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軍/內蒙古開魯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28400
為掌握S2 株布魯氏菌活疫苗對羊群的免疫效果,我市在開魯縣他拉干水庫牧鋪試驗點(存欄羊187 只)進行免疫效果試驗,設定試驗時間為2012年9 月25 日至2013 年3 月25 日。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1 疫苗豬S2 株布魯氏菌活疫苗(批號1207003),購置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每瓶含布魯氏菌活菌8000 億CFU,用涼水稀釋疫苗,每只羊灌服劑量100 億CFU。
1.2 試劑布病虎紅平板凝集抗原:批號201204;布病試管凝集抗原:批號201201;標準陰陽性血清批號201101,2009-1 均購置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1.3 試驗方法免疫前采血,做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剔除陽性畜。選擇100 只陰性羊分三組免疫,A 組1-35 號(每頭灌服100 億CFU);B 組36-70 號(每頭灌服200 億CFU);C 組71-100 號(每頭灌服100 億CFU),于免疫21 天時追加免疫100 億CFU。
1.4 疫苗免疫效果測定口服疫苗后21d、60d、90d、120d、150d 采 血檢測免疫抗體的長效動態。依據GB/T18646-2002 標準檢測(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和試管凝集試驗)檢測血清中的抗體水平。
2.1 疫苗的安全性三組羊群接種疫苗后,均未觀察到疫苗接種反應,表明S2 株布魯氏菌活疫苗按照試驗設計方法口服接種后是安全的。
2.2 疫苗接種后的血清抗體水平見表1
2.3 試驗結論試驗結果表明,接種疫苗21d 時,A 組免疫羊血清抗體的陽轉率達到34%;B 組免疫羊血清抗體的陽轉率達到65%;C 組免疫羊血清抗體的陽轉率達到43%。免疫60d、90d、120d 時,B 組血清抗體水平呈緩慢下降趨勢;A 組、C 組較B 組血清抗體水平下降較快。采用正常劑量和加強劑量免疫羊血清抗體的陽轉率明顯低于加倍劑量免疫羊的血清抗體的陽轉率。

表1 免疫接種后血清抗體水平檢測表
3.1 建立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防控機制。布病的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只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與配合,才能做好布病的防控工作。
3.2 調整布病防控戰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加大、牲畜交易頻繁。單純的局部控制意義不大。必須統一籌劃、統一方案、統一行動。財政部門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衛生部門要做好人間疫情監測,畜牧部門要做好畜間疫情監測,對染疫牲畜進行徹底凈化撲殺,消滅傳染源。同時實行嚴格的檢疫制度確保外疫不流入,內疫不發生。
3.3 組織發動農牧民自覺參與布病控制工作各級政府、畜牧、衛生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把防治布病的知識傳播給農牧民教育農牧民對患布病的牲畜不私宰、不買賣、不轉運、不食用染疫畜、病死畜和不明死因畜。尤其在春季產犢、產羔時節,要做好個人防護和消毒隔離工作。
3.4 提高防疫人員福利待遇隨著牲畜流動越來越頻繁,防疫人員在防疫工作中接觸人畜共患病的風險越來越大。特別是布魯氏桿菌病(布病)更為嚴重,已經影響到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更好發展牲畜業,提高防疫人員的待遇是保障防疫隊伍穩定的基礎,切實提高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已經感染布病獸醫人員按照職業病給予相應待遇。對村級防疫員給予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減輕他們的后顧之憂。
3.5 做好人間布病的治療工作醫療衛生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現有的布病患者積極施行救助和治療。要科學合理用藥。全程、足量、及時治療,努力提高急性期治愈率,最大限度的減輕農牧民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