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啟發式教學歷史悠久,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啟發式教學也應該做出一些改變,與時俱進。我國傳統的啟發式教學,更注意培養學生的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這樣就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只是對學生進行個別施教,而現在我國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師都會面對大量的學生,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需要發揮的淋漓盡致。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被越來越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代學生學習的需求,所以面對這些新的情況,啟發式教學就需要吸取我國當代教學方法的精華,取長補短,不斷的進行完善,從而在中小學課堂上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課堂;啟發式;教學策略;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啟發式教學在教學活動當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就仍然存在著一些認知上的錯誤以及應用上的誤區,大部分教師都會認為啟發式教學只是一種理念,而沒有具體的實施模式,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無章可循,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沒有具體的評判標準,所以導致教學效果無法從根本上進行提高。而且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啟發式教學費時費力,教學效果不如講授式來的好,所以無法在課堂上利用啟發式教學對學生展開教育。本篇文章就對中小學課堂上的啟發式教學進行簡要分析,解決教學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1我國目前中小學教學過程當中,啟發式教學展開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有一些教師在中小學課堂上往往處于假啟發的狀態,雖然只具備了啟發的形式,但不具備啟發的實質,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給了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但是在對學生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是把學生往自己想要說出的答案上面引導,從而強迫學生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在這樣的現象下,就導致教師的教學不夠民主,學生為了害怕接受批評而不敢回答教師的問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教師的問題,從而無法學會教師的知識。還有一些教師在上課時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思考與交流,學生還不能夠將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建立體系,教師在課堂上往往為了教學進度而加快教學過程,追求所謂的高效教學,但是就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導致學生的啟發性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想充分采取啟發式教學,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學習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活躍班級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當中,只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如何在中小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利用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啟發式教學更需要教師參與其中,所以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以及合格的知識結構,正確的教育教學能力,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個體,所以教師不應該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夠在課堂內實現平等的溝通與交流,樹立新的學生觀與教師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展開探究性活動,激發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會相關知識,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走進學生的世界,充分了解學生,才可以體現出啟發式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每一名中小學教師都應該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以及能夠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教育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擁有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在課堂上靈活運用,熟悉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以及學生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可以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教師還應該具備實踐性知識,靈活地控制課堂,使課堂氛圍變得利于學生學習,應對課堂上的突發情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
在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當中,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外在需要都會成為學生積極探索的動力,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不應該直接給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應該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在教師利用啟發式教學時,就能夠督促學生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學習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在展開具體教育活動過程當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征,從而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解決,如果教師仍然采取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那么將會對學生的問題處理不好,具有一定的思維障礙。當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也應該根據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其進行實施,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生長環境以及性格特點都有著較大的不同,每一個學生又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都會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學習風格,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啟發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了解學生的基礎,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需求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對于技術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給予更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學生不斷的在進步與探索中激發學習的興趣,而對于那些技術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適當的降低標準,讓學生能夠通過努力就完成相應的目標,以表揚為主鼓勵學生的積極性。
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啟發的過程當中,所學習的內容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由于中小學生的知識量有限,所以在進行啟發的時候,就要用學生日常生活當中所能遇到的問題來進行啟發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世界,了解學生學習的背景,把抽象的知識還原到現實生活當中,從而利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教師在進行啟發內容時應該具有直觀形象性,這樣將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有許多的抽象內容是中小學生理解不了的,所以教師就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將超過學生思維的東西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到新的知識,從而使思維提升一個層次。
結語
隨著我國近幾年來正在實行新課程改革,啟發式教學也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廣泛接受,所以在中小學過程當中,大部分教師都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在此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但是通過教師的不斷能力將可以彌補這些問題,提高我國中小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祁萌."包容式"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2020,(44).136.
[2]陳鋆.解析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調動學生積極發言[J].新課程.2020,(51).82.
[3]楊麗軍.小學語文教學中挖掘其中美學內容的策略[J].新課程.2021,(7).58.
[4]黎祥倫.審美的啟發式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嘗試[J].探索科學,2016,(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