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詩瑋






摘要:本文以江蘇省張家港市為調查對象,對比分析了2011~2020年十年間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情況以及對減肥節本增產增收的效果。結果顯示,十年間張家港市水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比農戶習慣施肥區平均減施氮34.3kg/hm2,減肥節本119.1元/hm2;平均增產436.9kg/hm2,增產率5.4%;增產增收1245.5元/hm2,減肥節本119.1元/hm2,節本增收1364.6元/hm2。測土配方施肥效果顯著,在減氮、控磷、穩鉀三個方面,做到了精準把控。
關鍵詞:測土配方施肥;增產;減肥;節本增收;效果
測土配方施肥是指在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之下科學使用配方肥的一種農業技術,主要包括測土、配方、配肥、供應以及施肥指導五個核心環節。測土配方技術的產生和應用能夠解決當前盲目使用化肥導致的農作物效益降低,破壞生態的問題,全面推廣這種施肥技術是發揮此技術效益的最關鍵的一步。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落實“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促進農業綠色高質發展的重要內容。張家港市自2007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來,堅持“增產、經濟、環保”施肥策略,通過前期重點以采土、試驗、示范建立全市科學施肥技術指標體系,到2016年開始全面實施稻麥配方肥集中統一配送,止2020年技術覆蓋率已達96.2%,減肥節本、增產增收效果明顯。本文通過調查分析2011~2020年十年間張家港市水稻測土配施肥應用效果情況,旨在為不斷完善提升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平和長效推廣機制提供支撐。
1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實施內容
1.1 實施范圍
項目在張家港市全市范圍實施,包括楊舍、金鎮、塘橋、鳳凰、錦豐、樂余、大新、南豐鎮及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香山雙山島旅游度假區共10個鎮(區)。
1.2 實施內容
1.2.1 開展取土化驗
每年采土化驗80~100個。采樣點位覆蓋張家港市水稻土、潮土、黃棕壤等主要耕地土壤類型。通過土壤測試,更新土壤養分數據庫和專家施肥系統。
1.2.2 做好田間試驗
每年布置水稻3414、配方校正、肥料利用率等小區試驗3~5個,通過試驗研究,不斷完善水稻施肥指標體系,提高水稻施肥配方的科學性、針對性。
1.2.3 建立示范基地
在開展采土化驗和田間試驗基礎上,每年在各鎮區建立一個百畝以上水稻測土配施肥示范方,示范推廣配方肥、商品有機肥、緩控釋肥、葉面肥、機械化側深施肥等技術,展示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應用效果。
1.2.4 推廣專用配方肥
從2016年開始全市實施水稻配方肥集中統一配送,先后應用的水稻專用肥配方有15-13-17、15-10-17+TE(Zn\Si)、15-10-17+Zn三種,推薦基肥用量525kg/hm2。每年全市推廣應用水稻配方肥0.7萬多t,面積覆蓋率平均為85.6%。
2 測土配方技術推廣情況
2011~2020年十年間,張家港市共推廣12-10-18、15-10-15、15-13-17、20-12-16、15-10-17五種配比的配方肥81183.77t。水稻全期氮(N)、磷(P2O5)、鉀(K2O)肥施用量以及產量如表1。
2.1 氮肥施用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由于常年施用過多氮肥,導致土壤中氮肥飽和,過多的氮肥無法被農作物吸收,反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同時氮肥的流失會造成農業面源污染。2011~2020年十年間,隨著氮肥施用量的減少,相應的水稻產量則有所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推廣區的水稻產量明顯高于常規施肥區水稻的產量,氮肥施用量與水稻產量成反比關系。
2.2 磷肥施用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由于張家港市本地土壤結構中,磷元素的含量比較富足,因此在配方肥的配置上,有意識的減少了磷肥的含量。從2011~2020年,磷肥的施用量一直控制在比較平穩的變化范圍內,測土配方施肥區和常規施肥區的磷肥施用量沒有過于明顯的差距。隨著磷肥施用量的減少,水稻的產量亦有所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推廣區的水稻產量高于常規施肥區水稻的產量,磷肥施用量需控制在適合張家港市土壤結構的合理范圍內。
2.3 鉀肥施用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張家港市是長江沙土沖擊而成的平原地區,土壤中缺少鉀元素,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必須在配方肥中相應增加鉀元素的含量,將鉀元素的含量穩定在一個相對合適的范圍內。2011~2020年間,測土配方施肥區鉀肥的施用量總體高于常規施肥區鉀肥的施用量,隨著鉀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產量增加,最終將鉀肥的施用量穩定在90~105kg/hm2的范圍內。
