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文/甘肅省莊浪縣水洛鎮畜牧獸醫站 744699
隨著豬養殖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豬皮膚病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的措施,直接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1.1 疾病因素如果受到某些疾病的感染會出現皮膚病,如豬丹毒和豬瘟等會引發皮膚病。其次,如果豬只患有寄生蟲病,會對皮膚造成比較大的危害。此外,一些疾病還會對豬只的皮膚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如蕁麻疹和藥物疹等疾病,如果出現炎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話也會演變為皮膚病。
1.2 營養因素豬只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營養供給,但是養殖戶不重視飼料的營養配比,飼料中的鋅含量比較低,影響機體酶的活性,從而不利于氨基酸的代謝,造成豬只出現病理變化。其次,飼料中缺乏鈣鹽物質的話,會影響豬只對鋅的吸收,引發皮膚病的出現。再次,飼料中的脂肪酸的缺乏能夠影響鋅的代謝率,不利于鋅的吸收。最后,有些豬只會出現慢性消化道疾病,影響腸道的功能,進而影響鈣的吸收,引發皮膚病。
1.3 機械性損傷豬只在生長的過程中打斗或者刮傷等也會導致皮膚病。此外,如果豬只受到寄生蟲病的侵害,搔癢摩擦皮毛也會引發皮膚感染,從而出現皮膚病。
1.4 其他因素在豬生長的過程中,飼養員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科學飼養管理措施可以促進組織的健康生長,如果管理不科學,會增加豬患病的風險。此外,飼養密度不科學會導致豬群打架或者搶食,在此過程中出現嚴重的皮膚損傷,增加患病的概率。有些患病豬會出現明顯的狂躁癥狀,容易攻擊其他的豬只或者損害自己的身體,如果在發病之前不能有效的隔離,可能使豬患有皮膚病,增加了患病的概率。如果豬出現血腫方面的疾病,可能會造成皮下出血,打架或者外傷會導致血管破裂,造成皮膚病。出血之后不當的消毒措施也會引發皮膚創傷,導致病菌的入侵和感染。為此,養殖場應該加強飼養管理,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對策減少疾病的發生。蚊蟲也是豬只皮膚病的重要傳播媒介,要做好圈舍的定期驅蚊工作,避免大量的蚊蟲滋生。有些養殖人員的作業技能不高,養殖的過程中缺乏防蚊意識,導致患有皮膚病的概率增加。
2.1 被毛脫毛首先,需要觀察豬只的被毛是否完整,是否輕輕觸碰能夠脫落,如果是健康的豬只,皮毛比較光澤,沒有病變。如果皮毛不光澤,容易脫落,但是沒有明顯的病變癥狀,通常是由營養不良或者消化道疾病引發的皮膚癥狀。其次,如果皮毛脫落比較明顯,可能豬只患有濕疹,如果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脫毛,可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
2.2 斑疹斑疹皮膚病會出現皮膚紅色,明顯突出于皮膚部位,呈現局部病變的特征,如果使用手按壓的話會褪色,引發該種類型的皮膚病主要是因為豬只患有豬丹毒,或者日光疹等疾病導致。其次,如果按壓不褪色的話,說明其是由豬瘟引起。此外,白豬發生斑疹比較容易觀察和診斷,而黑豬出現斑疹不容易被發現。
2.3 丘疹丘疹明顯的突出皮膚的表面,在丘疹早期階段,會出現大面積的病變部位,同時丘疹有水泡突起,主要表現為水皰疹。其次,丘疹內部有膿性液體,如果豬只發生豬瘟病毒的話,會引發丘疹。丘疹和水皰破裂之后會明顯的出現皮膚缺失,病變部位出現腐爛癥狀,導致真皮損傷。最后,發生丘疹的部位也可能出現病理性壞死,主要是感染壞死桿菌引起。
2.4 蕁麻疹蕁麻疹的皮膚表面水腫,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豬只患有蕁麻疹會出現皮膚潮紅和瘙癢等癥狀,發病快速,在短期內可以消失。其次,蕁麻疹還會引發皮下膿腫,在皮膚和皮下組織中有大量的液體,被稱為水腫。
2.5 角化角化也是主要的皮膚病診斷之一,主要的癥狀為皮膚角質層增厚,呈現異常狀態,是粗皮病的主要臨床癥狀,如果豬只缺鋅,會出現皮膚角化不全或者角化過度的癥狀。豬只皮膚角化不全主要發生在眼和四肢部位,有些患病豬會出現皮炎或者濕疹,主要臨床癥狀為脫毛和瘙癢,另外,如果患病豬缺鋅,在患有皮膚病的同時還會影響生長發育,導致骨骼發育異常,會影響豬的繁殖性能。
3.1 科學使用疫苗科學的使用疫苗是預防豬皮膚病的重要手段。應該按照相關的規定制定疫苗免疫程序,減少傳染性皮膚病出現的可能性。其次,重視日常的管理,飼養員應該觀察皮膚的狀態,如果出現傳染性疾病的話要及時的隔離,并且結合皮膚病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再次,如果豬確診患有皮膚病,可以將其浸泡在消毒液中進行全身的消毒,或者注射一定量的林可霉素和恩諾沙星,也可以注射一定量的阿莫西林進行預防保健。再次,如果豬只患有疥螨,可以使用氰戊菊酯溶液全身噴灑,或者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粉,能夠起到驅蟲效果。最后,做好日常的疫苗和藥物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疫苗使用量,疫苗注射之后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為之后的豬皮膚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3.2 注意環境衛生豬發生皮膚病和環境衛生有著直接的關系,環境衛生差會增加細菌的含量,從而引發豬只出現皮膚病。為此,應該保持圈舍的干凈衛生,定期通風透氣,保證圈舍的干燥,能夠有效的抑制病菌的滋生。其次,做好養殖場的消毒工作,對糞便及時清理,采取集中堆肥發酵的方式,避免蚊蟲的滋生。再次,做好養豬場外部的環境治理工作,清理養豬場周邊的垃圾,防止蚊蟲的滋生。尤其在夏季,做好圈舍的降溫工作,防止豬只打架和爭斗。最后,定期檢查養殖場的衛生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3 提高豬只的免疫力引發豬皮膚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豬只的免疫力下降,為此,應該提高豬只的免疫力,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次,保證豬只能夠曬到陽光,起到消滅皮膚上的病菌細菌的作用。再次,讓豬只適當的運動,增加皮膚的排汗排毒,通過運動來提高的體質,減少皮膚病發生的可能性。
3.4 采取中藥治療方法中藥治療方法的主要優點是操作簡單和便捷,同時成本低,對豬只的副作用比較小。中醫理論認為,豬只出現皮膚病主要是因為風濕燥熱造成,為此,應該重視對環境的管理,減少季節因素和天氣因素對豬只的影響。如果是濕熱型皮膚病,主要是氣候因素導致,應該做好去濕工作,采取清熱祛濕和健脾化濕的方法,能夠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此外,中醫治療的過程中還應該堅持疏風清熱和滲濕殺蟲,治療效果顯著。
3.5 科學的控制飼養密度在養殖管理中,飼養密度過大容易造成豬打架,出現皮膚損傷之后增加了皮膚病的可能性。為此,養殖場應該結合圈舍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養殖密度,減少皮膚病的發生。此外,養殖戶還應該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為豬群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提高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皮膚病的出現。
豬養殖業中的皮膚病對豬只的危害比較大,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為此,應該明確分析豬皮膚病的發生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和預防對策,可以采取中醫治療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和快捷,同時經濟成本低,效果顯著,尤其重要的是不會對豬只的身體造成過多的負面影響,保證豬只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