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陽
摘要: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作為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主要途徑,但也是讓學生比較頭疼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閱讀時總是不能進行深刻的分析,難以了解文章背后的含義。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利用批注式閱讀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也可以在不同的批注交流中,培養其個性化閱讀和深度思考能力,使其能夠深度的把握文章內涵,進而有效提高其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批注式閱讀
閱讀作為知識輸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豐富學生認知和提高其語文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但是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以現階段高中教學實踐為例,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是停留表面,既沒能夠加深對文章的印象,也沒能夠深度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刻含義。在閱讀完畢之后,學生就如同一夢了無痕,難以回憶起文章內容。做好閱讀的批注,不僅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寫寫畫畫,更重要的是讓其將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提煉出來,并且在不斷的文學積累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因此教師要緊抓閱讀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
一、批注閱讀問題和原因
在現階段教學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已已經意識到了批注式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這一科學的教學理念融入到閱讀指導當中,導致閱讀形式還較為落后。導致這一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還沒能夠及時轉變,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著力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而忽視了批注閱讀的有效開展。
在此之后,部分教師在批注式閱讀教學開展的,前期階段并沒有進行詳細的方法教學,因此學生只能是依靠自己的閱讀經驗來進行批注式閱讀的探索。但是依靠自己的閱讀經驗來進行批注,閱讀容易導致標注不明確的現象產生,從而使得閱讀較為混亂,而打亂基礎的閱讀思維。
最后就是批注式閱讀需要學生有著較強的認知和思考能力,需要從文章的內涵來進行各個方面的批注,對其文學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但是教師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忽視了批注式教學的專項開展,導致學生寫不出正確的批注。
二、明確批注形式及樣式
在批注式閱讀開展的實踐調查中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有著自己對批注式閱讀的獨特見解。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學生開始在文章上進行劃線或者是圈點,而每個學生又有著自己的批注方式和規范,這也就導致在批注交流的過程中很難進行有效的且統一的交流。除此之外,若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批注形式及樣式學生容易進行胡亂的批注,久而久之就可能會遺忘。所以在批注教學開展的前期階段,教師要明確批注的形式以及樣式,只有通過科學的教育才能夠保障批注式教學的有效開展。
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記住并且能夠明確使用一些正確的批注符號,例如曲線可以畫在文章最為精辟且重要的語句下面,或者是運用圓圈來標記文章的重點難詞。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直線標注文章的重要段落,用問號來表達自己的疑問。通過明確批注的樣式來保障批注的統一性,既有助于學生交流,也有助于加深其記憶。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或者是電子白板,將文字內容展現給學生,然后將自己批注的符號和樣式讓學生進行講解,加深其印象。最后就是還要以批注形式為基礎開展批注閱讀教學。例如在文章的開頭階段,教師就可以通過眉批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對整個文章的結構以及寫作的背景進行整體的批注。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旁批,針對某一寫作手法或者是修辭手法進行自己獨特見解的批注。在文章結尾,教師可以通過尾批的形式讓學生講解自己的整體感受。通過明確批注的樣式與形式來做好批注閱讀教學的鋪墊。
三、個性批注交流與探討
學生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無論是在認知方式還是在理解方式上,都有著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在批注閱讀的過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要利用批注閱讀來做好個性的批注教學和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和發散學生思維,同時也能夠在相互探討交流中,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深度的挖掘文章內涵,更好的提高其閱讀理解與思考能力。
以《最后的常春藤葉》為例,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度的自主閱讀,然后通過科學的批注來加深自己對閱讀內容的印象和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之后教師要以本文章為主為基礎開展文章的探討交流活動,讓學生講出自己的見解,然后由其他學生以批注為基準進行質疑并講出質疑的理由和依據。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得,閱讀更具有個性化,也能夠在探討交流中創設趣味課堂。有的學生認為本篇文章的老畫家這樣做是不值得的,也有的人認為這樣做是十分值得敬佩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獨特的見解,說出自己的理由,也從多個角度為基礎,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既增強其思維能力,也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
從上述幾點我們能夠清楚了解到,批注是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的表現。在閱讀過程中若是不能夠深度思考或者是囫圇吞棗,就會覺得沒有什么地方可以值得批注的,也就沒有主動學習和克服鉆研的態度。而通過批注閱讀教學,一是讓學生養成批注閱讀和深入思考的習慣,二是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印象,從而使其在不斷的品味與回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效提高其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帥.基于批注式閱讀法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5):16-17.
[2]王萍."批"出思想"注"出靈魂——批注式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7(4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