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寧/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28200
李洪杰/內蒙古通遼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 028007
輕癥的腹瀉,表現為幼畜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佳,吃奶或進食的次數減少,排出糞便呈淡黃色、淡灰色粘稠稀便,甚至排出水樣糞便。糞便中有時含有絮狀粘稠夜及血液,有的下排放酸臭氣體。幼畜腹痛發作時,肚腹蜷縮或腹圍膨大,后肢踢腹,不斷起臥。腸蠕動音多增強。
重癥的腹瀉,主要癥狀是不斷排出水樣糞便,有時混有壞死組織片或血液,味道酸臭或腥臭。腸音多亢盛。體溫多升高、脈搏細弱、呼吸增數。全身無力或臥地不起,皮膚失去彈力。四肢發涼,有時出現昏睡,全身痙攣等神經癥狀。
幼畜的消化器官的機能還不完善,適應力差,在外界的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容易發病。
2.1 久臥濕地,腹部受涼或氣溫驟變,受風雪侵襲,全身出汗后被雨淋,或突然飲大量冷,吃霜草或冰凍飼料等,因而影響胃腸的消化機能。
2.2 母畜發情期間,乳汁改變;或母畜乳汁過熱,含有小凝塊;人工哺乳時,乳溫偏高偏低,或不能定時定量。2.3 幼畜啃食糞便、泥土及不良飼草;或胃腸內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副傷寒桿菌),因機體抵抗力減弱而呈現致病作用等。
為了防止幼畜腹瀉,必須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3.1 加強妊畜的飼養管理,喂給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飼料和加強運動,以保證胎兒正常的發育。此外,要在選種選配時避免近親繁殖。
3.2 加強幼畜的飼養管理,防止久臥濕地、夏季防雨澆淋、冬季防露宿等防腹部受涼措施;保持圈舍內衛生,精心飼養,注意草料清潔,固定飼喂順序,定時定量。防止啃吃糞便、垃圾及冰凍、霜草等污染的飼料。人工哺乳時要定時定量,防止乳溫過高過低。在用牛乳或乳粉喂養時,以按乳、水各半的比例,并加適量的白糖,調制后喂給較好。
3.3 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定期以草木灰、生石灰或消毒液進行圈舍消毒。
3.4 當有大批幼畜發生腹瀉時,可對以后出生的新生幼畜,從生后第1d 起,內服黃連素、長效磺胺,土霉素或四環素等1.5 ~2.0g,1 次/d,連續3d。
治療本病的原則是對幼畜進行仔細觀察,發現該癥狀應及時用藥治療。
4.1 抗菌素、磺胺療法抗菌素對本病有較好的效果,通常內服紅霉素、四環素或金霉素1 ~2g。也可以內服黃連素1 ~2g,1 ~2 次/d。
磺胺類藥物可內服磺胺脒2 ~3次/d,長效磺胺1 次/d,每次用量按0.1 ~0.2mL/kg 計算。
4.2 中草藥療法烏梅止瀉散:烏梅47g 姜黃、黃連(或黃柏)、豬苓各6g 共為細末,制成舔劑,每天1付,分2次內服。
幼駒止痢散:黃芩、黃柏、白頭翁各2g,甘草3g, 百草霜1g ,共為細末,用溫水調成糊狀灌服,1 次/d。
4.3 對癥療法對于呈脫水、心力衰竭及中毒嚴重的病畜,必須及時采取強心、補液、解毒等措施。補液可靜脈注射生理鹽水、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液300 ~500mL,根據脫水情況,可輸液2 ~4 次/d。強心劑可用0.5%強爾心液5mL。為了解除酸中毒,宜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液50 ~100mL。有腹痛現象時,可內服顛茄酊5 ~6mL,可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