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甘肅省康樂縣五戶鄉畜牧獸醫工作站 731500
6 月齡以內的小牛被稱為犢牛。犢牛處于生長的關鍵階段,身體各個器官還有待完善和發展,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出現感冒腹瀉等疾病。為此,應該加強管理措施,提高犢牛免疫力和抵抗力,保證犢牛的健康生長。
做好新生犢牛的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首先,應該及時的清理出生犢牛鼻腔重的粘液,保證犢牛的呼吸順暢,還應該及時的清理掉身體上的黏液,讓母牛能夠舔舐犢牛身上的羊水,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同時能夠幫助母牛更好的排出胎衣。保證母牛更好的恢復。其次,觀察犢牛的臍部是否有血液,如果有血液的話,只使用棉簽及時的消毒止血,保證臍帶干凈,然后使用碘伏涂抹消毒。再次,在寒冷的冬季,應該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犢牛著涼發病。
首先,保證犢牛圈舍的干凈衛生能夠降低疾病的發生,為此,應該定期清理和消毒犢牛舍。其次,如果是奶牛犢牛的話,應該將角去除,目的是防止牛角造成創傷。
初乳對提高犢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很關鍵,犢牛出生之后應該盡量的吃到初乳,保證犢牛的營養全面,提高犢牛的抗病能力。為此,犢牛及時的吃上初乳非常的關鍵。其次,在這飼養的過程中,科學的控制初乳量,不能超過體重的5%,如果能控制2.5kg 內最好。此外,犢牛在出生之后的4 ~6h中如果能夠吃到初乳的話,會從初乳中得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為此,在出生之后的1h 內需要給其補充一定量的初乳,在出生的6 ~8h 內進行第2 次喂養,3 次/d,連續喂養1 周。還應該保證初乳的溫度適合,將加熱到39℃左右比較適合,喂養結束之后及時的清潔奶瓶,避免受到污染。此外,犢牛在出生的4d 可以喂食一些其他的小牛飼料,可以堅持喂食4 個月。在喂養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逐漸減少母乳量,每天的母乳量不能超過體重的10%,采取循序漸進的飼料喂養方式。最后,為促進小牛的生長,應該每天為其提供清潔的飲水。
斷奶犢牛的生長非常的關鍵,在斷奶的過程中,采取措施避免出現應激反應,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的減少哺乳的次數,保證斷奶成功之后犢牛的營養物質能夠跟得上,促進犢牛的健康生長。其次,在斷奶完成的10d 后,要采取隔離飼養的措施,目的是降低犢牛吃奶的欲望,徹底斷奶。需要注意的是,犢牛斷奶之后可能會出現明顯的消瘦癥狀,該癥狀比較常見,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后就會恢復正常。最后,在完成斷奶之后,養殖戶需要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此外,還應該保證犢牛圈舍的干凈衛生。定期清理和消毒牛舍,保證牛舍的通風和光照條件,為犢牛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如果在寒冷的冬季,要做好圈舍的保溫工作,如果在炎熱的夏季,還應該做好犢牛圈舍的降溫工作。
多數情況下,犢牛會受到臍炎和犢牛下痢的威脅。
5.1 臍炎造成該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在臍帶剪斷的過程中沒有對設備進行很好的消毒,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為了治療該病,可以使用抗生素,配合使用一定量的布魯卡因,采取臍帶孔周圍注射的方式。此外,可以使用的消毒針必須清洗干凈和消毒干凈,之后是涂抹碘酊。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話,需要擠出膿液,然后再涂抹碘酊消毒。
5.2 犢牛下痢該病害直接威脅犢牛的生長,發病后的死亡率比較高。犢牛下痢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感染該病之后,直接影響犢牛的胃腸消化功能,也可能引發細菌性的繼發性感染,出現嚴重的腹瀉癥狀。為此,加強對飼養環境的管理非常的關鍵,保證圈舍的干凈衛生。此外,可以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如諾氟沙星,采取口服2 ~3 次/d 的方式,或者使用氯霉素,按照犢牛的體重選擇具體的用量,2~3 次/d。如果犢牛出現脫水癥狀的話,采取對癥治療的措施,給犢牛服用一定量的補液鹽,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綜合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新生犢牛的體質較差,抵抗力較低,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為此,養殖戶采取科學的管理手段能夠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保證犢牛的健康生長,促進我國牛羊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