在2011~2020年十年間,張家港市根據土壤性狀、肥料特性、作物營養特性、肥料資源等綜合因素,推廣應用了多種不同配比的配方肥,大大提升了水稻的產量。測土配方施肥效果顯著,在減氮、控磷、穩鉀三個方面,做到了精準把控。
3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3.1 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增產的效果
2011~2020年十年間,測土配方區水稻單產幅度為8205~9216kg/hm2,平均為8638.4kg/hm2;習慣施肥區水稻單產幅度為7848~8824.5kg/hm2,平均為8201.6kg/hm2。測土配方區比習慣施肥區平均增產436.9kg/hm2,增產率5.4%,如表2。
3.2 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減肥的效果
2011~2020年十年間,測土配方區水稻全期氮肥施用肥幅度為264~310.9kg/hm2,平均為297.6kg/hm2;磷肥施用幅度為69.8~81kg/hm2,平均為74.9kg/hm2;鉀肥施用幅度為96.6~115.5kg/hm2,平均為104.1kg/hm2;測土配方區比習慣施肥區平均減施氮肥34.3kg/hm2,減施磷肥7.4kg/hm2,增施鉀肥13.1kg/hm2,如表3。
3.3 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增收的效果
2011~2020年十年間,測土配方區比習慣施肥增產增收幅度為643.5~2150.2元/hm2,平均為1245.5元/hm2;減肥節本幅度為24.8~261.5元/hm2,平均為119.1元/hm2。測土配方區比習慣施肥區節本增收幅度為769.8~2281.9元/hm2,平均為1364.6元/hm2,如表4。
4 測土配方的成效經驗與不足
4.1 成效
(1)2011~2020年張家港市水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比農戶習慣施肥區平均減施氮肥34.3kg/hm2,減肥節本119.1元/hm2;平均增產436.9kg/hm2,增產率5.4%;增產增收1245.5元/hm2,減肥節本119.1元/hm2,節本增收1364.6元/hm2。
(2)張家港市自2016年水稻季率先實行配方肥政府補貼集中統一配送,且在全省首推配方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增產節本增收效果明顯,深受農民歡迎。
4.2 經驗
(1)技術推廣隊伍健全。目前張家港市耕地質量保護站和全市10個區鎮共有專職耕保技術人員19人,人員工作職責分工明確,技術培訓經常開展,年度工作實行百分考核,為測土配方施肥的普及推廣提供了技術保障。
(2)配方肥推廣機制構建。張家港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財政扶持下,率先實行配方肥集中統一配送,通過整合市農業局、財政、供銷總社、市場監管、公安、監察等多部門力量,實現了配方肥推廣配送工作的規范有序、服務到位、成效明顯,深受農民歡迎。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技術部門+生產企業+配送企業+農戶”的配方肥推廣機制。
(3)農企合作模式創新。張家港市常年與農企合作企業“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按照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圍繞增產、經濟、環保的綠色施肥理念,在做好配方肥集中統一配送的基礎上,探索蔬果作物配方肥P2P服務與C2P直供的技術推廣新途徑、新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4.3 不足
(1)加大稻麥作物機械化施肥技術推廣的政策扶持。發展機械化施肥是全面提高配方肥入戶到田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實現化肥減量增效的重要措施。建議要加大對施肥機械、專業化施肥服務組織進行扶持。
(2)張家港市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目前主要存在速效肥料品種占比高、施肥次數多、施肥強度大等影響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問題,今后需繼續堅持“大配方+小調整”的路子,建立完善水稻綠色高產高效施肥技術體系,深入推廣“機插秧+側深施肥(配方肥或緩控釋肥)”模式,減少化肥投入,提高養分利用率,減輕勞動強度,不斷提升水稻科學施肥水平。
參考文獻
[1] 梁秀球.測土配方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1):17-21.
[2] 周敬昆,白遠飛,劉庭元.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產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種子科技,2021,39(9):78-80.
[3] 張加明.明溪縣晚稻測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試驗研究.農業科技通訊,2021(6):76-80.
[4] 高雪冬,丁俊杰,顧鑫,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1(27):36-37.