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 沈良琪/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畜牧獸醫站 225600
如皋市江安鎮畜禽糞污治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由如皋市江安動物醫院為班底組織建立,以如皋市江勝沼氣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勝沼氣)為基地。現有糞污處理運輸車10 輛(其中服務中心4 輛,規模養殖場2 輛,動物醫院2 輛,社會人士2 輛)。擁有成員13 人(其中動物醫院8 人,規模養殖場2 人,沼氣發電企業2 人,社會人士1 人)。
治理中心目前對接欄存20 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135 家、生豬欄存2.2 萬頭,覆蓋面達88%,蛋禽40 萬羽,服務覆蓋100%,江安鎮范圍內做到資源化利用全覆蓋。對接的種植戶95 戶。對接稻麥面積7600 畝,苗木面積6810畝、果疏面積1230 畝,合計15640 畝。此外還設立了財務管理、服務監督、崗位責任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覆蓋全鎮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中心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收益,誰買單”的原則,結合目前江安生豬恢復生產、畜禽糞污治理網格化的工作目標,堅持高標準建設、精心組織、有償服務、引導對接、信息公開,資源共享,以問題為導向,規范生產,及時解決供需矛盾。中心堅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寬松整合隊伍,最大限度地為種養結合服務,實現最大限度的養殖污染資源化利用。
服務中心負責養殖環節糞污轉運及處理,推廣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工作。動物醫院防疫員在做日常防疫工作的同時,負責村居范圍內的糞污處理資源化利用宣傳、監管職責,負責養殖糞污的清運、處理及沼液噴施工作,排查責任片區范圍內的各養殖場的養殖動態情況,承擔網格員的職責。
3.1 服務模式中心在全鎮范圍內廣泛宣傳發動,推行健康養殖,崇尚綠色生態發展的模式,中心安排15 名防疫員對接責任片區的養殖情況,獸醫站3名監管人員進行指導并對規模場實施動態監管,將糞污資源化利用任務明確到具體人員。
3.2 收費情況服務中心接到有糞污待處理需求的信息后,在48h 內由江勝沼氣安排車輛將畜禽糞污運回處理,正常情況下按25 ~30 元/噸收取處理費,中小場(戶)根據實際里程而定,規模養殖場一般根據上年欄存數30 元/頭打包結算;沼液還田提供給種植大戶,如稻麥田、特色種植、蔬菜基地、綠化苗木園等,使種養循環無縫對接。(如圖1、2)

圖1 江安鎮糞污治理中心運轉流程圖

圖2 江勝沼氣生物利用運轉模式圖
3.3 服務對象服務中心在與江勝沼氣發電有限公司合作的同時,還代理博益、時來牧業等豬場的沼液對外利用服務,具體運轉服務時實行就近降本原則。
種養循環是促進資源互補和生態利用最為便捷有效的方法,而社會化服務中心則是打通種養循環的“最后一環”。全鎮畜禽養殖場(戶)通過社會化服務中心,與苗木基地、家庭農場等實行對接,糞肥需求市場廣闊、利用積極性高,解決了種養兩端的難題。江安鎮的社會化服務模式是適應江安鎮實情的,是具有長期生命力的模式。
4.1 養殖場戶定心相比部分地區“一刀切”的禁養政策,江安鎮明確只要達標準、不排污、全利用,就可以“敞開”養豬。養殖場戶在支付一定的糞污收集轉運服務費后,可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養好豬、防好疫、賣好價上來。
4.2 種植戶開心畜禽糞肥還田利用后,種出的產品品相更好了、產量增加了,同時土壤有機質也提升了。據不完全統計,施用畜禽糞肥后,種植戶每畝減少農本支出60 ~80 元,化肥使用整體減量在70%左右,糧食、果蔬能有效增產。
4.3 農村環境更美著力就地就近還田利用,探索市場化運行模式,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水平。
4.4 社會更和諧通過糞污治理服務中心建立并有效運轉以來,未發現露天糞坑和直排、未發現關于養殖源污染的舉報,鄉村民風進一步融洽。
江安是典型的高沙土地區,我們要發揚老一輩的“治沙”精神,要有與高沙一戰到底的勇氣和決心,要有戰之定勝的方法和舉措。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是切實可行和最佳推廣模式,作為當代農業人,我們責無旁貸。而服務中心這支隊伍更要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為共建環境優美、碧水藍天的“五彩”新江安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