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桂軍
摘 ?要:在高中學習中,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枯燥的學習生活會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打折扣。運用新的、更有趣的教學方式去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很重要的一點。正因如此,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運用在語文教學中。
關鍵字:高中;群文閱讀;語文
引言:
新課標下的高中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發展,在高中教育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尋求更多的方法去幫助學生學習,如何讓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是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那么如何將群文閱讀的方式運用在教育教學中呢?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理解群文閱讀是什么
在語文教材中,固有的單元劃分是將課文按文章類型劃分,簡單的通過類型劃分文章并不能很好的提高學習效率,甚至到單元學習的后期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課內的學習內容相互聯系,從一個文章的學習引出另一個文章,讓閱讀形成一個結構化的模式,將課本內容拆分開來,運用集體建構的方式重新整合課本內容,調整教學順序,加強課文學習之間的聯系;在學習中不僅有課本上內容的學習,也有與課外內容相聯系的內容。總之,群文閱讀著重于對文章的選取,也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思維,將教育內容進行整合,形成整體性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文章之間的聯系,之后在進行評議與反思,在思考中不斷進步[1]。
二、尋找關聯,選擇素材
群文閱讀相對于單篇學習而言,是單篇學習的一個累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簡單的將文章內容疊加在一起很容易,但是如何尋找文章之間的聯系,正確選擇素材,將其中的關鍵點找出來,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讓這些累加學習后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尋找其中的聯系,如在高一教材中《沁園春·長沙》一文不僅描述了祖國的山河壯麗,還列舉出歷史上的諸多風流人物,通過這篇文章,教師不僅可以啟發學生學習其他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還可以了解到更多歷史人物形象和先人的先進事跡如《喜看稻菽千重浪》《百合花》等,通過一篇文章去發散性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更是為了讓學生更高效的學習。
三、拓寬渠道,勇于探索
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忽視了課外知識的獲取,幫助學生建立龐大的知識庫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但是在應試教育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名著導讀這些課后內容,對這部分的內容只是略有提及,學生的知識面不夠,就沒有辦法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對于《論語》這種春秋時期的經典名著而言,新教材將其納入單元教學中,這也就體現出《論語》對學生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其中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教師教學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也很有好處,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論語》中的處世思想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教材中不僅有《論語》,還出現了很多《禮記》《老子》等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典籍,以《水滸傳》為代表的四大名著,這不僅是體現了教育對古人文化的傳承,也突出了這些文化是值得學生思考借鑒的。
在完全吃透課本內容的同時,要適當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學生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夠更好的助力群文閱讀的展開,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對課內外知識進行組合,在教會學生課文內容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樂于探索,主動尋求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把閱讀變成自然而然產生的行為,不設限、不貶低,善于鼓勵學生的探索行為,讓學生主動進取,為教師課堂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2]。
四、提高效率,舉一反三
群文閱讀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快速閱讀、快速理解,如在學習《勸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通讀,讓學生思考《勸學》表達了什么,是通過什么表達出來的,緊接著引出這篇課文學習中的重點——比喻論證,文章運用遞進式的比喻論證,通過青于藍、水于冰這樣的遞進關系論證之后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行無過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論證來達到勸學的目的,通過對比喻論證的講解,能夠引出下一節課《師說》中正反對比論證的內容,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不僅是體現在這兩篇文章的教學,教材中也有很多可以逐漸遞進的教學過程,如《荷塘月色》與《故都的秋》當中的情景交融,尋找文章之間的聯系,思考文章內容,提高閱讀效率,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理解作者的情感。
在教師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引導的角色,要讓學生在課程進行過程中能夠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找出其他文章中的意象,尋求文章在寫作手法上的相似之處,這不僅是對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寫作順利進行的一個助力,快速閱讀文章,快速獲取知識,進而能夠快速成長,相較于之前的學習方法而言,既節省了時間,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結束語
群文閱讀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已經逐漸走進了語文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快汲取文章內容,獲取到有效的內容,讓學生獨立思考、提高閱讀能力、拓寬知識面,為了更好的達到學習目標,教師更應該將群文閱讀運用到教育中,結合實際,積累經驗,實現群文閱讀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錫剛.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21(01):47-48.
[2]楊維榮.淺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