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海/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畜牧站 353200
蛋雞在養殖過程中,支原體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種類。這些疾病本身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在發生之后會對蛋雞養殖造成嚴重的影響。本文將就當前蛋雞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進行研究,對其診斷和防治進行分析
蛋雞在養殖過程中不同生長階段都有可能發生支原體病。從發病情況而言,孵育后1 ~2 個月的雛雞發病率較高。這主要是由于雛雞本身抵抗力較弱,在受到病菌侵襲之后就會很快發病,同時在短時間內出現死亡等情況。此外,相關數據顯示火雞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蛋雞種類的發病率。攜帶有致病菌的蛋雞和已經表現出發病癥狀的蛋雞都可能作為傳染源造成該疾病的大面積傳播。
通過調查后發現,蛋雞在發病后會出現咳嗽、打噴嚏、口鼻呼吸等情況。在夜晚病雞的叫聲中會聽到明顯的氣管啰音。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病雞會表現出明顯的關節病變,有時甚至會行走困難。在發病后期,病雞會出現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情況,同時產蛋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明顯下降,最終會出現窒息死亡的情況。
通過對病死雞進行實驗室檢查可以發現,感染支原體病的蛋雞呼吸道、鼻腔等位置會有明顯的體液外滲。病死蛋雞的呼吸道水腫情況嚴重,喉頭黏膜也有明顯的水腫和充血的情況存在。同時,在檢查過程中還從病死雞的氣管和支氣管中有大量的灰白色粘液。此外,病死雞卵巢受到一定破壞,這也是造成其產蛋量受到影響的重要原因。
支原體疾病雖然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蛋雞呼吸道疾病種類,但是其發病特征于很多呼吸道疾病類似。因此,要確診就需要對病雞進行實驗室解剖檢查、血液檢查以及病原體檢查等。但是,要實現對支原體的分離,對于設備和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在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很難實現這一工作。總之,對于蛋雞支原體病要進行確診,需要多種手段綜合檢查才能實現。
5.1 積極開展科學化養殖管理工作良好的養殖管理是保證蛋雞能夠免受支原體病侵襲的重要途徑。要實現養殖管理效果的提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要積極強化衛生管理工作。養殖環境的衛生較差是造成蛋雞支原體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制定專門的方法措施改善養殖環境的衛生,定期進行清掃、消毒和通風工作。其次,要嚴格限制養殖密度。對于蛋雞養殖而言,單位面積的養殖密度過高就會導致蛋雞出現應激反應,發生各種疾病的幾率也會大幅度提升。而養殖密度過低則會造成空間利用存在問題。最后,要積極強化養殖場所進出車輛和人員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限制外來車輛和人員的進出,另一方面要加強消毒工作,避免外來致病菌的進入。
5.2 強化消毒工作造成蛋雞支原體病出現的致病菌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普通的消毒藥劑即使可實現良好的消毒效果。但是,在開展養殖場所消毒工作過程中要強化管理,一方面要對養殖區域進行全面消毒,尤其是一些邊角區域要進行重點消毒,減少支原體滋生。另一方面對于養殖所用的各種用具,如飲水器、料槽等都需要進行消毒。除了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以外,還可以使用熱水實現消毒的效果。
5.3 采用科學合理的養殖方法現代化的蛋雞養殖方式一般對于養殖場所的布局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要嚴格依照全進全出的方式開展蛋雞管理,另一方面對于不同生長階段的蛋雞要分開飼養,飼養員分棟飼養,做到不交叉,不傳染。在成雞轉欄之后要立即對其開展消毒工作。同時在養殖場所內部要加裝通風換氣裝置,強化空氣的凈化,避免發生支原體空氣傳播。同時要強化飼料的合理配比,在必要時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酒石酸泰樂菌素或者其他類型治療和預防性的藥物,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支原體病的良好預防。
本文通過對蛋雞支原體病的診斷和防治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支原體病是在蛋雞養殖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對于我國蛋雞養殖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因此,在實際開展養殖過程中必須依據疾病的發病規律和特點開展防治工作,才能實現蛋雞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