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玲 趙玉娥 崔超
摘 ?要:通過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的任務和情景,運用多種組織形式,圍繞項目展開教學,不斷進行課堂設計反思,以項目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領導能力、團隊精神。
關鍵詞:創新創業;項目教學;學生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創新創業課程在高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加大力度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迫在眉睫。但傳統的授課方式、考核方式過于單一,課程設計不夠完善,師資條件差,創業教育配套機制參差不齊和學生認知特點等影響,很難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項目化教學利用任務驅動,導師+引導師的模式,結合學習通、慕課、微課等網絡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網絡資源查閱資料,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不斷進行實踐鍛煉,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1-2]。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目教學法就是教師以導師的身份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公正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將一個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等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團隊自己負責,目標指向多重性,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學生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了解并把握項目每一個環節及整個過程的具體要求。項目教學法實現了從“教師主體”向“學生主體”,以“知識為中心”向“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重心轉移,鼓勵學生的獨創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方法[3-4]。
1.增加學生的體驗感
教師角色由原來的主角轉變為講師+引導師,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學生為主體的解決問題、探究式的學習以完成任務為主,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互動協作的自主探索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并實現最終的學習目標。
根據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安排,課程結束時學生要以創業團隊為單位撰寫完成一份創業計劃書,在此任務基礎上,引導學生尋找合作對象、團隊項目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撰寫脫穎而出的項目。根據項目實施,打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傳統習慣,項目組成員開展交流、討論,根據隊員特點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講授項目選擇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項目的選擇應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根據現實情況與學習內容創設基本接近的情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新知識、技能,解決項目任務書中實際問題,利用頭腦風暴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
教學采用分組的方式,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長組建團隊,團隊成員推薦團隊負責人,指導教師引導學生要完成團隊任務需要掌握的知識,項目負責人在領導小組完成任務活動過程中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優勢進行分工,有利于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確立自己在團隊中角色、承擔的責任,培養集體榮譽感。
4.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指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創業項目實施,需要創建哪些部門,設立哪些崗位,不同崗位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擬定自己崗位,在本崗位上需要承擔哪些責任,現在欠缺哪些知識,應如何彌補不足,如果在小組中進行角色互換,個人的優勢能否發揮,劣勢如何規避,啟發大家掌握團隊組建的要求和原則。
5.培養學生的凝聚力,形成共識
小組要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課程任務,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如果任何一個環節沒按時、按要求完成,其他成員付出在多的能力,結局也有缺陷,在團隊中每一個成員都至關重要,不可替代,讓大家意識到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教師對學生所反饋的認知不到位及錯誤信息,及時講解及更正,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點。
二、學習者的特點分析
1.優點
青年大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想象力豐富,能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高效完成各項技能的學習。綜合以上特點,老師在課堂上應采取激勵措施,選用互動的方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切忌長篇大論的理論講授。
2.缺點
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占用了學生太多的學習時間,部分學生自制能力差,目標不明確,沒有規劃,學習被動,缺乏主動性,理論知識接受慢,是現在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通過興趣引導、案例導入找到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切入點,讓學生慢慢轉變,在活動中學習,從被動到主動。
三、課堂設計反思
1.挖掘教學資源
結合教材挖掘直觀性強、又能與時代結合的課堂教學資源,拓展教材內容,將理論知識情景化,將靜態知識動態化,關注時代發展的動態補充學生生活中鮮活的素材,為學生提供通俗易懂的學習材料。
2.教學環節設計符合科學規律
課堂新知識點分解為具體的環節進行講授,讓學生弄懂知識點并應于項目實施中,理論聯系實踐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結論
通過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運用“項目教學法”,以完成任務為導向,創建情景,讓學生帶著真實具體的任務來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學生專業不同,鑒于課堂分享交流時間有限,還會存在個別同學不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課題組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將不斷總結、逐步完善,不斷增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實效,真正幫助廣大學生成長[5-6]。
參考文獻:
[1]苗長青,李冬梅.任務驅動教學發在“轉動課堂”中的應用--以國際貿易業務模擬課程為例[J] .長春大學學報,2016,26(10):98-100+115.
[2]王朋嬌,崔璨,姜爽.引領式SPOC教學模式構建及在開放大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8(09):129-137.
作者簡介:
李云玲,女,1983年3月,內蒙古赤峰人,職稱:副教授 研究方向:項目教學
★ 項目來源:河套學院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HTXYJY1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