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聰 汪棟宇







關鍵詞:初中生;引體向上;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12-0077-02
傳統的單杠,一個學校往往將其集中在一塊區域,只能容納1~2個班級練習。由于場地器材緊缺,一旦有班級在單雙杠區域上課,其他班級就沒辦法進行練習。鑒于此,筆者想到一種四面型的高單杠,可容納4名練習者同時練習,而且造價不貴,容易制作。于是,筆者畫了簡單的設計圖,找廠家制作,形成了四面組合移動單杠(圖1)。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筆者發現,四面組合移動高單杠在提高學生引體向上能力時的作用有限,于是又設計了高度相對較低的四面型低單杠(圖2)。
一、四面型單杠組織練習策略
分組:由于四面型高單杠有兩個高度,將兩排男生分成4組,個子較高的兩組和較矮的兩組,分別安排到合適高度的橫桿進行練習。
設置組長:第一次分組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對分組做出適當的調整。可通過一次引體向上的小測試,選出引體向上能力較強并且管理能力較好的4名學生,分別作為4個組的組長。組長負責管理本組學生的練習。
組長的職責:每次練習組長第一個先做,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之后按照順序完成練習。練習中,由于有4名學生同時進行,教師一個人不可能做到一一保護,此時,組長必須做到監督、保護、管理的作用。
二、四面組合移動高單杠在擺浪式引體向上教學中的應用
(一)屈膝卷體
練習方法:一個班級男生大概在20人左右,將學生分成4組,每組5人,并選出一人作為組長,監督組員練習。4人同時練習,學生雙手正握單杠,面向單杠外側防止舉腿時踢到對面的同學。身體放松,接著腰腹發力同時屈膝抬腿手臂做壓杠動作,使得身體后擺卷身,使膝蓋觸碰肘關節。連續擺動屈膝卷體8次一組,完成3~5組(圖3)。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腰腹肌等核心力量,增強上擺能力。
注意事項:(1)能做到膝蓋觸碰肘關節其實難度不小,剛開始練習,很多學生只能將大腿舉平甚至更低。教師可以適當降低難度,慢慢過渡到屈膝觸肘關節。(2)剛開始做這個練習,掌握不好節奏和身體平衡,會使身體隨著舉腿的動作來回擺動,而且幅度越來越大形成鐘擺,這個時候同組的同學可以通過扶住他的腰部以防止來回鐘擺,練習者通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學會控制身體的平衡。(3)隨著學生不斷的練習提高,教師可增加難度,由屈膝卷體變為直腿卷體。
(二)擺浪輔助動作
練習方法:學生上杠之后,雙手正握杠,身體放松。接著開始挺胸送髖,腰背收緊,兩腿并攏伸直向身體后方移動。當后擺到一定程度時,雙臂直臂下壓,兩腿伸直并攏腰腹發力,使得兩腿前伸,重心抬高。如此反復,身體控制有節奏地擺動,始終保持核心收緊,切忌無規則的鐘擺。一屈一伸為一次,8~10次為一組,完成3~5組(圖4)。
練習目的:學會一屈一伸的擺浪式引體輔助動作,掌握身體平衡和擺浪借力。
注意事項:(1)學生剛開始練習,容易出現屈臂拉杠動作。提醒學生肘關節始終伸直。(2)有些學生由于體會不到雙臂壓杠的動作,更加做不出來,只會做收腹的動作,那么就會導致無規則的鐘擺。(3)擺浪輔助動作教師可慢慢增加難度,如縮小學生頭部與單杠的距離甚至超過單杠。
(三)引體向上(擺浪式)
練習方法:在擺浪輔助動作的基礎上,當挺胸送髖,兩腿伸直向后擺到一定程度時,兩肩快速下壓兩臂伸直,兩腿前移。當下壓到最高點時,腰腹做伸髖發力動作順勢屈臂上拉,將身體向上拉動使下頜超過橫桿上沿(圖5)。
注意事項:(1)學生兩腿的動作始終為身體核心收緊服務,過分蹬腿只會導致核心松散而發揮不了腰腹和背部的力量。(2)擺杠時剛開始的動作手臂是伸直的,過早屈臂會形成硬拉動作而不能借助腰腹的力量。(3)剛開始練習,學生可擺動兩次上拉一次,熟悉擺杠節奏,慢慢過渡到一擺一拉。
三、四面組合移動低單杠在擺浪式引體向上教學中的應用
(一)斜身引體
練習方法:4名學生站在單杠前稍靠右側,雙手正握杠比肩稍寬,雙腳往前放,使得身體與地面的夾角小于45度,此時身體繃直,腳后跟、臀部、肩膀三點成一線,兩臂垂直于軀干。利用手臂和背闊肌力量將身體上拉使得下頜觸杠或超過橫杠,然后回落至手臂伸直為完成一次。10次一組,完成3~5組(圖6)。
練習目的:適當降低了引體的難度,能夠很好地鍛煉手臂以及背闊肌力量,為引體向上打好基礎。
注意事項:(1)學生練習時,要時刻提醒他們身體與地面的夾角小于45度,不然角度太大,大部分身體的重量被腳支撐,雙臂上拉的效果就會減弱。(2)提醒學生兩腿伸直并攏與軀干保持一條直線。(3)上拉時下頜盡量觸杠或超過橫杠,保證每一次的練習效果。
(二)斜身壓杠
練習方法:4名學生站在橫杠前面,雙手正握橫杠與肩同寬,雙腳慢慢向后退,雙手抓住橫杠同時身體前傾腰部收緊,將身體下放成弓形,此時雙臂伸直,手抓緊橫杠,腰部放松,雙腳前腳掌抵住地面。接著通過雙肩直臂下壓,兩腿伸直,收縮腰腹肌的動作,將身體快速壓起至初始動作為完成一次。3~5次一組,完成3~5組(圖7)。
練習目的:增強學生直臂壓杠的能力,這樣能夠更好地完成擺浪式引體的借力動作,提高學生腰腹肌的收縮能力,增加核心力量。
注意事項:(1)學生在下放身體時要注意慢,剛開始由于腰腹力量差,直接下放容易引起腰部損傷,可先拉住橫杠跪在地上,然后兩腿伸直腳掌觸地使身體成弓形。(2)此練習有一定難度,很多學生剛開始練習一個都做不起來,可讓一位保護幫助者站在練習者的側面,用雙手托住其腰腹部,向上順勢托舉助其壓杠起身。(3)練習時提醒學生,盡量用雙臂壓杠的動作起身,幫助其改正彎曲手臂來拉起身體的錯誤動作。
四、結束語
四面組合移動高低單杠讓原本枯燥的單杠項目變得更加有競爭性,學生在練習的同時能夠觀察到同伴的練習情況,營造了良好的課堂練習競爭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練習效果。學生看到單杠再也不是愁眉苦臉,而是樂于參與,勇于練習,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