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吉林省畜牧總站 13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結構不斷調整與改革,畜牧產業在發展迅速、發展規模、技術革新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養殖生產效益顯著提高。隨著市場經濟的帶動下,人們對于畜禽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滿足人們基本的肉、蛋、奶需求之外,一些無公害、無殘留、高質量的畜禽產品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中。這就要求企業生產者、加工者和銷售者一定要在各個環節中保證畜禽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是古人流傳的佳話,在當今社會中更是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會所關注的一個問題,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食品安全關系到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社會的公共衛生安全?;诖朔N情況,加快提升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已成為當前畜牧業生產經營的首要目標。畜禽產品生產經營行業雖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但走訪調研時發現依然存在飼養方式落后、動物疫病防控不嚴、獸藥殘留等問題存在。隨著國民對畜產品需求量日益加大,對畜禽產品的質量要求也日益要求嚴格,加強農業供給側改革為突破口,強化相關部門對畜產品安全的監管,引導全社會參與到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建設中來,既能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又能增加畜牧經濟效益,是當前新形勢下的工作重點。
1.1 養殖模式落后,飼養環境不達標雖然我國養殖產業在規?;?、集約化和標準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從總體畜牧業發展情況看,中小型規模的養殖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走訪調研發現,各個地區中小型規模的養殖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著養殖方法簡單、飼料配方單一、養殖設施簡陋、養殖密度較大、糞污處理不達標等問題。調研發現,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郊區存在著一部分生豬養殖戶,養殖數量少則幾十頭多達上百頭,而這些豬主要靠城市餐館中的泔水來進行喂養,再加上這些豬長期生活在一種臟、亂、差的環境中,大大增加了人畜共患傳染的風險。此外,還有一些地區存在著“人—豬”共用廁所的現象,這樣也加大了人畜共患病傳播的危害性。這些不合理的做法,對整個生豬養殖產業產生了威脅。
飼養環境的好壞與群豬的健康也有一定的關系。部分中小型養殖場為了獲取利益最大化,往往不注重豬群的生活環境。糞便不能及時清理或隨意堆積,圈舍內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不能適時調整,為細菌、寄生蟲的滋生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增加了豬群感染疫病的風險。
1.2 藥物使用不合理一些中小型養殖戶企業的管理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科學養殖理念較為淡薄,在生產環境就疏忽了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主要集中表現在獸藥不規范、不合理使用和不按規定執行休藥期。在疾病治療過程中,一些養殖戶往往靠“經驗主義”對于疫苗、藥物的選用不具有針對性,在給藥時不按照說明書的規定劑量和給藥途徑,為了追求治療效果隨意加大使用劑量,使用一種藥物效果不好就更換另一種甚至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尤其表現在抗菌藥和激素類藥物。這樣直接對動物造成了毒副作用反應,造成動物胃腸道有益菌紊亂,也提高了細菌、寄生蟲的耐藥性,還會間接地對人類健康引起危害。此外,還有一些養殖戶在使用抗菌藥或激素類藥物后不執行休藥期規定,造成獸藥殘留問題日益嚴重,嚴重影響了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1.3 飼喂不科學一些養殖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就會給畜禽飼喂一些次等飼料、變質、發霉或受污染的飼料,這些飼料會直接影響畜禽機體健康,勢必會影響肉蛋奶的質量也會下降,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1.4 加工和流通過程中引起畜產品污染畜禽運輸、屠宰及其產品的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與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由必然的關系。走訪調研發現,一些基層屠宰場或多或少存在場地設施簡陋、消毒措施不健全、人員操作不規范、衛生防疫不達標等問題。甚至在肉類加工產品上還存在著使用漂白粉,添加過量色素、防腐劑等問題,這些做法無疑嚴重阻礙了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2.1 嚴格把控飼養環境,提高養殖規范化養殖企業要按照規定建設符合規定的養殖場,對原建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進行及時改造,加強規范化管理。畜禽產品在從養殖一線到餐桌要經過檢疫、屠宰、加工等多個環節,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建立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做到每一個環節都可追溯,記錄畜禽產品從飼養、屠宰、儲藏運輸、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過程。市場監管部門聯合衛生部門要對飯店的泔水要集中管理與處理,禁止將泔水提供給養豬戶,杜絕“垃圾豬”的產生。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部門要定期對養殖場進行監督和檢查,對于出現問題的養殖企業執行“紅黃牌”制度,“黃牌”是警告,“紅牌”是停業整頓。對養殖企業的各個環節都要實行有效監管,從源頭上遏制。
2.2 建立藥物殘留監控體系,規范畜禽養殖用藥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發展,我國建立健全高標準、高要求與世界接軌的畜禽產品質量檢疫體系,加強獸藥、疫苗等生物制品信息網略建設。養殖企業要對使用的獸藥、疫苗按要求進行使用登記并如實上報。各級農業相關部門對所獲得的數據和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畜禽產品藥物殘留監控狀況。
在“無抗減抗替抗”的新背景下,企業、科研院所要大力推廣綠色養殖技術,重點搞好優質畜禽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加強對益生菌、植物精油、酶制劑、中草藥等的研發力度,尋求對不同畜禽的適宜的添加種類和劑量,指導養殖戶生產“綠色”畜禽“物抗”產品,全社會共同努力,積極推行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養殖企業在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指導下要逐步提高用藥的科學性,嚴格實行休藥期制度。積 畜牧獸醫工作者和技術人員要向養殖戶普及相關專業知識,宣傳科學用藥的必要性,執行休藥期的重要性。養殖企業一定要按照說明對畜禽進行給藥,嚴禁使用違禁藥品,對于抗菌藥要謹遵醫囑,不可盲目大劑量使用。
2.3 加強飼料監管,注重科學喂養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飼料生產企業的質量監測,規范養殖戶的飼料使用行為,禁止向飼料中添加違禁添加劑。畜牧獸醫工作者要堅持長期深入基層,開展高效養殖技術的技術宣傳,引導養殖企業提高對飼料營養價值、飼料配比的重視程度,在生產中堅決抵制假冒偽劣飼料,并構建完善的飼料使用登記制度,嚴禁使用過期、發霉、變質的飼料。
在平常的喂養環節中要注意飼料營養的搭配使用,蛋白質飼料、能量飼料、礦物質飼料、維生素飼料要合理搭配,定期定量對畜禽進行飼喂,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益生菌、酶制劑、酸制劑、植物精油或中草藥,提高動物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加機體免疫力。
2.4 加強畜禽產品全產業鏈的監督為保證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部門需要執行嚴格的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制度,堅決打擊私自屠宰違法屠宰的行為。要想加強對畜禽產品各個生產環節的有效監督,就要聯合衛生、工商、農業、環保等各個部門聯手確保各個生產環節達標。對各個環節出現的不合理或非法行為相關部門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懲處,在社會上樹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