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毅偉
摘要:為了深入地優化改進配網調度與監控模式,就需要將監控工作轉移到調控中心系統,從而促進調度與監控業務的有機融合,從而搭建起調度和監控的一體化運行模式,利用此模式來推動電力系統的高效管理。本文重點分析了智能化調控一體化模式的內涵以及智能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的科學管理模式。
關鍵詞:智能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模式;管理方式
0前言
隨著整個社會對供電服務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對電網可靠安全運行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可以說電網調度水平影響到輸配電系統、變電系統運行的各個環節,對此就要充分地依賴智能電網技術,推動并實現智能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才能達到理想的運行管理模式。
1智能化調控一體化運行模式內涵
智能化電網調度技術運營平臺是基于調度一體化運轉模式所搭建的平臺,智能化電網調度運營機制涵蓋了一體化技術基礎系統平臺、高級運行效能兩大組成部分,基礎平臺涵蓋系統管控、安全防控、實時數據儲存等一系列的底層模塊,兼具數據搜索、交流、互動等公共模塊,基礎平臺為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高效運轉創造基礎和條件。高級運行效能則涵蓋實時監控、調度規劃、安全檢查等幾大方面,憑借創建智能化電網調度運營平臺來實現調度業務、監控業務等在相同平臺上的統籌規劃、有效運行,從而為調度和監控的一體化運行提供技術條件,當前眾多地區調度單位都基本搭建起了智能化平臺,勢必會推動智能化科技的高效應用與普及。
調度與監控一體化運轉模式能發揮非常多的功能和作用,具體可以概括成以幾大方面:
將變電站監控業務和運轉維護的業務分割開來,把監控業務轉移至調度單位,使其同調度業務有效配合,這就使得最初變電站值班的人員都能轉到調度中心發揮其監控功能,相關變電站的工作人員都能滯留于變電站內開展運行、維護等方面的工作??梢宰屨{度者和監控者居于同一辦公室,再讓調度單位來統一加以管控,以此來實現電網調度、監控的一體化。
智能化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模式能發揮多方面的優勢功能,不僅能優化分配企業人力資源,也能提升企業的價值和地位,最主要的是能提升電網系統監控水平,提升檢修運維工作質量,提升電力系統應急能力,同時,充分利用此系統也能高效地實現調度、監控等的一體化,從而達到對電網系統的動態監察、實時監控,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在日常的運轉操作中識別個別的隱患,當這些隱患被識別以后,各個崗位人員就能動態地采取行動,進而高效地處理問題,以此來保證任何故障、問題所形成的負面干擾都能被有效遏制。此外,電網調度監控能夠符合不同類型用戶,達到他們個性化的需求標準,通過依賴于合理的調度方式、科學的調度模式預防用戶所出現的用電不足等困擾。而且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模式也能輔助供電企業高效解決人力成本上升的問題,也能有效地化解結構性人力資源缺失的問題,從而實現智能化電網的發展需求。
2智能電網調度與監控一體化運行中的問題
電網系統運行中可能出現多種問題,任何問題若得不到妥善解決都可能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進而影響到安全供電。從而加大了電網系統操作運行規范化的難度,也為電網的調度、監控等的一體化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所有問題具體體現在:
第一,設備的陳舊、亟待翻新。新型現代化的設備、裝置是推動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管控的一個前提和依據,個別區域所投向電網系統的資金較為欠缺,很多設備和裝置已經年久失修,未能及時地被替換,從而導致其無法發揮調度監控功能。
第二,輸電系統結構復雜,出現了負荷散亂、布局寬泛等特征,而且因為距離的問題,導致數據無法被高效地傳輸,同時,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管控的業務和水平也都需要優化,缺少專業化的管控技術人員,成那個人導致智能化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的滯后。
3智能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創建
本著“調控一體、主配一體、集中控制、集中監視”等思路來強化建設,調度控制中心要全面承擔配網系統的調度、監視、設備的遠程操控等工作,變電管理中心也要承擔各類設備的檢修、運維、設備的現場操作等任務。
3.1調控一體化運轉模式
為了實現調度一體化運行,應創設調度監控分管部門,主要承擔一個區域的主配網調度、監控、運行等,而且要在分支部門創設技術管理部門,設置若干崗位,例如:主網調度崗、配網調度崗等,任何崗位當班期間都要承擔自身的業務,而且各個崗位人員要相互協調、互相促進,同步完成值班任務。
3.2系統與設備監控模式
整個系統選擇“電網調度+變電監控一體化”運行模式,變電運行、檢修中心可以參照作業范圍內的分布點來強化管理。整個電網系統運行管理過程中,調度人員負責控制系統整體的信息,承擔著系統的運行監控職責,變電運行部門則負責掌控各類設備的具體運行狀態,負責設備自身的運行。
3.3系統與設備的控制模式
一次設備的操控范圍具體包括:一切GIS變電站開關、刀閘、變電站開關、刀閘等,所有設備都運轉到檢修模式,具體的設備操作都由監控程序在遠距離負責。
