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鋒
摘 ?要:中學時代的學生對化學的學習,不僅是科普知識的了解,更多的是要高效理解化學傳達的信息,并通過相應信息的加工,將其以某種形式或記錄或展示到某種平臺上。那作為一線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完成這一特殊時期的閱讀任務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分享。
關鍵詞:化學;閱讀;邏輯;關鍵詞
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要研究化學閱讀,就要先從為啥要學化學開始談起。不同人有著不同的出發點,拋開革命先輩般安天下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之外,當下的同學們無外乎以下的一些原因:以便今后更好的為社會做貢獻,考一個好成績從而進一個好高中,喜歡這個學科,為了父母家人而學,又或者是被人逼著學……
我們可以把以上的人分為:有內動里的和沒有內動力的。前者在學習時,比后者而言具有較好的持續度。作為老師,應該引領同學們,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讓有內動力的同學,堅持的方法更行之有效;一方面讓內動力不足的同學,充分挖掘化學學科的閃光點,培養化學學習的興趣,進而實現化學閱讀的原動力。
二、化學學科魅力無窮
內動力不強的同學,有什么方法能讓他們感知化學的魅力呢?化學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這可不是泛泛而談的。
(一)神奇的魔術中有化學
魔術對于很多人而言是神秘的,有趣的。其實魔術絕不是魔法的體現,反倒是科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比如化學中常見的一個魔術,魔棒點燈,是在沒有明火的前提下,把玻璃棒放在酒精燈的燈芯后,將酒精燈點燃的一個操作。通過有趣的魔術,可以引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有興趣自然有動力,讓化學老師以魔術師的身份來解密其中的化學知識,同學們還會感覺無趣嗎?
(二)美麗化學美輪美奐
通過特殊的攝影技術(微距攝影、高速攝影、延時攝影和紅外熱成像),呈現的《美麗化學》《重現化學》,以其特有的視角展示著化學的美。以《美麗化學——化學花園》為例:視頻中有煙絮般白色沉淀的生成,也有緩吐泡泡般的黃色沉淀的生成,這里還有精靈般的藍色珊瑚沉淀的生成。化學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途徑,這色彩斑斕的現象就在我們的化學實驗中,這么美的景象怎能不引發學生的喜愛之情?
(三)化學中不乏寶貴精神
化學的發展離不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離不開實驗者的大無畏和一絲不茍,離不開科學家腦海中模型構建和無數次的驗證完善。
如最初人類對化學的使用,是發現食用雷火后燒烤過的動物口感更好,才慢慢對“火”展開了深入的了解。也正是因為火的使用,才有了化學學科的實質性研究的展開。而陶瓷也是因為善于觀察與思考的勞動人民,最初是為了方便放東西,用土做成了容器,而這種容器遇到高溫后最終形成結實且防水的新器皿。
三、化學的閱讀中離不開關鍵詞
任何閱讀都要有側重點,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的人要抓不同的信息點。普通資料中可能穿插了文學,情感,學術,但作為化學角度的閱讀,就要更好的去抓住與化學有關的信息點。
同樣都是字,哪些是關鍵詞,這就需要有相關的訓練來培養。
(一)邏輯順序是關鍵
在使用高錳酸鉀進行排水法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我們經常會問“收離熄”的順序若顛倒會引發什么后果。天平的使用過程中,左物右碼的順序顛倒會引發什么后果。配制一定濃度的食鹽水時要注意先固后液的溶解順序,否則不規范。
設計實驗時,我們也要求學生從三個層面來一一闡述。操作→現象→結論。一環扣一環,要說明其相關性,因果關系。
粗鹽中可溶性雜質去除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知道離子間相互關系,為了除去什么離子,且方便后期的對引入的除雜離子進行除去,就更需要相關的邏輯關系。
(二)度量數值要注意
比如實驗中若沒有指明具體量,固體要鋪滿試管底部,傾倒的液體約1-2mL,滴加的液體2-3滴。在化學方程式的配平過程中,化學變化中最小單元的“原子”,就像拆建樓房一樣,原子的個數、種類、質量都未發生變化,這也是為何要對方程式進行配平。
同樣在較為簡單的計算題中,未知數x表示了數據和單位,所以x后并不加寫單位。而某個數的意義是什么,計算時它的書寫位置,列比例式時的理論依據及展示標準,都是需要重點注意的。
(三)圖像信息要認清
對于初中的推斷題,框圖題,坐標曲線圖等常見一些資料,我們都要看清數據的含義。如坐標軸是時間,還是反應時間,又或者是加熱時間。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更有甚者還可能南轅北轍。
(四)如何讓關鍵詞更顯眼
有意識的畫出關鍵詞是最簡單且直觀的方法,但是一味的說畫出關鍵詞,對于不習慣畫關鍵詞的學生,是很難養成相應習慣的。所以結合條件反射學說,我認為閱讀的時候讓學生左手拿尺右手持筆,每次學生拿尺的時候可以一方面對閱讀內容進行相應的遮擋,另一方面形成一種條件反射進行心理暗示“我要畫關鍵詞”,還是一種非常不錯的策略。當然再好的方法也要適當的堅持,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四、表述時需要邏輯+關鍵詞
閱讀是為了更好的理解資料的相關內容,對人而言是信息的輸入,但通常我們還要根據某些要求進行適當的加工,并以文字或者語言的形式輸出。簡單的講,就是你告訴其他人資料描述了什么,你根據資料得到了什么。
那么猜測一下,若是試卷作答,什么答案是完美的。我猜應該是用最少的字,用邏輯性的語言,將必不可少的關鍵詞系統性的表達出來。
化學是嚴謹的,只有嚴謹的態度才能更好的讀懂化學,只有抓住核心關鍵才能快速的理解化學,同樣只有用規范的邏輯思維準確的表述才能讓對方讀懂我們想要表達的化學。
參考文獻:
[1]崔自文. 淺談中學化學教學在教育新時代下的發展方向[J]. 讀與寫:上旬(2):1.
[2]汪建軍. 淺談中學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J]. 課外閱讀:中下,2012,000(015):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