因素和細菌性因素,也有寄生蟲因素的影響。如流感病毒、多殺性巴氏桿菌和副豬嗜血桿菌都會造成豬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1.3 原發性和繼發性感染共存研究顯示,在生豬養殖業發展中的原發性感染比較多見,造成豬只抵抗力下降,從而侵害機體。如果發生繼發感染,危害則更加嚴重,造成豬只的大量死亡,引發繼發性感染的病菌有豬肺疫和副豬嗜血桿菌等,應該加強預防工作。
1.4 環境和管理因素豬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應激反應,也會導致豬呼吸道方面的疾病。舉例而言,將不同地方引進的豬種混合飼養,或者豬場的溫度變化比較大都會造成豬呼吸道疾病的出現。此外,養殖環境差也會造成豬只的抵抗力下降,從而造成疾病的傳播和蔓延。
2.1 采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2.1.1 做好養豬場的清潔衛生管理工首先,定期清理豬舍內的糞便,及時清掃沖洗欄面,保持圈舍的干凈衛生。其次,還應該定期清理料槽和水槽,每天檢查飼料是否有剩余,保證飲水的干凈。最后,做好獸醫室和飼料倉庫的衛生清潔管理工作。此外,應該保證辦公區域內的衛生條件。
2.1.2 執行消毒制度養豬場必須制定科學和規范的消毒制度,合理的選擇消毒藥品的品種和濃度的配比,科學控制消毒的時間,對豬舍、豬群和運輸車輛等都要進行全方位的消毒,保障消毒不留死角,有效的降低病原微生物對豬只的侵害。此外,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情況選擇每個月消毒的次數,對外來的車輛要也進行嚴格的消毒,需要定期更換消毒劑,避免病毒和細菌產生耐藥性。
2.1.3 堅持隔離制度首先,人員的隔離。在規模化養豬場中,養殖人員盡量避免和外界人員接觸,保證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養殖人員進入養殖場之前需要消毒,穿著專用的工作服和鞋進場。其次,對豬只的隔離。從外地引進回來的豬和后備豬必須進行隔離飼養,時間為4 ~5 周比較適合,檢疫合格之后才能混合飼養。最后,動物隔離,嚴格禁止外面的犬和貓類等動物進入到養殖場和生產區。
2.1.4 及時淘汰病豬對治療沒有效果的患病豬采取及時淘汰的措施,避免疫病進一步傳播。
2.1.5 做好疫情的監測和抗體檢測首先,對病原的檢測。通過檢測病原能夠發現豬群內是否感染病毒。其次,抗體監測。可以每3 ~4 個月檢查1 次,檢查豬群抗體水平是否均衡。最后,臨床檢疫檢驗。該種手段能夠了解豬群的健康情況,通過觀察豬只的精神、行為和食欲等癥狀來判斷豬只的健康情況。
2.1.6 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對病死豬采取無害化處理的措施,堅決杜絕病死豬流入市場或者亂拋亂扔的行為。此外,可以采取生物發酵法處理。
2.1.7 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對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我國生豬養殖業的生態化發展。此外,建立糞污處理池,采取厭氧好氧等處理措施,并且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污水處理。
2.1.8 控制傳染媒介的危害呼吸道系統疾病的流行和發生與傳染媒介有直接的關系,為此,應該安裝防鳥網罩,采取定期的滅鼠和滅紋措施,禁止養豬場內養貓和養狗,同時定期驅除寄生蟲。
2.2 科學喂養首先,為豬只提供健康優質的飼料,提高豬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豬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其次,結合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職位是不同的配方和營養的全價飼料,在更換飼料的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豬只發生應激反應。每天要觀察豬只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異常,采取早預防、早隔離和治療的措施。
2.3 預防保健和治療措施首先,選擇疫苗免疫,通過主動免疫的方式能夠增加豬只體內的抗體,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的危害。在選擇疫苗的過程中,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并且按照說明書進行正確的免疫注射,合理控制注射量。其次,預防保健措施。應該加強對動物的預防保健工作,提高豬只體內的免疫力,從而抵御疾病的侵襲,可以使用黃芪多糖和甘草酸等保健劑。最后,選擇正確的治療措施。根據豬只病情選擇對因、對癥的藥物。此外,要防止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