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濤/江蘇省豐縣農村農業局 221713
董志剛/武漢紐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30040
豬呼吸道綜合征(PRDC)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豬呼吸道疾病,目前在生豬養殖中已成為常見、多發疾病。豬呼吸道綜合征(PRDC)包括原發性感染疾病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豬偽狂犬病病毒、豬流感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如豬氣喘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和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繼發感染疾病包括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副傷寒、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由于呼吸道綜合征病情復雜、病因繁多,給診療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用藥單一,治療效果往往不是很明顯。
2.1 呼吸道綜合征發病因素分析該病雖然是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及氣候多變的早春多發。特別是北方大部分地區,到了冬春季節,外界氣溫低,需要關閉門窗進行保溫,這樣,一般條件的豬場就難以平衡通風與保溫的關系。通風過量,導致豬群受到風寒,出現感冒進而發生發燒,流鼻涕等癥狀,治療不及時就會繼發感染病毒或者細菌性疾病導致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冬季的保溫過度,缺乏通風,又會導致舍內空氣污濁,氨氣硫化氫等問題嚴重,呼吸道黏膜收到損傷,引起咳嗽和氣喘,進而感染發生病毒性疾病或細菌性疾病,同樣會引起呼吸道綜合征;另外,飼養密度過大,不同日齡混群飼養,環境衛生差,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轉群、長途運輸以及其它可能性引起應激反應的因素等,均可促使該病的發生與流行。
2.2 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病日齡及死亡率該病多發生于多發生與5 ~12周齡的保育豬,有時也發生于1 ~3 周齡的哺乳仔豬,最普遍的是10 ~20 周齡的育肥豬。發病率為25%~60%,病死率為5%~10%,日齡越小病死率越高。
2.3 呼吸道綜合征的臨床癥狀體溫升高,食欲下降或廢絕。呼吸困難,咳嗽,喘氣,腹式呼吸。眼結膜發炎,眼內分泌物增多,流淚,有時眼臉水腫。有時腹瀉,喜堆臥在一起,生長緩慢,消瘦,死亡率升高。懷孕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返情率增高。
2.4 呼吸道綜合征的剖檢變化剖檢變化主要表現肺炎、胸膜炎和心包炎。肺部實質性病變、出血、黏連、水腫,肺門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的胸腔和腹腔內有許多纖維蛋白滲出,并造成黏連,少數病例可見肝臟腫大、出血,腎臟有出血病變。
搞好生物安全,建立以管理為核心的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定期進行血清學監測。加強豬場管理等,重點做好保育舍、產房保溫工作,縮小溫差。營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豬的抗病力,特別是發病過程中,由于采食量減少,使得免疫系統的發育受到影響。作好豬瘟、豬偽狂犬病、圓環、豬氣喘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萎縮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種工作。藥物的使用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由于豬呼吸道綜合征(PRDC)往往是多種疾病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對單一的抗生素不能完全對所有的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必須采用聯合用藥來預防和治療。常用的針對性藥物有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多西環素。以上3 種藥物之間可相互組合,具有擴大抗菌譜和協同增效的作用。考慮到該病會破壞免疫系統,同時添加黃連解毒散、扶正解毒散、清瘟敗毒散等抗毒增免中藥散劑,預防和治療效果會更好些。添加劑量一般按照每噸飼料添加10%氟苯尼考1kg、20%替米考 星1.5 ~2kg、10% 多 西 環 素2kg,添加時間不宜少于7d,一般10 ~15d為好。
對一些病情嚴重、食欲廢絕的豬,可使用雙黃連注射液0.1mL/kg+氟苯尼考15-20mg/kg,肌肉注射,1 次/d,連用3d。還可以使用銀黃提取物注射液0.1mL/kg+ 頭孢噻呋3mg/kg, 肌肉注射,1 次/d,連用3d。板藍根注射液0.1mL/kg+長效土霉素注射液10-20mg/kg,肌肉注射,1 次/d,連用3d。
對有些發燒的病豬,在以上三種治療方案中可加入柴胡注射液5 ~10mL,療效更佳。
導致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病原體復雜多樣,要徹底清除現階段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早期藥物預防保健,將會得到進一步控制。
首先,保護呼吸道三大屏障不受侵害,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預防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其次,控制好易發呼吸道疫病的原發病原:藍耳病,圓環病毒,支原體等。最后,若呼吸道綜合征常發或較為嚴重的豬場,則在保育豬第2 周注射20%長效土霉素0.3mL、生長豬第10 周和第17 周齡時按照說明書劑量添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制劑進行預防保健,以摧毀影響豬發病的“18周齡墻”。此舉對豬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和流行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