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博 凌麗君 汪澤宇 陳堅*
1.廣東永順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511356
2.江西省彭澤縣浪溪鎮政府 332700
3.江西省九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332000
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造成產床哺乳仔豬和斷奶后各個階段的豬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之一,其癥狀表現是嘔吐、水樣腹瀉、脫水,豬傳染性胃腸炎癥狀和PED癥狀類似。冬春寒冷季節是PED 高發時期,每年12 月至次年3 月為發病高峰期,夏季偶有發病的報道。
PEDV 屬于冠狀病毒屬1 群,截至目前,只有一個血清型。和其他冠狀病毒比較,PEDV 的分離和培養非常有難度,有人將PEDV 在不同細胞上培養,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Hofmann 等才首次在Vero 細胞中加入含胰酶的培養基上成功培育出PEDV。九十年代,李樹根等在加入胰酶的細胞培養液中,將PEDV 成功在Vero、PK15 和ST 細胞上繁殖。
PEDV 在豬的腸上皮細胞的特點是:病毒經過胞漿內膜,以出芽的形式進行繁殖。在豬糞便樣品中檢測到的PEDV分子則具有多種形態,有類似于球形的。大多數病毒分子有一個不透明的核心區,最頂端突出的纖突可以長18~23nm,以核衣殼為中點,呈放射狀排列。
PEDV 對乙醋和氯仿相當敏感,在細胞培養液中的PEDV 在60 ℃處理30min 可以失去致病力,但在50℃下卻很穩定,病毒對酸不敏感。在病仔豬的腸中分離的病毒不能凝集家豬、人的紅細胞,說明 PEDV 沒有凝血活性。
只有豬會發病,各個階段的豬都能感染發病,產床哺乳仔豬最為敏感,易造成大面積死亡,發病豬是PEDV 主要攜帶者、傳播源。病毒在腸絨毛上皮細胞和腸系膜淋巴結繁殖,隨豬的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邊環境、飼料、器械等而傳播。
消化道是病毒最喜歡的感染場所,PEDV 也可以經過肌肉注射和呼吸道感染。觀察每種感染后的臨床表現:肌肉注射病毒是最容易感染,口服病毒稍次,呼吸道的滴鼻的豬不明顯。感染豬在潛伏期就開始排毒,沒有臨床癥狀后的很長時間,仍可以在其糞便里檢出PEDV。
如規模化豬場持續的有產床哺乳仔豬或保育豬,PEDV 就會不斷在新生仔豬和沒有母源抗體保護的仔豬(自身抗體不能為自身提供保護力)身上繁殖,呈地方流行性,產床哺乳仔豬和 30~60日齡保育豬持續性頑固性腹瀉,無法阻斷病毒傳播,造成更大經濟損失。
PEDV 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后,直接在腸道細胞增殖。在電子顯微鏡觀察下,病毒在小腸和結腸絨毛上皮細胞漿中復制(PEDV 不可以在其他臟器細胞繁殖),腸道絨毛萎縮,引起吸收營養的表面積減少,小腸黏膜磷酸酶含量下降從而造成營養分子吸收阻礙,是造成腹瀉的最重要的原因。造成仔豬嚴重的脫水,是引起哺乳仔豬死亡的直接原因。
PEDV 感染豬群后,一開始激發豬群腸道系統體液免疫,產生以免疫球蛋白A 為主,次之激發全身體液免疫,產生以免疫球蛋白G 為主。腸道系統免疫反應比全身免疫快4~7d。
PEDV 潛伏期普遍在5~8d 左右,通過人工造成的潛伏期短至8~24h左右。主要的癥狀是水樣腹瀉,并伴有嘔吐癥狀,日齡越小,癥狀越嚴重。一周齡內新生仔豬發生腹瀉后2~3d,會造成嚴重消瘦、脫水而死亡,最高可達100%死亡。保育豬、育肥豬、經產母豬常精神萎靡不振、厭食和持續性腹瀉約一周左右,慢慢恢復正常。
可以觀察到如下臨床表現:(1)哺乳仔豬常成片腹瀉,先吐后瀉,糞便呈清水樣,因脫水而迅速消瘦,按壓仔豬腹部,肛門噴出水狀稀糞;(2)腹瀉糞便腥臭;如果發病仔豬腸道及內容物經實驗室PCR 檢測為陽性,可以確診仔豬腹瀉主要是由PEDV 引起。
因為PEDV 只能在豬小腸和結腸柱狀上皮細胞中復制的病原學特性,腸道以外的免疫系統接觸到的PEDV 抗原非常少,體液免疫反應小,產生抗體非常有限。母豬注射的抗原數量夠多,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水平高,仔豬通過吸母豬初乳獲得PEDV 抗體,母源抗體可以給哺乳仔豬提供堅強的保護力。
經過體液免疫反應產生的PEDV抗體,不能為機體本身帶來有效的保護力,可能是因為產生的抗體很少或者不能進入腸道柱狀上皮細胞,達不到為自身保護的能力,但又可以通過初乳中的母源抗體傳遞給哺乳仔豬,為哺乳仔豬提供堅強的保護力,這也是PED 不同于其他傳染性疾病的特別之處。
疫苗免疫的作用機理:通過免疫母豬,產生高效抗體,哺乳仔豬吸母乳,獲得母源抗體,母源抗體通過消化道直接進入腸道,從而中和腸道中PEDV,保護仔豬腸道免被PEDV 破壞。如果無法保證充足的母乳,哺乳仔豬就無法通過食母乳獲得高效的母源抗體。
有些人主張返飼,但生產實踐反饋:可能高估了返飼的作用。雖然有的規模化豬場通過返飼有幸地控制了PEDV 傳播,被錯誤樹立成為防控腹瀉旗桿,而不是主動采取更加科學和整體生物安全控制PEDV。在實際生產中,如操作不當,或者野毒毒力強,反而造成排毒加強,重新感染哺乳仔豬,造成更大面積的腹瀉和其他疾病流行。
如果母豬PED 疫情仍無法有效徹底被控制,需檢討如下工作是否仍存在紕漏:消毒劑的選用是否合理、空欄消毒是否留下衛生死角、有沒有充分考慮PED 存在空氣傳播途徑這一因素。
PED 的控制,需要放在整個生產中的一個環節,用整體思維去防控,如果豬場環境、營養跟不上,小豬腹瀉防控成功概率會大打折扣。豬場存在腹瀉,有可能是細菌、病毒多種病因共存,在不同時間段,主因又不同,需要用整體思維來防控仔豬腹瀉,仔豬抵抗力相對弱,經不起太多時間的折騰。如果豬場存在多種疾病共患,需要考慮到其他疾病對仔豬整體免疫力、保護力的影響,比如藍耳疾病,豬場存在藍耳,造成仔豬或者母豬免疫抑制,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大打折扣,生產性能受到影響。特別是非洲豬瘟的影響下,豬場可能與非洲豬瘟長期相伴,如果還像以前的管理方式,發生PED 或藍耳等疾病,雖然這些疾病不能使一個豬場損失慘重,但它們會引狼入室,為非洲豬瘟提供良好的溫床,造成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