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明/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南席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 461511
前胃遲緩是反芻動物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該病通常是由飼養管理不當、飼料品種過于單一、品質惡劣或者因繼發其他疾病導致反芻動物前胃神經興奮性降低、瘤胃內容物運動緩慢,因微生物失調而導致大量發酵以及腐敗物質產生的一種疾病。反芻動物的主要癥狀為:反芻減少,腸道蠕動音較弱,次數減少,持續時間縮短。
每天為患病反芻動物肌肉注射15mL 胃動力注射液,連用2d;將10g酒石酸銻鉀溶于2000mL 溫水中,15g魚石脂溶入濃度胃75%的乙醇中,一次性為反芻動物服用100mL,30min 后為反芻動物灌入2400mL 啤酒,幫助其加強蠕動,1 次/d,連續用藥2d;為反芻動物內服30 ~100mL 大黃酊,2 次/d,連續3d;將30g 山楂、澤瀉、厚樸、茯苓、神曲、黨參以及麥芽,25g 甘草以及木香,20g 白術、陳皮、蒼術以及青皮混合后研碎成粉末,加開水為反芻動物沖服,1 次/d,連續用藥3d。
瘤胃積食常發生于舍飼牛羊,主要因過食或者食入大量粗纖維飼料、一膨脹飼料而引起。對患病反芻動物進行觸診,可以發現其瘤胃充滿,內容物堅硬,病畜存在腹瀉癥狀。一些患病反芻動物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脫水以及酸中毒。
對病畜每隔1 ~2h 按摩一次瘤胃,每次10 ~20min,同時采用濃度為1%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反復的導胃以及洗胃,使瘤胃內容物有所減少,避免產氣,恢復瘤胃液pH 值。如果存在呼吸困難有窒息先兆,為病畜緩慢靜注200mL 濃度為3%的雙氧水、2000mL 濃度為25%的葡萄糖溶液以及1000mL 濃度為5%的碳酸氫鈉后洗胃,為了避免繼發感染,2 次/d100 萬單位的慶大霉素,連續3 ~5d,同時為病畜灌服400 ~800g的硫酸鎂以及500 ~1000g 的人工鹽。
將150g 芒硝以及郁金,65g 大黃,45g 花粉,40g 玄參,35g 澤瀉,30g 黃連以及黃芩,25g 黃柏以及雙花,20g黃藥子、連翹以及板藍根,15g 菊花以及甘草加清水煎煮后為病畜灌服,1 次/d,連用3d。
瘤胃鼓氣又被稱為肚脹病,是反芻動物食入了容易發酵的飼草或者誤食霉敗草料而產生大量的氣體,導致其噯氣障礙、氣體積于瘤胃而引起腹痛的一種疾病。病畜左肷部明顯突起。
在病畜一側注射一定劑量的賽力通,另一側肌肉注射100IU 的鏈霉素、400IU 的青霉素,同時輔助加以濃度為10%的氯化鈉靜脈滴入治療。
將80g 萊菔子,40g 烏藥,30g 陳皮、廣藿香以及小茴,25g 梔實,20g 木香加清水煎煮后為病畜灌服,1次/d。另外,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將病牛牽引至坡度為30°的斜坡,使病牛處于前身高、后身低的體位,取一根光滑的木棒,將碾碎的大蒜碎粒涂抹于木棒一頭病置于病畜口中,使病畜不斷舔舐以充分吸收大蒜。
瓣胃阻塞又被稱為瓣胃秘結、百葉干或者第三胃食滯,是由反芻動物長期使用細碎堅實的飼料、混有泥沙的飼草、難以消化的草料、飼養不規范、缺水、運動量不足等引起的疾病。該病常常會導致反芻動物右側腹壁觸診疼痛,瓣胃穿刺不夠順暢,繼發瘤胃積食、前胃遲緩以及發熱等疾病。
在發病初期,將300 ~500g 硫酸鎂或者硫酸鈉加入到500 ~1000mL 的植物油或者1000 ~2000mL 液體石蠟油中后為病畜灌服;在發病中后期,以長針頭向病畜右側7 ~9 肋間肩關節水平線下2cm 處對側肘頭方向刺入6 ~8cm,接著注入油類或者鹽類瀉劑。在反芻動物恢復前胃運動機能前,為其靜脈注射200mL 10%的氯化鈣、500mL 10%的氯化鈉以及10mL 20%的安鈉咖。
將120g 當歸以及大黃,60g 厚樸以及枳實,40g 肉蓯蓉、瞿麥以及黃芩,30g 香附子、番瀉葉、玉片、青皮、陳皮、三菱以及莪術,20g 川芎、木香、桃仁以及甘草,加清水煎煮后為病畜灌服,每隔一天1 次,連續2 ~3 次。
近年來,隨著畜牧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反芻動物各種消化道疾病發病概率逐漸提升。反芻動物消化道疾病具備多樣化的癥狀表現,獸醫工作者需要結合臨床癥狀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養殖戶需要注重對反芻動物的飼養管理、做好其日常疾病監測工作、對飼草料進行妥善的保管、定期為反芻動物投喂健胃助消化的藥物、加強衛生清理以及環境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降低反芻動物消化道疾病可能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