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國濤/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農牧局 025150
山羊在感染病毒后,該病毒會很罕見地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表現為腦脊髓炎并伴隨著癱瘓癥狀。神經系統一般無肉眼可見病變,嚴重病例在脊髓和腦的白質可出現有數毫米大小的不對稱局灶性褐色或粉紅色腫脹區。感染山羊同樣表現進行性消瘦、戰栗、皮毛干枯,但它們不會發熱、警覺并且通常食欲較好,視力正常。后期可見一肢或數肢麻痹,頭頸歪斜,做游泳狀。起初關節炎癥狀性病變不明顯并且進展較慢,從數月到數年,但在某些情況下病癥可能突然出現并持續存在。關節腫脹、疼痛,尤其腕關節,也包括肘關節,后膝關節,肩關節,球關節和椎骨連接處。寒冷天氣使癥狀加劇,黏液囊和腱鞘增厚、積液并腫大,尤其是寰枕關節。受影響的關節囊進行性增厚導致運動受限和屈曲攣縮。被感染山羊也出現淋巴細胞性乳腺炎以及與感染梅迪維年被圈斯納病毒的綿羊相似的間質性淋巴肺炎。組織病理學主要是非化膿性腦脊髓炎,病灶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且伴有程度不等的髓鞘和腦軟化。關節病變以腕、膝關節部位的損害為主,出現彌散性滑膜炎,其中以跗關節最多發。出現關節周圍組織水腫、纖維增生、腱鞘及關節囊肥厚、關節腔增大、滑液量增多(色變深,常有纖維素塊)、滑膜不規則增厚、關節軟骨色暗或出現局灶性糜爛等,嚴重時可見筋健斷裂,關節結締組織鈣化。組織病理學可見關節囊、腱鞘的慢性炎癥,滑膜細胞生,滑膜腔內纖維素沉積,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浸潤,關節周圍組織廣泛鈣化等[1]。
尸體剖檢,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主要表現為腦白質局灶性軟化,而顯微鏡檢查所見的局灶性單核細胞炎癥和脫髓鞘對于鑒定更加可靠。受影響關節的特征性損傷是增生性滑膜炎;腱鞘和黏液囊以絨毛肥大為特點。滑液細胞增生,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巨噬細胞浸潤。病程進展伴有繼發病變,包括纖維化、壞死、滑液膜礦化以及骨質疏松。淋巴細胞性乳腺炎在感染動物表現為淋巴結增生,伴隨肺淋巴組織增生的慢性間質性肺炎。而急性和嚴重的間質性肺炎很少發生。
山羊關節炎-腦炎病毒特異性抗體可以通過免疫瓊脂擴散、間接免疫熒光或 ELISA 進行檢測,檢測和清除患病動物可以作為該病控制計劃的基礎。對于感染梅迪-維斯納的綿羊,血清反應陽性動物體內存在的前病毒DNA 可通過特異性PCR 實驗得以確認。對于病毒的分離鑒定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病毒分離鑒定法病毒分離鑒定用于病毒分離的材料包括無菌采取的外周血、新鮮乳汁、關節液,將其接種于易感的山羊肺、滑膜、胎羔睪丸或角膜等原代細胞進行培養,通過熒光抗體或酶標抗體染色檢測病毒。
3.2 血清學診斷法血清學診斷CAEV 感染的山羊大多情況下為隱性帶毒,沒有臨床癥狀。最常用的方法是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AGID)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SA)。AGID 特異性和重復性好,易操作,但是由于CAEV與MVV 有較近的親緣關系,兩者有較強的交叉反應。用ELSA 比用AGD 更敏感、更經濟,易進行大規模的血清篩檢。其他的血清學方法有免疫印跡試驗(IB)、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FA)用于檢測血清中的CAEV 抗體。
3.3 PCR 方法PCR 方法可以檢測血清陰性動物組織樣品中的CAEV,對ELSA 檢測結果不確定的樣品,可用PCR 方法作為輔助檢測。
山羊在初生階段通過初乳或乳汁感染山羊關節炎-腦炎病毒。通過將剛出生的羔羊從被感染地移開,給它們提供經56℃加熱1h 的初乳,飼喂巴氏消毒的山羊奶或牛奶,并且將其與感染山羊隔離飼養等措施,新生山羊的感染率可以被減少90%。血清學測試(如AGID)可以用來監測群體狀況。目前對CAEV 尚無有效的藥物和疫苗進行防治。預防本病,主要注意不從有本病的國家或地區引進種山羊,從沒有報道本病的國家引入時一定要嚴格檢疫。將剛出生的羊羔與母羊隔離,飼喂經過巴氏消毒的奶、初乳,或乳的替代物有助于預防感染。對于嚴重的發病,除采取嚴格的檢疫隔離等綜合防治措施外,應當考慮對病羊進行徹底撲殺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