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張強
摘要:隨著企業數據資產的豐富,如何挖掘數據的新價值,精準支撐工作決策成為企業提升管理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富有價值的數據往往帶有結構類型復雜、跨專業領域、全鏈條、數量大且發散等特點,怎么破解難題!結合相關專業工作資源,整合優勢,通過以數據驅動業務的舉措,加強多專業協作,實現企業管理成效提升正越來越凸顯出必要性。
關鍵詞:科技賦能數字化審計;運營;協同;模型;方法
引言
在工作實踐中對數據分析,助力審計監督和運營監測分析工作實現新發展、取得新突破,審計部與互聯網辦、營銷部積極構建跨部門數據協同應用新模式,加強數字化審計與運營分析工作協同,提高審計監督工作的精準性、動態性和實施性,實現對企業經營業務風險的有效防控。
一、數字化審計與運營分析協同工作具體實施方法
工作協同方面:
1.審計部根據需求從后臺取數,對數據初步核實后發互聯網辦公室,互聯網辦公室對數據再次核實分析,返回審計部進行工單下發。
2.互聯網辦從現有系統取數(營銷稽查系統、量價費損輕量級工具等),將初步核實后的數據發送至審計部,審計部再次核實,以審計部工單下發。
3.審計部組織互聯網辦、營銷部梳理營銷業務現狀,設定數據判定規則,診斷業務執行異常,挖掘業務過程數據的價值。就確定的監測點開展后臺取數,經營銷部和互聯網辦初步核實下,發送至審計部,審計部經核實后以工單形式下發。
典型審計模型設計:
(一)用戶違竊電診斷
審計模型:對高損臺區數據提取、篩選 + 采集系統數據分析+分析得出異動結果+異動下發核實。
方法:
1.在同期線損管理系統導出高損臺區,對高損臺區進行數據提取,并對提出數據進行篩查。
2.通過分析同期線損、損失電量(數據來源于同期線損管理系統)與用戶日電量曲線(數據來源于采集系統)的擬合度、關聯性,并結合失壓、失流、功率因數、反向計量、潮流反向等關鍵指標構建用戶特征。
(二)未發行電費診斷
審計模型:通過選取用戶SG186系統未發行電費,但采集系統仍走字(下月某日采集系統止度與上月對應日采集系統止度的差乘以倍率大于一定數據(通常選取100))認定為異常。
方法:
1.通過SG186系統零度戶和采集系統數據進行比對,選取用戶SG186系統未發行電費,但采集系統仍走字(下月某日采集系統止度與上月對應日采集系統止度的差乘以倍率大于一定數據(通常選取100))
2.應用Excel進行數據清洗分析,篩選關鍵字段。對所需字段字段進行分類分析,重點篩選關鍵字段,對異常用戶進行逐戶再核實。
(三)暫停恢復異常
審計模型:選取變壓器暫停恢復前后5天采集系統表計數據,設定變壓器暫停前采集系統仍在走字設定為異常。
方法:
1.在采集系統中提取變壓器暫停恢復前后5天采集系統表計數據,設定變壓器暫停前采集系統仍在走字的用戶進行數據提取。
2.應用Excel進行數據清洗分析,篩選關鍵字段。對所需字段字段進行分類分析,重點篩選關鍵字段,對異常用戶進行逐戶再核實。
(四)疫情期間95折優惠異常
審計模型:SG186系統導出執行疫情優惠的用戶清單,通過天眼查對高壓用戶行業類別進行比對核實,核實用戶是否為高耗能企業。
方法:
1.提取186系統內95折優惠疫情補貼用戶明細及用戶行業類別明細。
2.應用Excel進行數據清洗分析,篩選關鍵字段,通過天眼查對用戶行業類別進行核實。
(五)電價差錯診斷
審計模型:通過審計對電費異常數據進行提取,結合采集系統和SG186系統對異常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異動結果。
方法:
1.提前設計數據提取規則和合規性判據。根據以往發現的電價差錯異常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字段提取需求、數據提取途徑,設計判斷方法和規則。
2.通過異常數據規則對186系統數據進行提取,對異常數據進行分析。例如供電電壓等級與銷售電價電壓等級一致性提取規則為因同一類用戶不同電壓等級的銷售電價不一樣,該模型主要判斷用戶供電電壓等級與執行電價的電壓等級是否一致,得到不一致的疑點清單。邏輯為供電電壓為380V,但電價的電壓等級不屬于220至380伏。
(六)電壓電流異常
審計模型:通過量價費損輕量級應用工具和采集系統對異常電壓電流用戶進行核查。
方法:
1.穿透查詢SG186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相關信息,篩選出相應異動(人工比對SG186系統用戶歷史電量電費數據值,若正常情況下同比環比電量電費數據值變化量較大,則初判定為疑似異動。
2.比對用戶接線方式,若用戶AC相電壓為100V左右,B相電壓為0V,接線方式為三相四線制判定為異動。
3.查詢采集系統用戶歷史電壓電流數據信息,若接線方式為三相三線制用戶,AC相電壓不全為100V左右則判定為異動。
4.若接線方式為三相三線制用戶,AC相電流數據相差較大或一項數據為0則判定為異動;若接線方式為三相四線制用戶,某項有電流無電壓判定為異動。
二、數字化審計與運營監測分析協同工作的優勢
一是“數據賦能”,提升審計質效。通過多專業協同,針對營銷業務系統信息聚類整合度不高、智能分析決策能力有限,海量的用戶數據價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等問題,以管控體系和智能化管控手段建設為引領,充分運用營銷業務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和業務管控系統,開展數字化審計工作,大大提高審計質效。二是加強風險點聚焦,助力公司提質增效。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審計監督保障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在經濟成效方面對公司在提質增效促發展起到了良好助推作用。三是“審計+”大協同,助力“以審代培”。在數字化應用方面探索了跨專業協同適用的手段,在審計專業管理方面,對數據分析應用和人員培養再上臺階,促進智慧審計深化應用,形成常態。
三、在本公司實踐及成果
系統運用方面:數字化審計與運營監測分析協同工作,以提升公司經營質效為著力點,牢牢以管控體系和智能化管控手段建設為引領,充分運用營銷業務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同期線損系統和業務管控系統功能。通過深挖各系統數據價值,豐富營銷稽核智能化管控手段,提高電力營銷稽核全面性、實時性,實現異常問題實時處理、重點管控,共計發現各類異動**項,為公司追補電費金額共計***萬元,及時化解潛在的經營風險,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四、總結
本次數字化審計與運營監測分析工作協同監督工作探索,通過加強數據共享、深化數據分析、強化工具開發,實現審計監督與運營分析的有效融合,構建跨部門數據協同應用新模式、新生態。加強成果共享與數據治理,提升智能審計輕量級工具效率,有效促進公司審計監督與運營分析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為數據而生---大數據創新實踐》周濤,著.
[2]《數說電網運營--電網企業運營大數據分析案例集萃》凌衛家,施永益,主編.
[3]《讓數字說話》孫含暉,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