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雯
摘 ?要:本文筆者主要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出發,分析媒介素養教育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并提出有效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融合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實踐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已經在很多高校實現開展,但是深化和拓展的程度還遠遠不夠,讓很多學生對新聞的力量認識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充分地發揮出新聞觀教育的價值,樹立正確的新聞觀,有重要的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拓展分析
1.拓展職業范疇
所謂新聞觀就是對新聞的本質以及新聞活動等的看法,也是新聞思想的有效概括。所以,新聞觀的形成是通過歷史和現實的統一,需要扎根于新聞的實踐。隨著我國的社會思想的不斷發展,人們想要明確新聞觀念也不能脫離正確的三觀,因此,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能局限于新聞職業中,應該是社會群眾共同開展的。
2.深化人文內涵
在人們的文化、思想的活動中,新聞活動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一項,他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實現為人民服務。因此,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一定要以人為本,重視新聞傳播的人文內涵,尤其是對當代學生的教育,更應該進行注意,另外,應該順應時代的趨勢,將教育的對象進行拓展,向廣大群眾開展。
二、媒介素養教育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進步,高校的學生們面對當前的思潮環境下,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學生的價值觀也開始出現多元化的情況。另外,由于很多學生受到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影響,他們的思想教育以及道德觀念逐漸模糊,網絡的發達也讓學生對西方文化以及生活受到影響。因此,當代的學生想要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就要正確地利用好新媒體的力量,積極地建立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念,有效的傳播積極正面的能量,弘揚我國的主旋律。
我國目前的高校中,對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主要開展在新聞專業的學生中,對象教育的開展已經成為當代傳媒環境以及新聞格局的必然趨勢,因此,想要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變為通識的教育,就不能局限于專業,讓學生可以共同的選擇馬克思主義新聞教育。將這門課程實現廣泛的普及必須是開展新媒體素養教育的基礎。有效地將媒介素養教育進行推廣,可以提升廣大受眾的媒體意識,以及新聞判斷意識,對我國流行文化的發展以及繁雜的媒介環境進行正確鑒別。所以,在當前的大環境中,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新聞媒介的素養進行結合,可以大大地提升廣大群眾的媒介參與能力,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新聞觀念,這二者之間的融合是未來教育的發展必然趨勢。
三、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做法與啟示
我國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開始積極地探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但是由于只在新聞專業進行開展,還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學者提出,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對傳媒專業也進行開展,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提升馬克思主義思想,對社會的發展也能有正確的認識,將高校的學生培養成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者和傳播者。
因此,想要更好地實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實踐,就要將歷史和現在進行結合,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進行融合。首先,可以通過提升對傳統歷史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其次,就是要重視我國國情實時教育;最后,就是要重視對媒體實踐活動的教育。
就目前的高校教育來看,很多學校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時都會從理論落實到實踐上,讓學生可以通過切身的感受真正的領會到新聞內容存在的實質精神。由于我國目前的教育手段多元化,方式方法也較為靈活,因此,在進行新聞教育時一定要立足于當前的國情,這已經是新聞專業通過長期教育中總結出的經驗,也為實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通識打下基礎,為實現它與媒介素養教育的結合提供寶貴的經驗。
四、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融合的建議
1.明確理念基礎
想要更好地實現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教育與實踐拓展,就要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發展理念的基礎,不斷的鞏固并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也要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進行核心內涵的提煉,同時也要將新聞媒介進行有效的實踐結合,形成人文通識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材。
2.確立目標體系
在實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時,要將其基本內涵和新聞媒介素養的內容進行明確,同時也要結合新聞媒介的環境以及現實的要求,從而確立出具有國家意識、人文情懷和責任擔當以及立場正確的教育目標,在進行實際的教育中也要本著這樣的目標進行實踐和教學。
3.拓展課程設置
另外,也要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教學課程進行多樣化的設置,從而拓展學生的選擇的空間,首先就是一定要突出馬克思主義通識教育的特點,對新聞教育的內容進行歸納,并開設高校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公共課,也要積極地鼓勵新聞專業的學生選擇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課程,并在學校舉辦有關新聞理念的專題演講等。
4.線上線下結合
有效地在高校中開展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教育需要建立新媒體平臺,只有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鼓勵新聞專業與非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流,才能實現新聞觀的實踐拓展,經過學生們的實踐參與,再加上當地新聞相關部門的有效配合,從而共同實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開展。
5.建立評估機制
最后,就是高校在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時候也要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本著服務學生的原則,通過評價機制來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實踐的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效果,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及時的調整教育的方式。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校中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于學生的思想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不能只局限于新聞專業的學生,對非專業以及社會的群眾都要進行開展,從而實現新聞觀教育與媒介素質教育的融合,這也能真正地發揮出新聞觀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怡. 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J]. 現代職業教育,2021(3):4-5.
[2] 楊晶. 關于當前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J]. 廣西社會科學,2016(7):216-220.
[3] 關琮嚴,魏驪臻. 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實踐拓展[J]. 中國記者,2017(2):64-66.
[4] 陳明,馬蒙. 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問題及發展路徑分析[J]. 聲屏世界,2021(4):77-78.
[5] 陳子君,劉寶珍. 高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之策略研究[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6(3):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