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偉
摘要: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國際間貿易活動的日益增多,除了英語這一語言之外,人們還對日語、韓語、俄語以及阿拉伯語等語言產生了濃厚興趣與使用需求。日本與中國隔海相望,其經濟發展迅速,語言體系較為完整,加強對日本國家語言的了解和學習能夠更深入了解日本的文化發展,尤其是有效的日語閱讀學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中日文化的異同點,不斷拓展自身視野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日語閱讀;教學方法;多元化
1日語閱讀的現狀
日語又被稱為日本語,它的基本特征是黏著語,語言中助詞主要起表明詞與詞的關系或增添某種意義的作用,助詞的基本用法是日語學習中的重點內容,日語閱讀教師應該合理把握日語的基本語言特點,引導學生做好對句子成分的劃分,從而準確把握句子意思和有效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日語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與漢語的聯系較為緊密,中國的古漢語詞匯在日語體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而明治維新時期,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日本又大量引入了歐美詞匯,并在重新調整組合的基礎上構建起現代化語體系,其中眾多日語的翻譯詞匯傳入中國,成為中國的漢語體系中的一部分。因此日語學習者應認識漢語帶來的便利之處,弄清楚漢語和日語的差異。
當前,在高校的外語專業中一般都會有閱讀課程的設置,日語專業也是如此,大學日語專業開設閱讀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即學生能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閱讀技巧正確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深層含義,并形成自身一定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在當前日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開展日語閱讀教學主要著眼于日語這一語言本身,其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的語言知識,日語閱讀教學主要以精講形式進行,最終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能夠形成準確理解文章的能力,并能夠不斷拓展知識面、提高閱讀速度以及形成深層的閱讀理解能力。
2多元化日語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
2.1語篇分析教學法
語篇分析教學法的出現使得人們逐漸走出傳統日語閱讀教學的誤區。傳統的日語閱讀教學理念認為日語閱讀教學是為了讓學生積累詞匯、進行句子結構分析以及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語篇分析教學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目的是使學生把握整體文章結構,及時獲取語篇中有效信息,從而提高自身閱讀效率。語篇分析教學法的核心是指導閱讀者從文章局部入手,注重文章前后連貫、整體連貫和上下連貫,并結合文章段落、結構和句子進行綜合探究,從而最大限度獲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
語篇分析教學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主要優勢就是能夠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各種問題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一個整體把控,在此過程中學生會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極大激發了學生自身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語篇教學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語篇分析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讓學生厘清文章句子結構、文章段落關系及以內在思維邏輯,使學生能夠及時把握文章結構、主旨,針對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從而快速提高自身的閱讀速度、準確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體驗式閱讀教學法
“以人為本”理念一直是我國的核心教育理念,其具體含義是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體驗式教學方法正是將該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底的具體體現,它主要強調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進行自我感受,并通過感受產生進一步的聯想。日語教師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日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原理是:教師在尊重學生基本認知和學習規律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創造有利于開展日語閱讀教學的閱讀情境,真實再現原有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身體驗和學習中建構新知識、拓展新能力、生成新意義等。因此,教師理應堅決摒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釋放自身主觀能動性,釋放潛能、自由探索,從而在實際的不斷體驗中構建正確的三觀。
體驗式閱讀教學法很大程度地避免了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弊端,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文本中去,融入自身所積累的知識、情感,充分享受日語閱讀的樂趣,在其中有所發現和有所創造。體驗式的閱讀教學方法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得以轉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一種能力,從而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
2.3任務型教學法
日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是使學生不斷拓展詞匯量、鞏固原有的語法句式、全面提升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任務型教學方法是以任務的形式組織教學,學生通過參與、互動、交流以及溝通等多種形式完成任務,從而達到掌握所學知識和語言的目的。該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方法的深入拓展,它已經成為眾多教學者廣泛接受的一種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思路是:對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并為他們提供一切有利于條件,在這一目標的貫徹過程中對每位學生給予個性化的指導,以此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日語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快掌握語言技能和正確的日語閱讀方法。
任務型教學法在日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步驟大體包括設計任務、實施任務以及評價任務三個層面。首先,在設計任務層面,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內容和預計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設計閱讀任務。任務設計應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以此充分顯示任務的實用性和親和力。其次,在任務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對學生實施任務的指導工作,在日語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帶領學生慢慢投入閱讀。最后,在任務完成的評價環節,在評價主體方面應盡量通過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相互評價使學生反思自身不足并及時改進;在評價的標準方面應盡量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標準,盡量契合任務的多樣性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邏輯思維;在評價的內容方面不僅關注學生實施任務的全部過程,也應及時關注學生對于任務的完成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任務、課堂表現和最終成效合理檢驗學生的語言綜合掌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有聲思維方法
有聲思維方法主要是指學習者在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時表達出來,由測試者通過錄音的方式加以記錄,進而轉化成文字的一種教學方法。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有聲思維法已經在英語閱讀中顯示出明顯的積極效用。客觀來講,有聲思維法能夠對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進行全面了解和評價,了解學生對基本閱讀知識點和閱讀技巧的掌握。將有聲思維方法應用于日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及時將自己的錄音轉變為可以觀察到的文本,了解自己對閱讀技巧的使用,教師也能了解學生閱讀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將有聲思維方法有效融入日語閱讀教學中。
3結語
日語閱讀教學法是日語閱讀教學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當前我國日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深入了解,提出了語篇分析教學法、有聲思維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多元化的日語閱讀教學方法,這對找準日語閱讀教學法的正確發展方向、快速提升學生的日語閱讀能力以及提高教師的日語閱讀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石光.新課程下的高校日語翻譯教學方法分析[J].才智,2017(22).
[2]吳征.大學日語專業口語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黑龍江科學,2015,(0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