3.4智能化調控一體化模式的業務流程
(1)監控遠程操作業務流程
如果是小于220kV的GIS變電站,和達到遠程操作標準的正常變電站,地調調度人員則可以參照檢修計劃來發布操作命令,傳輸至監控人員,次人員借助安全約束系統來對開關、刀閘等實施遠程分閘、合閘等操作,而且要借助變電站圖像監控系統來進一步加以監控,主要監控設備的部位以及運行狀態,變電站運行人員則能深入現場來輔助配合,負責對設備的運行狀態的檢查、監督,刀閘操作電源的投入、退出等操作。
(2)綜合停電計劃流程
調度人員面向監控人員、巡檢人員等來發出系統安全操作任務,形成設備檢修維護申請記錄,徹底完成系統內部的安全操作任務,當布設完檢修申請單中的安全任務后,則需要調度人員通報現場運維人員、巡檢人員開出許可工作票來開始各項檢修任務。
(3)綜合停電計劃流程
此計劃流程主要是從工作完成以后到復電的過程,設備檢修申請單內的各項任務完成后,則需要現場檢修人員來重新回歸現場的各項安全對策、措施,再將其報告至調度人員,此人員參照運維、巡檢人員所提供的匯報信息,并結合有關檢修申請單的現實記錄,并結合系統的運行狀態、運行條件等來負責對各項設備復電,同時將設備復電的信息、任務等傳輸至監控員、巡檢員。
(4)設備異常處理流程
設備裝置異常的警報信號則需要監控人員來監控,當監控人員識別出非正常的警示信號以后則要第一時間上報至調度人員,同時,參照警報信息來對應判斷出設備能否正常地繼續運轉,而且要報告給運維人員來前往變電站檢查、檢修,倘若難以參照遠程信息來對應斷定設備的運轉狀態,則需要檢修人員參照現場檢查的數據、實況等來給出綜合、全面的判斷,而且要代表設備運維企業來面向調度人員來報告一切信息和狀況,一旦設備必須停止運轉,則要由調度人員來對系統的運行模式做出調節。
(5)站內設備跳閘故障處理
站內的一切工作人員,例如:調度人員、監控人員等都要全權承擔起對設備故障跳閘的監督、監控與檢查工作,一旦任何設備出現跳閘,調度人員則要及時地調節電網的運行模式,控制設備跳閘對電網平穩運行的影響,監控人員也需要及時地通報檢修中心來派設專門人員前往變電站,負責對設備等進行檢修、檢查,而且要將檢修結果上報至調度人員,形成匯總。
(6)線路跳閘故障的處理流程
當線路發生跳閘故障,調度人員必須參照事故的信息來及時地調節、變化電網的運行模式,盡最大努力來控制線路跳閘問題,從而減少對電網安全運轉的威脅,維護安全平穩供電。調度人員必須參照保護動作的條件、狀況以及站內設備檢修狀態、系統條件等來分析是否應該對線路實施強送電,不管線路是否能實現強送電,調度人員都要積極地通知線路檢修運維單位來做好事故的巡查處理,線路跳閘故障的處理操作中,可以讓監控人員告知檢修人員來前往變電站負責檢修、檢查。
4智能電網調度與監控一體化運行新模式
4.1強化崗位的有機融合
智能化調控一體化模式使用中,各類人員必須全方位地發揮調度和監控不同環節的多種作用、多項功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此基礎上也要強化不同專業之間的交流、配合和貫通。根據崗位融合的規定,則需要管理人員整合調度與監控崗位,科學設立不同崗位以及各自的任務,例如:調控組長、調控主管等,各個崗位都承擔自己的工作,有自身的任務重點,例如:調控組長不僅要負責調度業務,同時,也要負責系統監控。
4.2值班模式的統一
搭建統一的值班平臺,實際的值班模式也需要持續地發展、優化、升級,以此來高效率達到融合的需求,其中調度人員與監控人員需要同步值班,各個班組都需要配設一個調控值班長,以及若干正、副值班調度工作人員。調控值班組長必須切實地承擔一個班組內的其他人員的管理,而且要積極協調好值班期間的一切工作任務,其他副職崗位則要積極配合正職崗位的工作任務,協助組長完成各項任務,分管負責值班過程中的一切監控任務,同時,也需要配設一個正值班調控員來承擔起配網系統的安全、平穩運行的監控任務。其他的管控工作人員都能根據自身在職期間的實際情況來科學地配置各項任務。
4.3創建完善的專業管理體系
智能化電網調度和監控一體化模式可以高效率運轉,關鍵是也要搭建起完善的一體化運行管理系統。電力調度監控工作屬于相對復雜、長期的工作任務,涉及到若干部門、若干崗位,要想真正實現一體化的運行模式,就需要積極地協調各個部門,保證不同部門都能高效、順利地協作,從而全面提高智能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進程的效率。同時,也要照顧到電網調度的復雜度、繁瑣性,任何一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其任務的要求都必須達到清晰、明了的狀態,當發現沒有合理、公平地分配不同崗位的任務時,則可能造成很大的隱患和危機,從而釀成電力系統的故障和問題,不利于電力系統的高效、安全、平穩運行。
5結語
智能電網的運行是現代化智能科技發展的結果,要想充分地發揮智能電網的優勢功能,就必須加快智能電網調度監控一體化運行的步伐,積極調度電網運行模式,實現電網運行模式和變電設備等的集中、集約化融合管理,不斷地加快遠程化管控步伐,從而推動并實現配電設備從現場控制到遠程調度、控制的發展,調控一體化電網調度的管理模式也勢必成為電網系統的管理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振亞.智能電網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王正風.電網調度運行新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3]肖中偉.電網運行安全風險識別與防控系統研究[D].南昌大學,2014.
[4]宋鑫,趙家慶,丁宏恩,孟勇亮.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省地一體化架構設計[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8(12):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