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霞/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農業農村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31500
布魯氏菌病是當前比較嚴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每年呈現發病上升的趨勢。為此,應該建立快速有效和操作方法簡單的實驗室診斷方法,為疾病的防控工作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闡述了布魯氏菌病檢測的主要方法,希望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首先,布魯氏菌病可以傳染動物和人類,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發病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同時被污染的糞便和排泄物也會帶有大量的病菌,造成該病的傳播。其次,布魯氏菌的種類有多種,其中羊種布病感染比較嚴重,一旦患病,母畜發生流產,公畜出現睪丸炎,影響繁殖能力。最后,人感染布魯氏菌病主要是因為接觸患病的動物,或者接觸動物制品。患病之后會出現明顯的發熱、多汗和關節疼痛的癥狀。現階段,該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流行,對畜牧養殖業的危害比較大,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應該不斷提高布魯氏菌病的實驗室診斷水平,為后來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礎。
2.1 病原學診斷病原學檢測是診斷布魯氏菌病的主要技術,需要對病料進行采集、保存、分離、培養和鑒定等。為此,需要在無菌條件下采集流產的胎兒或者胎盤等物質,然后經過瓊脂培養,待菌落長成之后再對菌落的形態、生化反應和染色特點進行判斷。之后結合布魯氏菌的菌落的特征可以將其作具體的分類,其中光滑型菌落占絕大多數。經過顯微鏡可以觀察紅色球狀小桿菌,呈現短鏈或串狀排列的形式。此外,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從血液和體液中能夠檢測到布魯氏菌。需要注意的是,病原學診斷對實驗室人員和環境的要求比較高,不適合臨床快速診斷。
2.2 免疫學診斷免疫學診斷方法包括血清學診斷,是比較常見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酶聯免疫吸附實驗、補體結合試驗、膠體金標試驗等。
2.2.1 補體結合試驗該種實驗方法就是觀察動物的紅細胞是否發生溶血,然后判斷血清中有無帶待檢抗體,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靈敏性高和特異性強。對牛、羊等布病的臨床診斷具有明顯的效果和價值,但是該種方法不適用豬布病的診斷。需要注意的是,該種方法的敏感性比較高,但是操作困難和繁瑣,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
2.2.2 膠體金標試驗首先,膠體金標試驗是新型的免疫標記技術,相關的學者研究表明,該種試驗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操作簡單和反應速度快,對布病的篩查和現場快速診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有的學者還對該種試驗方法在不同地區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該種試驗方法能夠快速的發現患者,同時能夠有效的監測疫情,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效果,對鞏固布魯氏菌病的防治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該種試驗方法具有高度敏感和特異性的特點,能夠快速檢測疫病,也可以在基層畜牧養殖業中推廣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該種方法不能實現定量的測定,同時靈敏度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但是市場發展空間良好。
2.2.3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首先,該種試驗方法在上個世紀70 年代比較流行,具有靈敏性高和特異性強的特點,同時操作簡單,能夠確定診斷,并且也可以作為篩選和鑒別診斷的方法。在具體的布病檢測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對血清抗體的檢測。其次,當前的布病檢測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主要包括兩種,都能取得比較好的診斷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該種試驗方法具有靈敏度高和特異性的特點,但是不能區分免疫接種產生的抗體是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
2.3 分子生物學診斷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是比較新型的技術,包括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探針檢測等。
2.3.1 聚合酶鏈式反應首先,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快速、準確、靈敏和高效,是當前比較常見的布魯氏菌病診斷方法。其次,熒光定量聚合酶酶鏈式反應是在該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實時的捕捉熒光信號,直接顯示在電腦上,該種方法是現階段比較靈敏和準確的檢測樣品中的核酸含量的檢測方法,提高了檢測的準確率。但是該種方法成本比較高,不適合在基層養殖業中推廣。
2.3.2 核酸探針檢測核酸探針檢測是現階段分子生物學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基礎。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靈敏度高和特異性,同時操作簡單,應用于臨床樣本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在血清學陽性和慢性病人血清的檢測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3.3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該技術的特異性比較強,具有很好的擴張效果。此外,該技術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都比較好,具有檢測速度快、簡單和經濟等特點,不需要采取專用的儀器設備,在基層畜牧業發展中可以用于布魯氏菌的快速檢測,是當前快速檢測布魯氏菌的有效手段。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該技術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對設備的要求不高,操作簡單,減少了檢測過程中的費用。
3.1 定期的免疫接種通過免疫接種能夠預防布魯氏菌病,結合養殖地所在的實際情況選擇疫苗接種。為了加強免疫的效果,在接種完成的兩年內可以進行再一次接種。如果檢測出陽性群,需要用3 年的時間接種,可以在第4 年停止接種,然后進行疫情的觀測。
3.2 提高防疫工作的認識程度布魯氏菌病是牛羊養殖業中重要的傳染性疾病,在養殖中要提高養殖人員的防疫意識,保證人畜的健康。加強防疫工作的管理力度,認真落實好各個部門的責任,將具體的責任落到實處,提高防疫的效果,防疫站應該負起自身的責任,加強對牛羊的檢疫,做好日常養殖中的消毒工作,一旦檢測出疫病的存在,對養殖地區進行全面的消毒,防止疫情的擴散。
3.3 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也能提高防疫的效果,政府應該重視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疫苗技術試驗基地,購買最新的設備,聘請專家研究牛羊布魯氏菌病的防疫對策,提高防治的效果。重視對布魯氏菌病防疫工作的推廣,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力量,在官網中傳播動物防疫工作的信息,加大對防疫工作的人事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該病的危害。引導養殖戶利用網絡平臺掌握最新的養殖技術,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掌握布魯氏菌病的防疫技術,從整體上提高防疫的效果。
3.4 完善防疫體系相關部門要建立疫病防疫制度,完善防疫體系,保證牛羊布魯氏菌病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需要科研工作者不斷努力和實驗研究出最先進的診斷方法,為布魯氏菌病的治療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確保布魯氏菌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布魯氏菌病的實驗室診斷技術也在提高,同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診斷方法,對確診布魯氏菌病意義重大,為布魯氏菌病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