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等方面論述,提出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采取多種教學手段,開展數學建模活動等方法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數學史
一、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數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門課程,是充滿智慧的科學,它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數學以其工具性、理性精神和美感成為高職教學過程中一個基礎組成部分,在高職學生的素質教育中方面起著其它任何學科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同時數學所賦予特殊的邏輯思維能力、縝密的分析能力、嚴格的條理性等都是社會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因此,高數課程的學習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當前許多學生學生,似乎都有這樣一種感慨:高校數學是最難應付的一門學科,也是阻礙畢業的一塊絆腳石,每到期末,為了能通過考試,通常是臨時抱佛腳,使出渾身解數,可結果往往還是不盡人意。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為何學生會如此懼怕高等數學,甚至對它產生厭倦、抵觸思想?我認為主要為幾下幾點:
1、學生方面,高職學生相對一些重點高校的學生來說數學基礎薄弱,以我院最近兩年新生為例,入學的數學平均成績不高,基礎不扎實。一部分學生不具備學習數學的抽象思維能力,連最起碼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都談不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差,有的學生連最基本的數學計算能力也不具備。另外高職業院校管理方式較高中學校管理有明顯變化,一些學生,因為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逃課,上課缺勤,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作業不獨立完成、課后不能主動復習鞏固。這種不良的學風使高等數學課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2、學科方面,當下的高等數學教學過分強調自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偏重邏輯性,忽視應用性,沒有體現高職的專業性特點,缺乏與其他專業學科的相互滲透,難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原理與方法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加之高等數學教材不分專業,而教材本身與各專業的聯系并不強,學生體會不到高等數學對他們所學專業的實際意義,學習積極性不高。另外數學教學和知識應用脫節,學生在專業學習、實際工作中遇到數學運算時理解不到位,很難發揮高等數學教學應有的作用。
三、做好高等數學教學的思考
鑒于以上分析,我認為做好高等數學教學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從學生角度入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機,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1.可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數學史的內容。數學史中蘊涵了豐富的數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穿插數學史的內容,可以展示數學發展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講述數學家們鍥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也可以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品質。如在介紹導數概念時,可以先介紹微積分的創始人牛頓與萊布尼茨以及二人創立微積分的有關歷史知識,使學生知道微積分不是無源之水,它們都來源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2.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如可采取設問式,設定一些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提前預習,在預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帶著問題聽課,提高聽課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可通過類比,建立起知識間的聯系,了解新舊知識的關系,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定積分與不定積分,在介紹定積分概念時,可先復習不定積分的概念,兩者相比較發現,看似相近的概念,實則產生的途徑完全不同,運算結果一個是數,一個是函數族。但是,二者又通過微積分基本公式緊密聯系起來。同時,在授課過程中,避免填鴨式教學,要鼓勵學生研討,師生都在平等的條件下各抒己見,相互探討,交換觀點,達到相互啟迪的教學效果。
3.要重視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由于高等數學課程面向各個專業,在每個學期上課前,首先瀏覽學生所在專業的課程設置,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如計算機專業對學生的數學水平要求很高,在授課計劃上應增加學時,同時,講課內容要比其他專業講得更深。
(二)、在教學方面要突出幾個重點
1.做好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的銜接。對于高等數學中要用到而中學數學課本中沒有涉及的相關概念和知識點詳細講解,如反三角函數、極坐標等,使學生充分理解相關概念,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另外,對于中學出現過的數學知識,如極限和導數等相關概念做更深入的剖析,讓學生從更深層次和更廣角度理解這些概念,使學生更輕松地學習高等數學。
2.要在教學中 精講多練。所謂“精講”,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少講,而是要講解所授內容的重要部分,要善于用“啟發式教學”,激勵學生去“疑”去“問”,教學中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并把這一線索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觀察、思考、操作、交流、歸納等,為學生提供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數學教學中講究語言的精確性、嚴謹性、邏輯性,講在關鍵處,要能夠深入學生心田,點撥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由于數學語言的特點是嚴密、準確、精煉、邏輯性強,往往一字之差會有不同的含義,教學語言的錯誤,會導致教學失敗。同時,教師要選擇有代表性的范例,從多方面分析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此外,學生應多做練習,自己動手才是真正掌握。
3.培養學生抽象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用幾何方法鍛煉學生的數學直觀,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在高等數學教學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建立直觀的數學思維,建立數學與幾何圖形的聯系。學生從應試教育中一路走來更多地關注數學推理和演算,而忽略數學的直觀性。但是,數學直觀性與邏輯性是數學思維的兩大來源,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學中應該適當引入幾何直觀,恰當地運用幾何方法講解高等數學的相關知識,數形結合的思想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形象,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高等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瑞.高等數學教學體會 魅力中國
[2]、姜啟源.數學建模[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林冬梅(1967.11-)女 山東臨朐人,淄博職業學院 副教授 碩士,數學應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