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英
【摘要】語文作為初中階段重要的學習版塊,其教學水平影響著學生未來的整體發展,而閱讀又是語文學習的基石,因此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就要從學生的閱讀能力抓起,提高學生們認識和理解文字的能力。本文將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困難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56
初中階段由于學習科目的增多,對于語文學科的教學時間相對變少了,但是其學習要求以及考核的要求卻隨著年級的上升在不斷提高,這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是一個挑戰。初中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們都能夠在語文學習上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就需要抓住以往在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很好地做到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來實現較高的教學成果。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其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這些問題影響著初中生的閱讀學習,為了讓閱讀教學的開展更加順利,減少學生的學習阻力,語文教師應當做到教學有方。對此,筆者提出了幾點開展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廣大教師參考學習。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
開展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難度不小,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做到教學有根據,其中的內涵就是語文教師要抓住閱讀教學的重點和核心所在,這樣才能夠保證閱讀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一)對于閱讀文章中字詞的教學
語文閱讀在很多時候會對一些個別的字詞進行考察,這些字詞在文段甚至全文中都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對于一些用法精髓,內涵豐富的字詞的理解有助于讀者把握作者的一些隱藏頗深的思想情感,這樣的字常常是一些普通常見的字,學生們很容易忽視其隱藏的含義。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和教導學生認真梳理文章內容,發現點睛之筆,總結常用規律,便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字詞的用法。
(二)對于閱讀文章中句子的教學
相較于字詞而言,語文閱讀教學對句子更應當重視起來,句子能夠包含的意思很多,能夠傳達的內涵更廣。一個段落的段首或段尾的句子通常有著極為特殊的含義,一部分是總結段落大意甚至文章片段內涵,一部分是起到承前啟后,銜接文章的作用,對于挖掘這些句子的教學就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所在。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從句子的構造與內涵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具體而形象的分析來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句子深挖的思維。
(三)對于閱讀文章中主旨的教學
文章的主旨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對于閱讀文章中主旨的教學至關重要。語文教師要想能夠讓學生透徹地認識和理解整個文章的脈絡和思想,就要做好對于文章主旨的教學引導和分析,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找到相應的主旨句以及主旨段落,從句子和段落中提煉出文章的基本內涵,再結合全文的行文特點來深挖主旨。
二、初中語文閱讀學習的困境
(一)文章種類繁雜,學生易混淆閱讀方法
在初中閱讀中充斥著各類文章,其涉及種類繁雜,行文各有特色,很多初中生在進行閱讀時難以對這些文章進行區分,只能盲目地閱讀,將一些本該用于記敘文的閱讀方法和分析方法誤用到對于散文的閱讀和分析上。這樣的問題廣泛地存在于初中生的語文閱讀過程中,這對于學生長期的語文學習是極為不利的。他們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沒能領悟到其中更為深刻的內涵,反而會認為語文閱讀方法毫無用處,究其原因還是學生沒能夠做好文章的歸類以及方法的歸屬。
(二)答題方法混淆,答題思路混亂
部分學生在完成語文閱讀相對應的習題時,其答題水平忽高忽低,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沒有搞明白到底應該怎樣答題。這是因為他們在完成題目的過程中沒能認識到不同答題方法要針對不同文章的問題,答題思路不明晰,將所學習的答題方法混淆了,以錯誤的形式和方法將臆想的答案寫在了答卷上。
(三)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抓不住主旨
文章的主旨表現著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創作原因,是幫助閱讀者深刻認識和理解文章中所蕰涵的深層道理的關鍵所在。然而一部分學生卻不能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很好地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樣便會促使學生在閱讀答題的過程中出現認識性的偏差,影響其對于文章整體的理解,同時其答題方向也會受到相當程度的誤導。
三、針對學習困境的解決策略
(一)建立文章識別的模型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時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分析方法來研究這一文章,就需要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起文章類型識別的基本認識模型。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開展時,帶領學生對于文章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不同文體之間的區別,并學會通過一些標志性的特點來區分文體。例如,記敘文的特點是具備六要素,而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且意境深邃。
(二)總結相應題型的答題方法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相應的閱讀題目,總結各類題目的答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答題方法不僅僅只針對題目而言,這并不是套路,而是一種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理解文意的方法。以題目相對應的答題方法來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出答案,不只是題目的要求,更多的是能讓學生厘清文章的脈絡,這樣才是真正地讀懂了文章,也才能真正地認識到文章的思想。
(三)引導學生深挖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在主旨的挖掘上學生們常常存在很多問題。對此,語文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認識主旨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從主旨入手來深入理解文章,幫助學生們從文首文尾提煉關鍵內涵,深挖文段中的巧字巧句。通過多種形式來將文中不同的內涵之處相關聯,才能更加有效地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建立起對于主旨重要性的感悟,才能讓學生學會主旨挖掘的系統方法,這對于幫助他們感知文章脈絡,理解文章思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總之,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學習對于初中生而言有著一定的學習難度,初中語文教師要挖掘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學會從多角度來協助學生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和應對策略,通過反復的練習和歸納進一步感悟語文閱讀的巧妙所在,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鄒長芬.簡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北橋,2017(11):141.
[2]趙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