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陜西省佳縣王家砭鎮農牧技術推廣站 719208
豬腹瀉病多發病于冬末初春時節。在一般情況下,病豬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脫水、嘔吐以及腹瀉不止等癥狀,且排泄物稀薄如水,顏色灰黃。若是因小腸遭受病毒侵襲而引發的病變,病豬的小腸壁就會變薄,布滿黃色液體,淋巴結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水腫現象。有數據顯示,出生10d 左右的幼豬是極易感染病毒腹瀉病的,一旦感染就很難治愈。基于此,在流行該種類型腹瀉病的情況下,要對幼豬實施隔離飼養。而對于哺乳期的仔豬來說,感染腹瀉病后,其典型癥狀為食欲減退、身體消瘦、精神萎靡,且經常性的將身子蜷縮在豬舍內。同時其排泄物也有明顯的腥臭味,且顏色異常,多數情況下為黃、灰、黑三色,身體日漸消瘦。
2.1 對因治療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一旦發現豬可能感染了腹瀉病,在病癥輕微的情況下,要先短時間禁食,之后再進行藥物治療。簡單的來講就是將大黃蘇打片混入到豬飼料中,待豬連續吞食3 ~4d 后,其腹瀉癥狀基本上就會消失。另外,若生豬所患的腹瀉病類型為病毒性腹瀉,就可以注射5mL 的干擾素、15mL 的碳酸氫鈉以及100mL 的葡萄糖生理鹽水(濃度為5%)。在此期間,要想確保仔豬的飲食安全,就要每天對母豬的乳頭進行全面的消毒,也可以用溫水進行沖洗。另外,要為豬提供大量的清潔淡鹽水,以此來不斷提高豬的飲水治療,改善豬的腸道環境,增強豬的胃腸道功能,進而實現消毒目的。
2.2 對癥治療對癥治療就是針對不同類型的腹瀉病,對豬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可以給患病豬注射劑量為5mL的藥物溶液,例如:抗生素、干擾素、地塞米松等。如果患病豬的糞便中帶有血絲,可以在此治療的基礎上注射干擾素、安洛血、治菌黃、地塞米松。而在治療寄生蟲型腹瀉病時,要優先采取驅蟲治療法,首選的驅蟲藥物為百蟲敵。
3.1 做好豬圈的清潔消毒工作第一,要定期清潔生豬的生存環境,使用多種消毒劑對豬圈、豬舍實施輪換消毒,以此來有效預防豬腹瀉病。為了更好地提高大腸桿菌疫苗的作用效果,需要在母豬待產之前的15 ~30d 完成注射,以便對腹瀉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第二,養殖人員也要定期打掃豬舍內的衛生,合理控制豬舍內的溫濕度。尤其是在冬季,會對豬圈的溫度和適度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容易誘發腹瀉病,養殖人員要格外注意豬舍的溫濕度,最佳溫度為22℃~24℃,最佳濕度為60%~66%,另外,還要經常沖洗飲水管道,盡可能減少細菌滋生,確保飲水的安全性。第三,要高度重視仔豬斷奶的監管工作,確保仔豬處于溫暖舒適的環境當中。在正常情況下,仔豬斷奶需要30d 左右。因此,養殖人員就要充分做好這一時期的保溫工作,確保飼料中含有豐富的營養,能夠為仔豬補充適量的蛋白質與稀缺元素。
3.2 加強飼料管理養殖戶在選擇豬飼料時,首先要檢查飼料是否處于保質期內,并且要優先選擇膨化性的飼料。這主要是因為膨化性飼料可以幫助豬進行更好的消化與吸收。其次,要采用科學的飼養方法,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飼料與藥物的配比,同時也需要養殖人員根據仔豬的年齡來科學搭配飼料,確保仔豬可以健康生長,提高仔豬的養殖與培育效率。
3.3 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在豬腹瀉病的防治工作中,要始終遵守“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豬的日常管理力度。一方面,養殖人員要認真觀察與記錄生豬的實際生長情況,嚴格落實清潔消毒措施,合理規劃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豬腹瀉病的防治效果。另外,在疫病的防控方面,養殖人員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此來避免疫情的快速蔓延。另一方面,要對豬的糞便實施無害化處理,使用過氧乙酸噴霧與聚維酮碘進行輪換噴灑消毒。另外,也可以取1000g 水與1000g白醋進行充分的混合,將其倒入電飯煲內進行熏蒸。
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生豬養殖戶要想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目標,就要高度重視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別是要做好腹瀉病的診斷、治療與防控等多個方面的準備,以便養殖人員可以從容應對豬腹瀉病的發生,及時止損。與此同時,養殖人員要進一步強化生豬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飼料管理,以此來有效防治疫病的傳播,確保生豬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